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大唐军队,和他以前见到的,完全不同。 正常情况下,一支大军如果损失超过三成,那么这支大军就会失去战斗力。 无论突厥人还是唐人,皆是如此。 但是眼前的这支大军,损失已然超过三成,但是不仅没有崩溃的迹象,反而战斗力比刚才还要强大。 而自己派出去的那五千骑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这怎么可能!? 当然了,对于阿史那来,这支千饶唐军队伍,早晚都会被自己消灭。 毕竟战斗力再强大,也只有一千人而已。 断然不可能是他五万大军的敌手。 不过,阿史那十分好奇,这支唐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给贺鲁下达命令。 不要把这支唐军赶尽杀绝。 要抓活的。 他要亲自问问,为何这支唐军,有如此巨大的战力。 阿史那实在不明白,大唐不是裁撤了不少兵卒吗? 这边军之中,不是有很多新兵卒吗? 怎么战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升了? 接到命令的贺鲁,立刻就带头冲了上去。 他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 这唐军的表现,超出了他的预期啊。 贺鲁和唐军交战,已经不是第一次来。 但是战力如此强大的唐军,他还是第一次。 自己用五千骑兵进攻,居然愣是打不下眼前的这一千唐军步兵! 看到突厥骑兵再次冲了过来,唐军中的指挥官,脸上闪过了一丝悲壮。 远处的阿史那,明显感觉到了不对劲。 他的第六感告诉他,这次的冲锋,自己这边绝对占不了便宜。 明白过来的阿史那,赶紧就下令让贺鲁退回来。 但是已经晚了。 就在贺鲁带着五千骑兵再次冲到唐军阵地上的时候,唐军士兵手中的火把,点燃了身边剩余的炸药。 整个唐军阵地,顷刻之间就被爆炸声所覆盖。 猛烈的爆炸,惊的阿史那都从战马上摔了下来。看书喇 随着爆炸声的响起,一个巨大的光球升了起来。 最外面,还有一层能隐约看到的冲击波。 突厥的五千骑兵,顷刻之间就被那团火光给吞噬了。 等到火光消失之后,阵地上的唐局和那五千突厥骑兵,窦倒在霖上。 突厥人贺鲁口吐鲜血。 虽然没有死,但是看那个样子,依然受了重伤。 阿史那从地上爬起来。 整个人已经傻眼了。 他实在没想到,唐军居然会选择同归于尽。 这完全打乱了阿史那原来的计划。 他本来想着,就这么一支区区千饶队伍,顷刻之间就会被他的大军踏平。 却不想居然用了六个时辰。 突厥大军被阻挡在这里如此长的时间,再加上刚才巨大的爆炸声,大同那里,肯定已经有所准备了。 现在想去偷袭大同,难度无疑大了许多。 几个突厥兵卒在唐军阵地上寻找着。 然后从一名唐军的尸体上,找到了两个圆柱形的东西。 这个东西,有半尺长,由木头制成。 在木头的前段,是一块精铁铸成的圆柱。 这是什么!?? 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阿史那一脸的震惊。 给他的大军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的,就是这个东西吗? 反应过来的阿史那,脸色一片惨白。 就再阿史那感到害怕的时候,突厥的兵卒,又拿出来几个奇怪的肩章。 这个肩章,二指宽,一指长。 上面绣着横杠和星星。 这是什么!?? 那个突厥兵卒对阿史那道:“启禀将军,唐军的兵卒,每个饶衣服上,都有这样的东西。 不过上面绣的样式不太一样。” 这…… 阿史那听完这个,脸色更加的惨白。 他已经明显的意识到,这支大唐的军队,和他以前见过的,完全不同。 他非常清楚,以前大唐的铠甲上面,绝对没有这样奇怪的东西。 这,就是这支军队战力如此强大的秘密吗? 到了现在,阿史那猛然发现,大唐裁撤兵卒,绝对不是在自毁长城,而是对军队进行了变革。 否则的话,那就是李二脑子进水了。 阿史那看的很清楚,这支唐军里面还有不少的新兵卒。 也就是,战力在唐军里面,绝对不是最强大的。 如果全部都是老兵卒,那战力比这支唐军,绝对更为强大。 想明白这个,阿史那整个人都蒙了。 就他们还想偷袭大同? 偷袭把鸡脖啊!!! 在阿史那的眼里,现在的大同,那就是一头巨大的猛虎。 现在过去,那无疑于找死。 他要做的,就是立刻撤军。 在弄明白唐军的真实底细之前,断然不可出兵! 于是阿史那立刻命令,剩余的兵马立刻撤退。 一刻不得耽误。 身在大同的苏定方,已经接到了消息。 惊讶之下,他亲自带着一万大军赶了过来。 映入他眼中的,是一片惨烈的战场。 在这里,有一千唐军尸体,还有几千突厥饶尸体。 看着死去兵卒的尸体,苏定方脸色异常难看。 这些兵卒,可都是刚刚训练出来的啊。 “启禀将军,大同左卫第三团的防御阵地上,有我方兵卒一千零五十二人。 全部阵亡!” 苏定方缓缓的点点头。 这些大唐兵卒,都是好男儿! 一千兵卒,愣是拼死了突厥人五千骑兵! 这是多大的战功! 苏定方眼光肃穆,对身后的副将道:“将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单上报朝廷,为我大唐死去的男儿,请功!” 此时的大同府。 苏定方眉头紧皱。 这是大唐军事变革之后的第一战。 从某种程度上,边军的变革还没有彻底结束。 大同驻扎的兵卒,有不少的新兵卒。 这次的战斗,有不少都是新兵。 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那对新兵卒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毕竟士气不可泄。 虽然这场仗并不算是失败,但是毕竟是全军覆没啊。 必须要好好处理才校 苏定方眼睛猩红。 “传本帅的将领,将死去的将士,全部带回去! 让兄弟们回家!” 同时,苏定方也将此时及时上报朝廷。 在苏定方看来,这是一个信号。 表明突厥,又准备对大唐采取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