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罗砺暴露了?
苏丞礼是文人出身,一直志在清流,所以对科举的见解,也比旁人更加中正平和。
比起陈平脑中许多先进激进的想法来说,苏丞礼的文稿对这个时代来说显得更加契合。
陈平思索了一下,便去前院找来叶崇文一起探讨。
“天启之前也有战乱,苏伯父的策论文稿也多偏向于治国平乱,涉及军事、粮食等,你看看。”说着将一张文稿递给叶崇文,再道:“他主张强军强粮,但在百姓民务上又力图委婉柔和,这也恰恰是如今大誉的国策。”
叶崇文仔细拜读后,说道:“这篇是今年苏伯父写的,应该是寄给苏麟做参考。如今省试考题出自京城,按照这两年的变化,出的多半也在此范围了。”
“可解答却与之前大不一样,这是外患,”陈平手指点了点桌面,“咱们担心的是怕内乱。”
“要治内乱,自然是要严法重罚!”
叶崇文想到齐洪明,声音一下就冷了。
“堵不如疏,如是出题出到这里,严刑峻法是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要杜绝此类事情,还需要其他的方法。”
要在科举考场之上拔得头筹,随波逐流可是行不通的。
中规中矩固然不会出太大差错,可朝廷开科取士筛选的是人才,不仅仅是跟风者。
叶崇文也知道这个道理,“依你来看,这刑罚之外,还有什么?”
“监督。”陈平道:“如果朝廷能长出眼睛,机动方便地监察各方,岂不更好?”
“监督?你是说监察御史,这不是早就有了吗?”叶崇文有些不解。
陈平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并非是那些严刑峻法。
而是如锦衣卫那般,自上而下的监督体系。
直接受命天子,可以核查各方,不过不能给予太多的实权,否则会本末倒置酿成大祸。
不过这些东西不该由他来提出,陈平只好简单的说道:“监察御史制度,只是官员之间的互相平衡,他们各居其位,平日难以动弹,还不够灵活。”
叶崇文思索片刻,不禁慨叹。
“省试出题要真出在这里,以策论见长的人只怕也讨不到好咯!”
“是啊,这问题不好答,因为答案都已经被局限了。说得出格,没准儿还会被阅卷官黜落。”
毕竟阅卷官就是朝廷命官,哪个当官的真的希望自己被人无时无刻监视着。
“那就只有换个思路。”
“要想在刻板的思想上进行转变,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不过也有做成功的,西汉董仲舒就是先例。”
“董仲舒我肯定是做不成了,他太过古板。我么,还是喜欢自由自在点!”
叶崇文哈哈一笑,惹得陈平频频侧目。
这段时间以来,叶崇文好像有了几分从前那潇洒快活的模样。
“你近来心情挺好,看来那苏麟跟你还挺投缘的?”
“那小子虽然出身京城,不过没什么架子,能玩会闹,跟我还挺像的。”
“这就叫臭味相投吧!哈哈,”陈平忍俊不禁,“昨晚厨房备了点心,听说他也给你送了份过去?”
“点心?”叶崇文一脸惊诧,“我没看到啊!”
陈平微微一怔,回想起苏依依的倩影,好像有些明白过来了。
二人正说着话,一道身影却雷厉风行地跑进书房。
“热死了热死了!这天气怎么突然这么热?!”
苏麟满头是汗地冲进来。
“刚才怎么没见你,哪儿去了?”叶崇文问道。
“跟我姐聊点事。对了,赵大哥来了。”
话音刚落,就见赵瑾来到门外。
“可是有消息了?”见到赵瑾来到,陈平知道肯定是事情的调查有了进展,连忙站起身问道。
“这么快?”叶崇文有些惊讶,前后不过四五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