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玄德 > 第755章 大汉第三帝国即将诞生

第755章 大汉第三帝国即将诞生(1 / 1)

 推荐阅读: 长生仙途:从听懂灵草说话开始 天命守村人 东京1997之阳泉酒家 东风第一枝 阴阳先师诡闻录 除我之外 洪荒吾为黄中李 银河最强机师 重生在高考:带着糙汉发家致富 协议分手后,顶流每天都在求复合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755章大汉第三帝国即将诞生 郑泰等人自然不知道大汉的版本更新即将到来。 甚至于刘备已经做好了预下载的工作,就等着最后的更新时刻到来,完成安装,从此进入东汉末年5.0版本——新时代了。 他们还在因为雒阳城内诡异的安静感到不安,郑泰本来早就该离开了,却因为这诡异的安静一再推迟行程。 他不能接受这个完全没有任何动静的雒阳城,难道没有人在意刘备要做皇帝这件事情吗?难道没有人对此产生疑虑吗? 你们怎么都不躁动起来呢? 包括郑泰在内,几个大佬都派人四下打听这件事情,最后大家汇总情报,得知这件事情其实不是没人在意,而是太过敏感,没人敢随意讨论,生怕触碰了刘备的忌讳,被他打击。 所以大家不约而同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刘备自己做出反应之前,大家绝对不会给出任何反应,静观事态的演变,这样做是最安全的。 于是郑泰就相当无语了。 “刘备给天下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他不说话,居然没有人敢说话,他不作出决断,就没有人敢给出自己的意见,如此作为,哪怕他明日做了皇帝我也不会觉得奇怪!世人到底都在干什么?!” 郑泰此时颇有些歇斯底里气急败坏的样子,看着他这副模样,贾喜却真切的感觉到他们似乎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而这件错事将会把他们集体推入深渊。 “雒阳城内情况不对,我们似乎真的低估了刘备对雒阳城的掌控,此前我曾听说司徒刘虞前去找过刘备,但是之后也没有传出任何消息,只是刘备进了一趟宫,见了太皇太后,说了什么也没人知道。” 贾喜低声道:“刘备的威势似乎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模样了,我们似乎真的低估了刘备,我总觉得我们不该再留在雒阳城内了,你说,我们是不是早点离开比较好?” 郑泰左思右想,还是难以接受自己的战术核弹居然没有效果这件事情。 “若是连这件事情都无法打击刘备,那么天下之大,哪里还有可以抗衡他的存在,他今日就能废了天子,明日就能自己当天子,到时候,他以天子的无上威势铲除我等,将不再需要理由……去什么地方,有意义吗?” 贾喜越发不安,越发为难,只能继续派人到处打探消息,希望能得到一些有用的讯息。 但是他什么都没有打听到。 而与此同时刘备已经通过秘密书信将自己准备做的事情通过秘密渠道交给了集团核心成员、军中核心将领,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一旦刘备成功上位,会有很多人支持,也会有很多人默认,但是一样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展开反抗,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把主要存在于雒阳城内的反抗者一网打尽。 雒阳城之外的,刘备则去信徐晃、牵招、刘晟、关羽等人进行准备。 唯一不会有反对者的,应该就是凉州地区了,这里的人们巴不得刘备早日当皇帝,和其他几个地区的人不会一样。 尤其是徐晃,消息传过去,徐晃需要面临的问题应该是最大的,反抗的人应该也是最多的,但是徐晃指挥着两个主力军,这两个主力军的兵力应该就能做到很多事情了。 大不了,刘备打算把夏侯渊和庞德这两支骑兵派出去做机动支援部队,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是无法阻挡铁骑纵横的。 如此一来,中原的反抗注定是昙花一现,必然会死得很难看。 多亏了之前的一系列准备,虽然很多事情还没有完成,比如郡国兵计划还有政务大会以及官员淘汰制度的落实,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 等他登上帝位,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会再有人拥有和他讨价还价的资格,任何想要讨价还价的都是在找死。 