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红紫色的尾焰,如同星逝,在那片蔚蓝的天空中格外的显眼。
地面上,总指挥中心。
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与庆祝声如潮水般逐渐褪去,热烈拥抱的人们快速的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按照着早已安排好章程继续完成自己的工作。
星海号的首次启航,并不是仅仅将其送上天就足够了的。
无论是在临界点之下的大气层内,还是在临界点之上的亚空间,乃至近地轨道之上,它都将进行一系列的各种测试。
这一次的首航,是无人飞行,由智能飞行控制系统配合地面控制中心人员的指挥以及超算中心的辅助共同完成的。
只有完成了首航,且在各种环境中表现状态均良好,后续才会开启载人航天工程。
前红苏在发射世界上首艘载人飞船载着加加林遨游太空前共发射了5艘无人试验飞船;而上世纪米国也共研制三个载人飞船系列,分别是水星号、双子星座号和阿波罗号。
这三个系列在首次载人前共发射了10艘无人试验飞船进行活动后才开启的载人航天和探月活动。
当然,这些是通过运载火箭进行发送的,其载人飞船在升空后基本都没有什么自主运动能力,或者说没有什么太强的自主运动能力。
这迫使为了保障宇航员的安全,航天机构需要多次发射飞船进行轨道、数据、运载等多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对比,才能确保在后续的载人航天活动中保障宇航员的安全。
在这方面,航天飞机的确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小型聚变堆+空天发动机的组合,提供了极强的机动性。它不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进入太空后很难通过各种变轨运动调节自己的轨道和运行方向,也不会有燃料、物质、生存空间等方面的限制。
但这并不意味着航天飞机在首航之时就可以直接载人。
宇航员比航天飞机更加的宝贵,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是的。
至于未来,在电推进时代,在航天飞机全面发展的领域,探索太空对航天员的体质要求理论上会降低到一个极低地步,哪怕是一个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普通人,也能通过航天飞机登上太空,登临月球。
蔚蓝的天空中,银白色的星海号拖拽着红紫色的狭长尾焰在高空中疾驰而过,尘间般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时而翻滚运行,时而平静如云.犹如凤凰落入凡尘中让人惊艳。
一项项的测试在接近两万米的高空中不断的进行着,在远处的天空中,是在星海号周围不断巡逻的j20战机,它们如同护卫般,保障了这片领空的绝对安全。
地面上,航天基地的总控制中心中,忙碌的工作人员有序的进行着一项又一项的测试,记录着完整的实验数据。
ctv和金陵市的媒体记者抓住空隙补拍了一些照片,然后便迅速退到了角落中,以免对其他人的工作造成困扰。
站在总控制台前,徐川也不知道等待了多久的时间。
终于,一道颤抖的声音让他眼神迅速明亮了起来。
“报告!大气层内实验已全部完成,数据已完整采集,当前星海号状态良好,请求下一步指示!”
听到这声汇报,徐川深吸了口气,沉稳而又清晰的下达了全新的指令。
“结束大气层内航行,执行第二阶段航行!”
“收到!”
命令传递下去,一声洪亮的回复响起,伴随着指令的修改,正在天空中航行的星海号快速调整了自己的飞行姿势,朝着更高的深空飞去。
相对比传统的化学燃料运载火箭来说,空天发动机的加速度要弱不少是肯定的,至少在电推进系统功率全开突破重力井之前,它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将自己的速度提升上去,才能攀爬到更高的轨道上。
虽然相对比之下要缓慢很多,但它的优点也相当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