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想来想去,就是以静制动。他动静越小,破绽就越小。
比如而今,长春堡固然危险,但问题是长春堡军事力量,与粮草储备很充足的。因为人少,粮食大抵能供他们吃上一年。唯一的问题是柴火可能不够。平安又不是寻常将领。
何夕那么着急支援做什么?
万一是脱因帖木儿围城打援,或者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等等。
反正明军粮食充足,能支撑几个月。至于元军能不能支撑几个月。那就问问元廷了。
既然不怕耗,那就继续耗。
既然没有经验,就不好想什么奇谋妙策,以本伤敌,以静制动就行了。于是,何夕暗中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等待前线的消息。
只是,第一天没有消息。第二天没有消息。
第三天传来消息。
平安报,鞑子退兵了。
何夕大吃一惊,他实在想不到,这是出了什么事情。大军一动。所耗的资源都是天量的。不管是对大明来说,还是对蒙古人来说,蒙古人气势汹汹的南下,仅仅打了一仗,虽然有所小挫。但是根本不足以撼动大局。
怎么就撤了?
何夕心中暗道:“什么大宁,那边出兵了?”随即摇摇头,觉得不太可能,他与大宁一直保持联络,因为距离的原因,这种联络并不密集,大概十天通信一次。
但是出兵这样的事情,需要准备很长时间。怎么也要先通通气吧。
不可能不告诉他。
或者是鞑子的疑兵之计,拖刀计。
这是何夕唯一能想到的。于是何夕立即下令,禁止长春堡追击。各部谨守城垣。并将所有的夜不收给放出去。提防鞑子,来一个明里撤军,暗里进军。
十日之后,夜不收们已经确切的禀报。鞑子大军已经撤到了松花江北边了。
至于夜不收对其他地方的探查,一点敌人都没有发现,倒是发现了一些部落。这些散落在东北平原上大小部落,人口不多。有汉人有女真人,有蒙古人等等。
只不过是在战乱之中,在荒山野岭里讨口饭吃而已。
谁也不敢反抗,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大明。
何夕这个时候才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他真的判断错误了。鞑子真撤退了。
何夕心中暗道:“脱因帖木儿这个老狐狸在什么?”
以他的军事智慧,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脱因帖木儿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只能摇摇头,将这一件事情放下来。因为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走,首先是撤军,整个运河沿线,长春堡在内,维持在两万人左右,甚至可以屯耕,这是辽东可以支持的。
有了运河在。大明的物资,可以从江南走水路,到牛庄换船后,直接开到松花江之中,水路一通,粮食价格立即下落,之前辽东运输粮食到松花江流域,走陆路,运上一石粮食,自己的消耗比一石还多。但是从此以来,从江南运粮食来,一百石的消耗,未必有一石。如此一来,大明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大规模动兵成为现实了。
除此之外,为了弥补人口缺口,何夕也看上散落在东北平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将他们引到长春堡附近生活,不说别的,在长春堡能买到粮食,他们的皮毛,人参也能卖出去,就足够吸引这些人了。
而何夕的目的,就是将这些人口变成大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