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后悔没有事先准备好一包老鼠药,在这个节骨眼上倒进粥里,让赵淼吃个跑肚拉稀,最好能去医院住上几天。
赵淼是老冯家的媳妇,她本该去婆家蹭吃早餐,偏偏要来铁民家,而且点名要喝刘冬梅熬的大米粥,还口口声声说:“铁民说了,你熬的大米粥特好喝。”
周婶儿更是热情,把她亲手腌制的咸鸭蛋拿来招待赵淼,看架势比对亲闺女还热情。
铁民见赵淼和司机进屋来,他二话不说就出去了,过了好一会儿,刘冬梅的大米粥都熬好了,他才拎着鱼罐头,小咸菜和一大堆火烧回来。
“我还以为你去单位上班了。”赵淼言谈话语中,流露出对铁民的不满。
家里来客人了,他不打声招呼就出去了,原来是给赵淼买吃食去了。
赵淼也真不客气,她连吃带喝,造了个沟满壕平,把碗筷一推说:“走了。”
刘冬梅见爹妈上了汽车离开,她低声问铁民说:“你给大牛打传呼去了吧。”
铁民看了刘冬梅一眼,居然连屋都没回,直接去单位上班了。
刘冬梅说的没错,铁民就是给大牛通风报信去了,他担心爹妈去了医院,没看见艳子,这事就麻烦了。
赵淼去省城分局集体分处,用了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办完了所有批件,等她回到办公室,铁民和张旺正在谈话。
张旺与铁民的合作,可以用珠联璧合来形容。他很少来货场上班,几乎每次来都能带回几张合同。
今天铁民特意打传呼让他过来,与他商议坐班的问题。
他们有言在先,张旺作为外聘人员,可以不坐班,只要能完成每月的货场装卸任务即可。
这次铁民希望他能正式坐班,而且还要担任货场副主任一职。
张旺持反对意见,他提出在聘任合同中注明,不需要他来坐班,而且,也不在乎每月多给他的一千块钱工资,铁民犹豫再三,才提到可能要兴建的职工住宅。
“我不缺房子。”张旺断然拒绝了铁民的好意。
这是为啥呀。
铁民只是微微一笑,他的一番好意表达完了,能否接受是张旺的事情。
赵淼回来时,铁民和张旺的谈话因此结束了。
铁民为赵淼和张旺作了引荐,赵淼快人快语道:“如果你想要这户住房,必须先办理正式入职手续,没有市劳动局的认证公章,你不算咱们厂的正式职工,估计得不到这户住房。”
“我回家跟媳妇商量一下。”张旺明显表露出对这份固定工作的不屑。
“这人什么背景。”赵淼在张旺离开办公室后,向铁民公开流露出不满。她说:“这人怎么有点彪呀。”
铁民笑了。
赵淼说的话不无道理。
如果张旺是综合厂的正式职工,他不仅能得到一户住房,而且还能长久保持住这个差事,否则,只要铁民不再与他续签合同,等三年合同期满,所有的客户已经认定了货场的运输业务,他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了。
“可能他在外面还有其它业务。”铁民轻描淡写做出了解释。
赵淼告诉铁民,住宅工程说话就要启动了。站领导已经决定,将所有的住宅建设工作,都交给赵淼来负责,这就意味着赵淼所谓的综合厂书记,就是一个摆设。
铁民不知道,赵淼产假后上班,特意要求来综合厂工作,为的就是得到这份差事。
住宅建设所有的土木施工,以及购买建筑材料等,都由她全权负责,而且,建筑施工单位也是她从省城找来的。
“我还以为……”刘冬梅听说赵淼来综合厂只是挂个名,她的警惕性一下子放松了,还有意无意的给铁民提供了一个信息,她说:“人家这是为了挣大钱来的。”
“别胡说,这事跟咱一分钱关系都没有。”铁民读懂了刘冬梅的猜测,他叮嘱刘冬梅,必须缄默其口,谨防引起口舌之乱。
事情明摆在那,二国专吃铁民的醋,他不可能允许赵淼再回到铁民身边工作。
如果换在以前,二国一文不名,心有怨言,也不敢跟赵淼公开提出来。现在不同了,他是货运车间主任,大权在握,即使他不敢公开反对赵淼来综合厂,私下里找到站领导,三言两语就能改变这个现状。
事实上,二国不仅默许了赵淼的工作安排,而且还把刘冬梅的弟弟刘冬青,从钢厂驻在货运员岗位上抽调回来,安排在货运车间计划组工作,那可是所有人都可望而不可及的肥差。
谁都知道,二国这是看在他与铁民的私交上,对刘冬青给予的关照。
铁民在刘冬青正式走马上任后,由父亲刘守成陪同,带上两只鸡,十斤猪肉,一大兜野生鲫鱼,外带一整箱汾酒,来向他致谢时,他才知道这件事。
“给二国打个电话,约他来家吃顿饭。”刘守成表明心意,倒让铁民为难了。
“人家是货运车间主任,咱不能高攀。”铁民说出了心里话。
“你是储运公司总经理。”刘守成态度鲜明说:“你俩不差啥。”
“人家这么关照冬青,咱不表示一下,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刘冬梅掰着手指给铁民算了一笔账。
即使是亲兄弟,也得常来常往,何况现在的铁民和二国,都属于车站的中坚力量,应该保持经常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