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其人对于学识的重视程度,这种人陈平自然要敬重有加。
在北岳书院又与吴院长谈了会儿话,陈平便起身离开了,特殊时期,就算吴院长不在意,他自己也不想给书院添麻烦,在这里学习的都是大誉最聪慧最有学识的士子,不敢说人人都能在日后克己奉公践行圣人之学,但哪怕只有一小部分能做到,那也足够了。
只不过在离开书院的途中,不少书院的学子发现了他,跟随在陈平左右想要讨教。
“陈大人先...”
“院长别说了,来一趟不容易,不留下点知识总觉得我亏钱书院了。”
吴长洲闻言不住的颔首,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而北岳书院的士子听闻陈平又要讲学后,不禁兴奋异常,纷纷聚集过来洗耳恭听。
对于还在沿用唐朝儒学思想的大誉来说,陈平的这种以心学为主,理学为辅的思想,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但凡是个有点心思的士人儒生,听过陈平的学说见解后,都会惊为天人甚至奉之为圭臬,这一点毫不夸张。
须知汉朝时的治学都是世代相传,绝不会轻传,即使到了后来科举制度开创与印刷业发展,一门学说特别是一门足以折服他人的学说,也都是少之又少难求一闻的。
陈平有教无类对所有人都来者不拒,这在大誉朝可以说蝎子拉屎独一份。
很快,北岳书院里就响起了一阵阵的提问声,而与此同时的北方草原,则是草绿马肥,一片生机勃勃景象。
偌大的草原上,牛羊三三两两的各自低头吃草,偶有牧人骑马驱赶。
若不是去年与大誉的战争没过多久,恐怕没人会相信,这些看起来朴素老实的牧人,一旦上了马拿起刀,会有多么的恐怖。
“可汗,今年的草长得好啊,冬天不用担心了。”
听着身边侍从的话,北辽可汗耶律天聪顺着他的两撇小胡子,漫不经心的问道。
“南边的汉人怎么了?我听说他们的皇帝死了?”
“没错,大誉的老皇帝天启已经死了,现在是新皇帝永兴,是个只有十八岁的小子!”
“嗯...”
耶律天聪勾起了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笑容。
“这么说的话,楚王也到了誉京?那么,他给我的承诺马上就要兑现了。”
“传我命令,掉头南下,去蓟州!”
北辽可汗一声令下,由数十匹马拉就的大帐便缓缓调转了方向,耶律天聪要去的蓟州,正是两百年前从汉人王朝手中夺来的燕云十六县!
而现在,那里早已成为了北辽的蓟州,律法制度都是沿用汉人的,然而蓟州的汉人却已经渐渐胡话,甚至会说汉话的人都不多了。
如果大誉还想着要收复燕云的话,再晚几十年就彻底没戏了,不过耶律天聪不会让他们这么做,因为他也有这方面的想法,那就是完成先祖的夙愿。
入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