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产省上门本来是想了解SIC的融资情况,结果没想到彼此双方却是在霓虹半导体领域交流了良久。
虽然现在的霓虹看似依旧在半导体市场占据了大半以上的份额,但是未来的情景却犹未可知。
关于这一点,在白川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通产省的几位心里已经大概有了想法。
说到底霓虹半导体未来的命运并非全是由自己决定,其中米国的因素甚至要占一半多。
而且因为日元汇率及国内的泡沫经济问题,日米之间的半导体摩擦更加显得错综复杂。
还有政府与财阀之间的关系,这些都阻碍了霓虹对半导体领域的统筹规划。
其实还有一点白川枫没有细说,那就是米国那里已经仿照霓虹的VLSI研究所,成立了自己的半导体研究机构。
此前西方一盘散沙,以纯粹的资本方式为运作背景的各大半导体公司,基本都是各自为战。
但是在见识了霓虹VLSI研究所迸发出的威力后,老美们也开始搞这一套了。
由英特尔、IBM、美光、惠普、摩托罗拉等14家半导体公司牵头,米国国家实验室辅助。
在此后的五年内将会集中公关半导体领域的各项先进技术,以便将米国的半导体技术早日提升至与霓虹相同的水平。
此外米国政府每年也会拨款一亿美元,用以支持SEMATECH机构的研发预算。
这一套完全就是和霓虹此前的VLSI研究所,一模一样的机制。
老米们也很实在,打不过别人那就学习别人的模式,然后化为己用。
虽然最终结果不得而知,但这样已经足以说明霓虹半导体给米国带来的压力之大了。
另外在这个时代,米国的半导体技术在工艺方面是落后于霓虹的。
对,你没看错。作为率先把晶体管技术授权给霓虹的米国爸爸,现在竟然在技术上落后于霓虹了。
按照现在的工艺制程分析,霓虹最顶尖的光刻机可以做到1~1.5微米,但是米国的主流还停留在2.5微米时代。
虽然DRAM的技术难度不高,无论是2微米亦或者3微米都足够用于内存芯片的生产。
但是更高精度的制程,那就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半导体领域的最强实力。
此外DRAM或许对制程要求不高,但是CUP级的处理器,却尤其依赖高精度制程来提升其自身的性能。
就比如SIC的32位芯片80381,在众多的版本中最高主频可以做到40MHz。
反观英特尔同样是32位的芯片,但是最高主频只能做到30MHz左右。
架构上谁优谁劣先不说,但是在性能上限方面,SIC的天花板已经比英特尔高了。
这也是为什么SIC能在北米逐渐打开市场的原因,除了价格没有两把刷子怎么能行。
依照现在的市场发展推算,在明年SIC或许就会超过摩托罗拉,夺得处理器芯片老二的位置。
不过既然霓虹的芯片制程更先进,那么为什么英特尔不让霓虹的制造商代工呢?
因为这时候英特尔有自己的晶圆厂,这个年代IDM模式是行业主流。
除了英特尔,还有IBM、MOS、Zilog、摩托罗拉等,都有自己的晶圆厂。
所以他们的芯片基本都是由自家工厂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寻找其他半导体公司代工呢?
甚至这些公司在设计芯片时,最初都是以自家晶圆厂的能力作为工艺参考对象。
因而在一些细微的差别上,各家芯片公司的性能也会参差不齐。
不过英特尔已经在关闭自己的晶圆厂了,现在保留的产能大概正好能应付处理器芯片的出货要求。
未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摩托罗拉、IBM这些大概率也会走上SIC的无厂半导体模式。
另外通产省的几位认为,SIC现在接触美资是为了规避未来可能的制裁。
这其实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因素是白川枫知道芯片产业,尤其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处理器芯片,在未来一定会有集中化的趋势。
通俗的说就是在高科技领域,存在赢家通吃的现象。
所谓赢家通吃,就是指在该行业的领头羊,往往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和巨大的利润比例。
即使是排名老二老三的企业,顶多也就喝点汤。
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那是因为高科技行业有高门槛。技术最领先的那一家,很可能在市场上找不到替代品。
例如CPU,7nm和5nm的芯片在性能上有明显差距。
市场的正常选择都会偏向于精度更高、性能更佳的5nm芯片。
久而久之7nm芯片就会被慢慢淘汰,其背后的设计公司也会难以为继。
尤其是在IDM模式遍地走的时代,英特尔拥有晶圆厂,就会对其他同行造成总资产规模效应。
举一个例子,英特尔和摩托罗拉都做芯片,而前者占据优势。
如果英特尔的芯片销量是100万枚,摩托罗拉是30万枚,那么摩托罗拉的盈利会是英特尔的30%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但到不了30%,可能连3%都到不了,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英特尔赚钱,摩托罗拉亏钱。
虽然一颗芯片的售价可能都是30美元,但研发的固定成本可能要几亿美元。
这时候卖的越多平摊下来的成本就越低,所以100万枚的成本和30万枚的成本完全是两个概念。
当差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英特尔多生产几枚芯片的成本就会无限接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