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挽天倾 黄帝一梦到几千万里外的华胥氏之国是“宇”,秦川一袖清风吹动李世民大梦四百年是“宙”。“宙”是玉宸道君万劫不磨的特征之一。 万劫不磨,自能经受时光的冲涮。 跳出三界,不在五行,才能看到岁月长河。 天河亦有时光道种可以凝练。 当然,所谓大梦四百年,仅是此界,作为玉宸道君,才能做到。 仅是一场春秋大梦。 …… 当李世民醒来时,入眼见到的不是熟悉的翠微宫。须臾,无数记忆碎片闯入李世民的记忆里。良久之后,他才消化。 原来是季汉的理想破碎了,诸葛武侯九死不悔的志向未竟。 这是要他力挽狂澜,要他再造乾坤。 而他接收的正是一个烂摊子。 夷陵之战后的季汉。 还有救吗? 无妨,朕会出手。 他很快代入了季汉后主刘禅的身份。 李世民淡然一笑,相比治理天下,他还是更喜欢征战四方。 守业更比创业难。 创业嘛,真的很简单。 李世民很快进入角色。他知道这是玉宸道君的考验。无所谓,拿不到满分,算他自己的问题。 一份军报到了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眉头一皱。 军报里有许多前方的战报,一个个都是喜讯。天水三郡,已经被诸葛武侯收入囊中。 但在一道道喜讯里,李世民看到一个噩耗。 马谡已经开赴街亭。 作为军事天才的李世民,对季汉这段历史记忆犹新,街亭失守,可以说断绝了季汉北伐的最后希望。 诸葛武侯六出祁山,唯有这一次乃是真正的北伐,其他几次,不过是以攻代守,能让季汉苟延残喘下去。 秋风五丈原啊! 但李世民决定了,这次没有秋风五丈原。 他要回长安。 街亭是注定要失守的,关键是能撑多少时间。 撑得越久,对季汉越有利。 而李世民已经做好街亭失守的准备。 丢了不要紧,再夺回来便是。 对此他没有多少把握。 好在他打过没把握的仗太多。 虎牢关一战擒双王,能说他有把握吗? 他这辈子最有把握的一仗是玄武门。 无他,对手太菜。 …… 马周站在街亭破败的土城废墟旁,陷入深深的沉思。 虽然他姓马,也不用让他成为马谡吧。 但是没时间哀叹了。 真是地狱开局。 别说他是四百年后来的凤雏,卧龙自己怕也守不住这破地方。居然派马谡来,可见卧龙只能是相信有奇迹发生了。 确实,就季汉这局势,不靠奇迹靠什么? 刘玄德积赞大半辈子的家当,夷陵一战直接给霍霍去了。 要不是曹丕不行,怕是一战擒双王的事迹,要提前四百年上演。 陛下就少了一件能拿来吹嘘的事。 不,陛下倒是不怎么吹这个,都是别人替他吹。 马周收拾心情,开始研究街亭这个地方。 他胸中之才,比凤雏也不是不能比。 街亭这个地方,根据马周读过的史料记载。在东汉初年,街亭曾是易守难攻的地方,曾有二千人守住四万人进攻的战例,即使有所夸大,但那一战守了四个月是实打实的。 可东汉初年的街亭,地形狭窄。 如今…… 马周看着眼前四通八达开阔地带,五道路口汇聚于此。 说句好听的,进可以四面出击,退可以四散而去。 唯独不好守。 经历山川岁月,街亭已经不是东汉初年的狭窄地形了。 历史上诸葛武侯派马谡守街亭,莫非是记错了地形,还以为是东汉初年的时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街亭之战,历年有诸多史料记载。 马周接收了马谡的记忆,知道自己手里目前只有五千汉军。 而即将到来的对手张郃,根据他目前得到的情报,以及曾经对史料的分析,对方至少有两万可战兵,而且有骑兵。 五千对两万,对手还有骑兵,且无关卡可守。 劣势在我! …… 二十天后,马周使尽浑身解数,街亭终于要失守了。 对于季汉而言,守住街亭一个月,才能真正有收益,二十天还是不够啊。 马周觉得自己尽力了。 要不是为了诸葛武侯这个人生偶像,他两天都不想守。 这时,后方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尘烟漫天里,一道铁骑洪流滚滚而来。 不知有多少骑兵,但是烟尘弥漫,动静极大。 为首一个年轻将军,本来长着人畜无害的胖脸,可这一刻神武异常。 “大汉天子在此,降者不杀。” “陛下!“年轻胖子的脸和李世民的脸仿佛重合。 马周呼喊一声。 “陛下!“周围残存的汉军高呼。 士气大振。 “河间张郃在此,谁敢放肆!“魏军里,一个身着铁甲银盔,手持丈八长刀的老将出现,威风凛凛,隔空与远道而来的李世民对望。 “关兴,此人放肆,你把他给我宰了。” 一个小将领命,骑马冲阵。 张郃认得对方,知道是关云长的儿子。 他冷笑一声,真把自己当关云长了吗? 这时关兴持青龙偃月刀杀来,张郃跃马而出。 但他瞬息间感到一股寒意,因为对面那个年轻胖子正弯弓搭箭,瞄准他。 这么远? 可张郃没来由感到一阵恐惧。 这一分神,关兴仿佛关羽再世。 关云长当年温酒斩华雄,靠的就是一个快。 青龙偃月刀第一刀是最可怕的。 当年万军之中,斩颜良便是靠的一个快字。 关兴阵斩张郃! 上一次季汉有如此阵斩敌方之时, 还是当年定军山老黄忠斩夏侯渊。 张郃终究是老了。 更重要的是,他遇见一个不讲道理的存在。 季汉大军发出山呼海啸的呐喊。 而李世民淡淡一笑,真正的好戏,还没开始呢。 他骑马到了马周身边,“马幼常,你做的不错。朕本来都做好夺回街亭的准备了。” 马周尴尬一笑,在大军呐喊中,向着李世民道: “陛下,臣是马周。” “难怪。” “陛下,咱们下一步,去何处?“ “当然是去长安。那是朕的地方。” “陛下,取长安易,守长安难。” “若朕不打算守呢?“ 马周突然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打长安不是为了守长安,而是意在调动魏国的兵马。只有将敌人调动起来,才能以弱胜强,化被动为主动。 …… “什么,陛下去攻打长安了。” “陛下要我准备好粮草军需?“ 诸葛亮已见苍老的脸上,颇有些恍惚。 似乎他又回到了主公征战,他来供应军需粮草的熟悉节奏。 这怕不是一场梦? 虽然很是荒诞。 但事情真的朝着这方面发展。 诸葛亮很想招正随着陛下征战的马谡回来问问情况。但他还是忍住了。 接下来一封封军报,不断打碎诸葛亮的世界观。 现在的事,他做梦都不敢梦到。 他这里的前线,活生生被陛下打成了后方。 怎么做到的? 他从一封封军报分析,发现陛下简直未卜先知一样,每每能调动敌军的动向,甚至连那些敌军,有时候都成了陛下的帮手。 简直不可思议。 他从这一封封战报里,看到的是一位有孙吴之正,兼有韩白之奇策的统帅。用兵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仅从战报里,都能感受到那位年轻人的魅力在发光。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曹孟德再世,都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