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连中四元!
“少年拜师,谁知深浅?”
支持陈平的阅卷官,站起来据理力争,“况且他后来拜的可是赵文和,也是当世文学大儒,品性端正谁人不知,如今陈平是何成就,想必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我还是觉得不妥,所谓年少之时正定心性。而如今朝廷正在彻查贪墨腐败,所以还是沾染不得啊。在我看来,此子莫说五经魁,就是上榜都会有莫大风险。”反对的阅卷官冷笑道。
都是为官多年的老狐狸,谁都看得出来,他的这番话不过是危言耸听。
支持的阅卷官暗骂此人没安好心,但也懒得再跟他做无谓的争辩,只是转头望向主考官傅易真,说道:“大人!咱大誉开科举,考的便是真本事。孔圣人为人师表,冉求不也是早年顽劣?晏殊与欧阳修有师徒情谊,然而晏殊在举国皆备战之时,他却在府中饮酒享乐,欧阳修主动与他割席断交分道扬镳,天下何人又敢说欧阳修的不对?陈平拜叶文昌时才几岁?岂能因区区一个幼年启蒙的老师,就否决掉有如此大才之人?!”
支持的阅卷官深怕傅易真受到影响,将陈平放逐于五经魁外,言语之中忍不住带上些许怒意。
他不求甚多,只求陈平的答卷能入五经魁,纵是个第五也好。
傅易真半晌没作声,待盯着那卷面良久,总觉答案之中有几分朝中阁臣之气象。
这一份答卷,可以说已经超出了科举答题的范畴。
就是直接当成奏折送至御案,怕也是绰绰有余。
不管怎么打压,最终都会亮出来。
况且大誉朝本来就有,可让考生复查评卷的规矩,所以不是他们想按下便按下的。
整篇的圆圈早已说明了一切,良久后,傅易真开口道:“叶文昌之事毕竟时隔多年,若论师长,那赵文和也该考虑在内。况且我依稀记得,当初乾州蝗灾干旱之时,乾州知府还为此考生请过功......所以还是按规矩来吧。”
此话一出,整个房中都安静了。
虽然说按照规定,五经魁人员需经所有阅卷官共同认可,但实际操作中谁又敢反对主考官的决定。
况且陈平的才能明显非常出众,反对的也仅仅就那么一两个别有用心之人。
傅易真作为主考官既然已经发话,那么想反对的人也不敢再出声了。
只见傅易真提笔便将“陈平”二字,写在了五经魁中最为醒目的位置。
力荐陈平的阅卷官激动万分,忍不住得意地看了一眼其他同僚。
同僚们纷纷举手道恭喜,只有方才那位针锋相对的人礼貌性笑了笑。
傅易真摸着胡须,将众人神色看在眼里,笑了笑说。
“既然都再无异议,那名次就这么定下来了。这一个月以来,辛苦各位了。”
众考官纷纷站立起来躬身回礼。
“明日准时放榜!”
工程浩大且关乎众考生前途的会试,至此就算全部结束,只等明日正式公布。
可定下来的名单,已经悄然地传了出去。
贡院内一处僻静的走廊内,突然传出一阵低声的惊呼。
“出来了,出来了!”
守在廊下的文官喜气洋洋地跑过来,兴冲冲地将手中的纸条展开。
“尚书大人把榜单开出来了,五经魁跟前三十名都在这里......”
话未说完,其他人顿时一哄而上,直接把那文官围在中间。
“快给我看看,我赶着去讨赏钱!”
“别挤啊,给我瞧瞧五经魁!”
“欸,这头名是谁?陈平,有些耳熟啊......”
廊下之人兴奋无比,待将所有名字记住之后,立刻散开。
傅易真走出阅卷房,心里也松了口气,在贡院待了一个月,明日终于可以出去了。
……
翌日清早,天朗气清。
贡院之外早早挤满了人,马车堵得道路水泄不通,有些人甚至彻夜在此等待。
陈添睿眼角带着血丝,眼巴巴地望着贡院的大门,终于听见吱呀一声。
贡院的大门打开,先出来的是几个疲惫的阅卷官,后面跟着的是十七八个官府中人。
还没等陈添睿看清楚,这些人出门后翻身上马,急匆匆的不知奔去哪里。
“这些人是去报喜的啊!”
有人惊呼道。
“对对对,他们去的地方肯定是会试前面的几名!”
此话一出,顿时有不少人都好奇地跟了过去。
陈添睿哪儿知道这些规矩,只是抬头望着那些远去的背影,好像京城各个方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