一个大将军办不到的事情,军事强人底色的皇帝能够办到,此前最重要的大义名分和无限的权力是刘备所警惕的,但是当他自己成为天下一人的时候,这个权力将是他办事的重要依仗。 只要他还在办事,还想办事,那么,这一切就是有意义的。 至于负面的影响…… 办了再说。 郑泰被盯住了,贾喜也被盯住了,该盯住的人都被盯住了。 曹操得到了通知,阎温等到了通知,甄俨得到了通知,韩荣得到了通知,卢植也得到了通知。 甚至郑玄都得到了通知。 当然,郑玄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自打流言传播起来的那一天开始,郑玄就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当然,现在还算是比较早的。 郑玄没想到刘备那么果断,迅速的结束了自己的纠结,完成了内心的自我建设,打通了道德的内向循环,果断而迅速的采取行动。 而且,居然已经说服了太皇太后给他背书,还说服了刘虞给予他支持。 太皇太后将以天子年幼不堪天下重任为理由,罢黜天子,改立刘备为新任天子,将汉室皇统从刘宏这一支转移到刘备这一支,以涿郡涿县刘氏为最新的大汉皇室正统。 这说起来不容易,但是落到刘备手上,好像也不是什么太过于困难的事情。 到底是汉室宗亲内部的改动,将皇权从一个分支转移到另外一个分支,大汉还是大汉,皇帝还是高祖后裔,或者说,是景帝后裔,还是姓刘,还是那么一群人。 不过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么多年以来那么多的变化,就像是一个王朝的再一次的中兴。 光武中兴可能更加惨烈一点,但是真要细究,从光和六年开始一直到如今,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混乱和战争好像一点也不少,死掉的人似乎也并不是很少,社会上层死掉的人似乎更多一些也不一定。 也就是因为刘备的出现而使得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政权硬生生地重新粘合在了一起,但是真要说战争、混乱和冲突,真的还挺多的。 光武帝那时候天下是光明正大的分崩离析了,然后被他重新整合,恢复了旧态。 而如今,这天下倒不是说分崩离析了,更像是在分崩离析的边缘被刘备拉了回来,然后刘备以超乎想象的强大能力在他控制范围之内,对汉帝国做了一些光武帝时期的人们需要天下大乱才能做到的事情。 老实说,就那么多年的观察,郑玄甚至感觉刘备的能力要比光武帝更强一些,或者说境遇要更好一些。 光武帝称帝早,起兵三年就称帝了,正儿八经一统天下确立天子尊严,还要更晚一些,期间也是经历了很多次的阶段性战争和背叛。 刘备起于微末,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走到最高,在天下没有分崩离析的前提下,硬生生用超强的军事能力给大汉吊住一口气,然后进行各种出乎意料的操作。 死的人真不少,该死的一个也没活下来,多少肉食者死在他的手上,被他杀猪宰羊一般清理干净,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一个大一统的前提之下,而不是乱世混战。 他所做的这一切有章法,有条理,更有秩序,以他超强的军事力量维持着一个看似脆弱实则相当强悍的秩序,并且利用这个秩序,完成了事实上的改朝换代。 与其说刘备是被迫做皇帝,倒不如说是时候到了,改朝换代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刘秀开创的大汉第二帝国已经在事实上死去了,刘备自己开创的大汉第三帝国即将诞生。 于是郑玄明白了。 老刘家真的是代代出人才,每一次要到灭亡崩溃的关口,就有一个天降猛男出现了。 刘备的能力还在刘秀之上,对局势的把控更加优秀,能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亲眼看到他所做的一切,郑玄决定自己真的好幸运,好幸运。 当然,不是他的敌人,才是最幸运的事情。 可话又说回来,老刘家这代代天降猛男的事情实在是有点超乎寻常的奇特。 刘备自己口口声声说什么敬鬼神而远之,但是郑玄却感觉老刘家搞不好真有什么奇特的力量在帮助,否则,怎么至于每到关键时刻就出现这种千年难得一遇的天降猛男? 在王朝即将崩溃的关口出现一个宗亲,力挽狂澜,硬生生把将要崩溃的王朝又给扶了起来,继续统治,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一次。 如果说一次是巧合,那么现在又来了一次,依然是巧合吗? 如果以后还会出现同样的事情,难道还是巧合? 老刘家莫不真的是有天命? 刘邦的基因真就那么强吗? 