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站在旁边,静静的听着,时不时也颔首点头。而扶苏则是眉头微簇,总觉得这事不太靠谱。除非说曹秀后续能拿出更多的本事来,否则的话甭想染指内史这职位。
内史其实就相当于是郡守,只不过是掌管咸阳三十六县的。因为是京官的缘故,所以说地位非常的高。不光能参与廷议,地位更是等同于九卿。曹秀还未真正的及冠,再过个两三年也不算大。想这么年轻就掌管内史,所以需要付出更多!
“还有……”丑夫也不在意,继续道:“你不要忘记,他终究不是秦人。他一个外来户想要治理栎阳县,可不容易。说不准用不了多久,他便会知难而退。”
“我看不一定。”曹秀笑呵呵的挥手,继续道:“老先生兴许是有所不知,右庶长可不会轻易放弃。他其实本来也并非是沛县人,而是单父县,只不过后来被迁至沛县。其实刚开始也不受待见,还经常受人嫌弃。但没过多久,他在当地是备受尊崇。”
丑夫眉头紧锁,认真打量着曹秀,“你似乎对右庶长很是了解,你究竟是何人?”
“老先生口中的右庶长,曹秀。”
曹秀面露微笑,顺手将柴火全都捆好。而后绑在了扁担上面,再将扁担扛了起来。“还别说,这柴火还真重。老先生为秦耕战多年,有功于秦。这担柴火,就由秀代劳了。秀既然已是栎阳县令,以后便要为栎阳子民谋福祉。”
“右……右庶长?”
丑夫瞳孔瞬间收缩,满脸诧异的望着曹秀。刚才的游徼明明说了,曹秀还没抵达渭河乡,怎的现在就出现在了面前?
“丑夫,见过右庶长!”
“老先生不必多礼。”
曹秀微笑着抬手,继续道:“吾实在是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本来也没打算让啬夫等乡吏去迎接。可惜,他们非要出面。被逼无奈下,所以是隐藏身份先行一步。顺带,也看看当地治理的如何。老先生,要不先行带路,咱们边走边聊?”
“这……这……”
丑夫一时语塞,见曹秀驾轻就熟的扛着扁担,心中对他的诸多不满几乎是烟消云散。如此亲民的县令,他还真没遇到过。像曹秀的很多传闻,其实丑夫是半信半疑的。因为相隔太远,有些人就喜欢夸大其词。只是现在看来,这事完全不夸张!
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丑夫见过很多秦吏,却从未有人能如曹秀这般。他这可不是作秀,而是真心实意的。
“老先生家中有几亩地?“
“拢共就十亩地。”
“那看来不多。”曹秀若有所思的点头,“不知道,当地黔首日子过的怎么样?我听说,当地亩产其实还算是高的。”
“没用,种的地都不多。”
丑夫无奈挥手,长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