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天灯,深夜廷议
入夜。
章台宫内灯火通明。
秦始皇正坐于帝榻上,廷臣则是分左右坐着。环顾群臣,秦始皇是似笑非笑,他很期待接下来这些老臣的表情。特别是屠睢,看看他会如何?
此番夜晚廷议,自然是有其用意,主要就是想着展现天灯。另外就是白天无空,也是无奈之举。待廷议结束后,他还得赶紧回咸阳。
这些老臣大部分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时很多人早早就已歇息。像现在已经快至子夜,还得参与廷议,一个个也都是强打起精神。
李斯倒是还行,他熬夜熬习惯了,而后便起身走出来开始汇报情况。李信已经入关,不日便会抵达咸阳。南征方面也开始着手准备,并且开始调遣大军兵分两路。公子戍边这事也已备好,邯郸三郡皆已收到文书,等他们抵达后便可以接手政务。
公子戍边只要顺利推行,那些个藏匿在暗处的反贼将再难掀起什么风浪。
秦始皇轻轻颔首,淡然道:“此事便交由冯相负责,再挑选合适的郎官至地方上任。特别是齐楚赵三地,所选郎官必须要文武双全,并忠心于秦。不论能力还是德行,定要是上上之选。”
“臣遵制!”
冯去疾踱步而出,抬手作揖。
公子戍边这种事,也就皇帝能做的出来。倒不是说不靠谱,相反是一奇策。不光解决了分封郡县的冲突,关键还能起到监督郡县镇压反贼的妙用。不过缺点就是公子会很危险,毕竟他们的目标太大了。那些个反贼被堵得无路可逃,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反击。
那么,最好的目标就是这些公子。
只要杀了他们,那就不亏!
最是无情帝王家,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玩的。在秦始皇眼里看来,后宫的妃子和这些公子甚至还不如秦廷上的老臣。他只在乎江山社稷,几乎不会掺杂任何私人感情。他们的死活,秦始皇同样不会在乎。
秦始皇顿了顿,又看向位居后侧的屠睢,继续道:“屠卿这段时间也要开始着手准备,前往南郡。曹秀所献谏书,屠卿可要好好参谋。移民实边,驻兵开荒……还有最重要的开凿灵渠。百越之地,最棘手的便是西瓯。为确保无误,灵渠定要早早修好。”
“臣遵制!”
屠睢虽说心中有着诸多不甘,却也只能忍下来。没别的原因,要换别的人抢他的军功他还真不一定会服气,可却偏偏是李信,令他是毫无脾气。这回他也算是干回了老本行,继续负责搞后勤工作。虽说西瓯这块留给了他,可往后怎么发展谁说的准?
要是说李信进展的极其顺利,直接顺手摆平了西瓯,到时候他上哪哭去?
只是他也清楚,他干的这活看似只是简单的后勤工作,实际上远远要比打仗要复杂困难的多。若是真的能顺利推行,单论军功可要比李信还大。毕竟打下百越并不困难,难的还是后续治理。
他做的就是这些事,要让越人彻底心甘情愿的归顺秦国。同时为今后大规模迁徙人口做准备,提前搞好基建工作。兴修水利开垦荒田,修造房屋……这些都得由他负责。
“另外……”秦始皇顿了顿,扬起抹笑容,“屠卿的府库可都修缮好?”
“蒙上关心,现已修好。”
屠睢面露尴尬,廷臣们则是都笑了起来。而秦始皇则是轻轻颔首,继续道:“至于所谓的灾星,朕都已知晓。就如内史所言,的确是出自曹秀之手,名曰天灯。此物极其有用,确实可以用作百越之地通讯消息。”
还真是曹秀?!
群臣面面相觑,看似是意料之外却又偏偏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