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南宫大侠,朝局如此,他不会继续游走江湖了吧?”
对于军队,陈平以为眼下局势应当不至于需要军队干涉的地步,不排除未来事态发展严重的可能,所以他对边军也留了个心眼时刻关注着。
如果谢致远真去参军的话,他们这师兄弟三人倒是齐活了,一个在朝堂一个在军中还有个立志于着书立传革新思想的,三位一体无懈可击。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事实上不管是谢致远还是程诚,亦或是他自己,都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真要等到在各自领域独树一帜的时候,怕是要多年以后了。
.....
天启帝在早朝上的态度打了陈平一个措手不及,那态度就算是从程家再搜出什么线索,也不准备动手。
陈平不好说皇帝是优柔寡断还是什么,但他知道的是天启帝这样做无疑是把他和苏丞礼齐洪明这几人推到了台前,要说不恼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聪明人一时愤怒过后就会寻找破局的方法,而不是被愤怒冲昏头脑。
但破局的方法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譬如现在这个局面,陈平能做的其实不多,因为现在这场斗争已经开始白热化,上升到了天启帝与楚王之间的角逐。
他一个小卒子,能做的也只有静观其变以及奉命行事罢了。
被人利用的感觉十分的不爽,可陈平只能接受,他只得期待天启帝能在最后时刻不要再犯浑了,否则以太子的年纪和手段,怎么会是楚王的对手?
程家被抄后的第五天,也就是陈平被天启帝背刺的第二天,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组成的三司会审便开始了。
审问的人自然是程家父子无疑,本来陈平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证人应当陪审,结果却遭到了刑部、都察院与大理寺的联合抵制,拿他不是三司官员的理由生硬的搪塞了过去。
对此陈平没什么办法,齐洪明虽在大理寺担任少卿,但现在身份已然暴露,双拳难敌四手必然没法支持他什么。
为这事儿去找天启帝也没什么意义,何况三司会审这种大事天启帝岂能不知?
想来约莫就是天启帝默许的罢了,他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程家审不出来什么东西的,最多也就是指摘朝堂上那些官员通贼,然而拿不出关键的证据,这些都只是捕风捉影。
程元俭则必死无疑,不管是他自尽还是被地级官员下手,都是一死。
然而不管是他还是程元俭在天启帝与楚王的眼里都当不得大人物,这对兄弟之间的博弈却要天底下数以千计万计的人跟着一起,陈平只觉得无比荒唐。
从翰林院下值准备前往东宫的路上,陈平被人拦了下来。
“敢问可是翰林院陈修撰陈大人?”
“你是?”
“在下兵部职方司郎中,可否请大人留步一二?”
兵部的人?
陈平想到了那个在朝堂上态度强硬的兵部尚书,又看了看这位一脸微笑的兵部职方司郎中,下意识朝不好的方向想去。
“陈大人无须惧怕,你我虽政见不同,但利益未必不同,况且朝堂争斗至多是败者致仕,从来没听过有谁因此丧命。”
“呵呵,本官还要往东宫去,大人有话便说吧。”
陈平心里警惕依旧没有消除,抬腿继续边走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