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玄德 > 第703章 和光武皇帝当年一样认真

第703章 和光武皇帝当年一样认真(1 / 1)

 推荐阅读: 长生仙途:从听懂灵草说话开始 天命守村人 东京1997之阳泉酒家 东风第一枝 阴阳先师诡闻录 除我之外 洪荒吾为黄中李 银河最强机师 重生在高考:带着糙汉发家致富 协议分手后,顶流每天都在求复合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703章和光武皇帝当年一样认真 被欲望加热的血液吗? 这对于刘备来说,已经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了,这世上只有极少部分人的血液是被理想加热的,大部分人,都是被欲望驱动的。 关键不在于本源,而在于引导和使用的方法,若能用的好,未尝不能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若是引导的不好,乱世说来就来。 而刘备,是一个善于引导的人。 “当然不会。” 刘备哈哈大笑道:“世上没有那么多高尚而无私的人,大部分人还是更在意自己的利益,也更加愿意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奋起向上,如果我认为部下所有人都是被鼓动而起奋而向上却不求回报,那么我这个人到底是该有多自私啊?” 郭鸿品了品刘备话语里的意思。 “大将军能说出这句话,我便知道,这天下之大,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大将军的人所在了,接下来无论是什么事情,大将军一定可以办成,不管多么艰难。” “度田也行吗?” “……” 郭鸿收起了笑容,看着面色依然和缓的刘备。 “您是认真的。” “无比认真,和光武皇帝当年一样认真。” 刘备轻轻地点头,动作幅度不大,但是决心之重,郭鸿已经感受到了。 他咽了口唾沫。 “度田到底吗?” “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不管是谁,不管背后的靠山是谁。” 刘备微笑道:“光武皇帝当年没有办成的事情,我要为他办成,这拖了一百多年都没有彻底完成的事业,在我死之前,一定会完成,我不是在开玩笑,郭公,我是认真的。” 郭鸿深深吸了一口气。 “哪怕为此造成天下反叛?如光武皇帝当年那般?” “那还是有点问题的,天下群起而叛,我就算能够把他们全部打败,大汉也会丢了半条命,我那么久以来的努力也会被毁掉一多半,这太不划算了。” 刘备哈哈一笑。 郭鸿一愣,有些错愕。 旋即,刘备收起了笑容。 “所以,我之前清洗了今文学派,还下了限奴令,把最反感我、抵触我的一群人处理掉了,用损耗最小的方式,现在他们反对我,度田的时候一定会造反,不如趁着现在,集合众人之力一起把他们消灭掉。” 郭鸿眨了眨眼睛,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瞳孔一缩,面上露出了无比惊恐的神情。 “您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度田?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的度田?” “少一个虫豸,未来度田的时候就少一个反贼,现在多杀一个,未来度田的难度就少一分。” 刘备点头笑道:“我办事,从来不办无准备的事,最难的事情当然要留到最后,在此之前,我会把能办的事情全部办到,把会反对我的人的力量削弱到最低,最好,还能利用其他人的力量来办,尽可能的保全我自己的力量。” 郭鸿听后,又是一阵大脑颤抖。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回过神来,看着刘备,面色极其复杂的叹了口气。 “和您为敌的人,真的是太惨了,也太不明智了,早早跟随您的人,才是真正幸运的人……” “如此说来,郭公不打算与我为敌?” 郭鸿的头立刻摇得和波浪鼓一样。 “绝不!” “即使我要度田?” “郭氏一定举族配合,绝不与您为敌!还请您相信!” 郭鸿忽然站起了身子,走到刘备身前,弯腰行礼。 刘备默默地看了郭鸿一会儿,才露出笑容,站起身子,走到郭鸿身前,扶起了郭鸿。 “郭公深明大义,奉孝聪慧睿智,你们两人深得我心,郭氏的辉煌,应该就在不远的未来了。” 刘备握住了郭鸿的手,感觉到郭鸿的身体似乎还有些颤抖。 不过郭鸿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身体。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郭氏的未来,就完全仰仗您了。” “如此,甚好,那么接下来,司隶校尉的工作,还需要郭公妥善配合,这一波事情完结之后,以郭公立下的功劳,荣耀升迁至三公之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刘备的许诺从来都是价值很高的,他说了什么,一定兑现,就算是敌人都不会怀疑他的承诺,这是刘备的特殊技。 所以郭鸿也不怀疑自己会被画大饼给忽悠了。 但是明摆着在此之前,自己需要在司隶校尉的职位上最后绽放一次光芒,让刘备满意,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能耐,知晓司隶校尉为什么被称作“卧虎”。 还能怎么说呢? 想升官,好难啊。 郭鸿不住的感叹。 不过…… 看着热血澎湃的部下们,郭鸿又产生了新的忧虑。 如此这般的激情澎湃勇往直前,是可以持续的吗? 如果真的持续到了那个地步,整个雒阳朝廷、天下官府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刘备现在已经是夏日骄阳了,如果继续炽热下去,会变回上古时期天上有九个太阳的状态吗? 过于强烈的日光,在毁灭黑暗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把其他的正常的存在也一并消灭呢? 郭鸿看了看面前的刘备,想了想,还是没把这话说出来。 他相信刘备对此应该是有所考虑的,以刘备一贯的谨慎作风,他不认为刘备只想到好处,没想到弊端。 所以,他什么也没说。 其后一段时间,便是雒阳朝廷明发诏令,要求天下刺史、郡太守、国相还有他们的执政团队当中的核心人物一起来雒阳参加这场政务会议,为大汉接下来三年的工作定下基调。 而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厘清本州、本郡国当下的财政状况,人口状况,土地状况,生产状况和其他资源现状等等。 等于每一个州刺史都要写一份详细的关于本州的报告,每一个郡太守、国相也需要提交一份本郡国的详细报告,里面需要有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撑,不能随便乱填数字,否则出了问题,就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政务大会召开的时间确定在建安五年二月初一,也就是说,地方官员们大体上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可以进行筹备。 筹备完成之后,他们就要出发前来雒阳,根据各自提供的数据召开政务大会,确定之后三年每个州、每个郡国的发展要求。 汉帝国的人口、农业生产、商业、地方特色手工业的发展远远没有到顶,还有很多可以发展的空间。 刘备要定下计划,朝廷会在接下来的三年内时时刻刻盯着他们的发展工作,等最后的大审核结束之后,合格的就要嘉奖,纳入升迁名单之中,不合格的就要进入到罢黜名单之中,等着吃官司。 这个消息伴随着雒阳朝廷的传令骑兵,在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传遍了大汉的每一个角落,就连交趾那样的地方都有人传递消息前往,要求当地的郡守们一起来参加雒阳的政务会议。 这对于一些偏远到了甚至不认为自己属于雒阳天子管辖的地区来说,实在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什么时候,他们这些穷乡僻壤也能有资格到雒阳参加这个政务会议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