一时间,郑玄这个不怎么喜欢谈论鬼神之说的人都开始产生了动摇。 当然,不仅仅是郑玄,和郑玄差不多感觉的,还有卢植。 虽然嘴上说情感复杂,对于弟子要做皇帝的事情一时半会儿想不开,但是回到家里细细想想,卢植还真就没什么抵触了。 一来弟子是汉室宗亲,正儿八经高祖后裔,真要做皇帝,也不是完全没资格、没道理,反正现任天子的家族也是旁支,属于小宗入大宗,关系近一点,也不能改变小宗入大宗的事实。 而且这样的事情在汉帝国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反正皇帝还是姓刘,大汉还是大汉,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而且真要说起来,这大汉能有如今的局面,全靠刘备,要是没有刘备,卢植觉得汉室天下应该已经要崩盘了,是刘备突然杀出来,荡平天下野心家,硬生生挽回了局势。 七八年前的大汉,那可真是一幅末世之景色,天下哪里哪里都有叛逆,甚至并州的叛逆都把朝廷官军打败了,一度兵临黄河,震动天下,当时抛弃雒阳南逃的人可不在少数。 然而刘备一通拳脚之下,这末世景色却莫名其妙的有了几分盛世光景的模样。 在深度介入这七八年历史进程的卢植看来,天下之所以发生转变,其主要契机还真就是从刘宏驾崩、刘备执政开始的。 从刘备执政开始,大汉天下开始了正向改变,而不是继续滑落深渊。 一个虚弱的巨人吊着一口气,硬生生从深渊里爬了出来,喘了口气,开始休养生息,居然开始恢复了。 这不是这个巨人第一次滑落深渊又爬出来继续苟,这是第二次了。 上一次这样做的是刘秀,而这一次这样做的是刘备,都是老刘家的子孙,都是刘邦的后裔。 这…… 真的不是天意吗? 在刘备的主导下,雒阳朝廷以敬鬼神而远之为政治准则,大家默契的奉行这个准则,不去追究事物背后的神秘逻辑,可事到临头,卢植发现这个事情还真有点神神叨叨的味道。 他这个弟子,莫不真是上天派下来三兴汉室的神秘存在? 他这三十多年的人生过于传奇,起于微末,除了皇室血脉之外一无所有,却一路升级打怪辉煌崛起,直到现在权倾天下,这……真的不是鬼神之力在相助吗? 否则,他是怎么靠着一手烂牌打出通吃结局的? 一路走来,他几乎做对了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是重大的抉择关头,他总能成功闯过去,变得比之前更强。 气运,这个很久以前就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存在。 刘玄德,大气运者,前途不可限量! 这是他听了很多人都这样说的,然后自己也有点相信了,而时至今日,他感觉,他们大家好像都没有看走眼。 他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卢植完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 然后他放弃了纠结。 老刘家的事儿,我姓卢的不管了。 你们老刘家牛逼,伱们老刘家强大,你们老刘家代代出人杰,鬼神相助,三兴汉室,天下无敌的存在,我就做个汉臣,至于谁是“汉”…… 我不管了。 郑玄和卢植已经放弃了,而刘备的军政圈子里的核心人物们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狂喜都不能准确形容他们的心情。 他们的心情是那种狂喜中带着一丝雀跃,雀跃中带着一丝丝忧虑和胆怯的复杂情绪,狂喜大概占了百分之九十,剩下的,都是复杂的情绪。 但是总体来说,他们是向往的,是无比向往的。 因为在当前,刘备虽然是天下最强的权力者,但是为了维持这个执政的地位,他不得不和其他两个派系分享权力。 宦官集团和古文学派,这两个派系中有他的合作者和追随者,也有相对独立的力量,和反对者。 后两者加在一起的力量比前者要大,所以这两个派系并未在实际上成为刘备的追随者,而是维持着自己相对独立的政治基本盘,以合作者的身份在政治层面和刘备分享利益。 也在事实上挤占了刘备本身起家势力的政治空间,三公九卿等高级职位总要和他们分润一些,自己人占据不了全部,所以被大规模外放。 如果刘备当了皇帝,那么一切的政治权力的分配都是刘备说了算的,刘备可以决定一切,不需要再考虑古文学派和宦官集团的意思。 甚至于刘备都打算要将这两个派系给彻底吞并掉,把反对者全部干掉了。 这样一来,清晰之后空缺下来的权力空白将会由何人来填补呢? 毫无疑问自己人来填补。 他们渴望已久的事情将会真正到来,他们将真正跟随刘备成为天下的主宰者集团,而被他们看不顺眼的那些家伙,也会很快被他们全部铲除。 时间是建安五年五月的中旬,刘备在雒阳城内大将军府以召开例会的名义召开了核心内部会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