轩辕黄帝本姓公孙,称公孙轩辕,后改姓姬,也称姬轩辕。因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后来建都于有熊,也称有熊氏。
其子为少昊,曾孙为帝喾,帝喾之子后稷是姬昌先祖。
乔坤也知道后稷、帝喾、少昊都是人王,帝喾、少昊还是五帝,却不知道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因为夏启之前,人王并非父子相传,而是禅让推举,未必人王便是血亲。
轩辕黄帝点头,将血书看过,又递给神农炎帝看。
神农氏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看后漠然不语,也不知在想什么。
这时伯邑考已经被童儿唤醒,“蹭”一下站起,茫然四顾,不知所措。他见着乔坤,面上便显不满。
他还未说话,乔坤忙打断他,“公子切莫冲动,此是火云宫中,这三位乃是三皇老爷。”
伯邑考反应过来,见得三皇,不敢造次,忙下拜行礼。
伏羲氏道:“姬昌的意思我们已尽知。”
乔坤放下心来,你们知道就好,他如今完成任务,正该功成身退,“那弟子告退。”
伏羲氏却没让他离去,而是问道:“我有一言问你二人,斩一人而救千人,可乎?杀千人而救天下,可乎?”
一旁伯邑考便在那思索皱眉,乔坤却道:“伏羲老爷,这是两个问题吧?”
伏羲氏道:“这是一个。”
乔坤不敢再有言语,只思索起“斩一人而救千人,杀千人而救苍生”的问题,私下琢磨为什么伏羲氏要这么问。
乔坤知道伯邑考面临死劫,自然想得更多。
在他看来,这个问题,真正的难点在于不知道伏羲三圣所说的“一人”是谁,“千人”又是谁。
如果这一人说的是伯邑考,那答案必须得是不行,行的话伯邑考就可以去死了,死他一个可以救千万人,不是很好吗?
但如果这一人是指纣王,那答案只能是可以。如果不可以,将来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去讨伐纣王岂不是错了?
他有心学一下双标,用些两难诡辩,诸如电车难题之类的反问三皇,但终究还是没有这么做。
在三圣面前玩这些小心思,小聪明,实在是找死。
他这边思索着,刚准备开口,却突然有一种感应,这个地方不能撒谎。
在此处撒谎,会有严重的后果,他不知道那后果是什么,但这后果他肯定无法接受。
于是他又把嘴闭上,不再言语。
伯邑考回答:“若能救天下苍生,牺牲千人当然也可。至于斩一人而救千人,那要看那一人与千人的价值了。”
伯邑考掌管西岐数年,自然懂得政治。政治便是妥协的艺术,妥协其实是一种权衡比较。
乔坤心说,这么回答,你可真不知道怎么死啊。估计三皇正在为救不救你而踟蹰,你告诉他们如果能救天下,千人都可牺牲,这岂不是找死?
但此处不能撒谎,这便是伯邑考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也是无奈。
他又思量,后面那句话答得倒是留了点余地,那一人价值比千人更高就能活是吧?
可是听到这种答案,他本能就反感。
伏羲氏又问伯邑考:“那谁又来定义一个人的价值呢?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呢?”
闻言伯邑考陷入了更深层的思索中,而后眉头紧皱,神色也痛苦起来,乔坤见着不妙,忙道:“老爷,这算是第二个问题了吧?”
他相信伯邑考最后能给出答案,可那答案必然充满漏洞。
价值是相对的,同样的人,在不同场景下,对不同的人,价值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