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各国使团的使者,是不敢轻易把有关他们的山川地形以及具体和别国的边域告诉李泰,李泰于是犯了轴,便派人去找这些胡人的商贾打听。 商贾在利益面前,那是没有什么底线可言的,稍微一威胁,为了能继续在大唐做生意,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该说不该说的都告诉了李泰。 于是李泰的天下山川地理图便越来越大了起来,还请徐淼观看了一下,虽然尺寸比例还有形状并不标准,但是基本上也算是把大部分亚洲的情况给记录了下来。 对于李泰的这种认真劲儿,徐淼还真是颇有点佩服,因为如果是让他做这件事的话,他恐怕达不到李泰的这种程度。 不过徐淼也没有夸奖李泰,而是依旧一副鄙夷之色,告诉李泰,以他现在绘制出来的这张所谓的天下山川地理图,依旧还是这天下的一小片区域。 实际这个天下,要比他所知的还是要大很多。 李泰很是不服,认为他觉得这天下大部分都已经被他探知了,可是徐淼却指着地图上的边缘问道:“那你告诉我,这极北之地乃有什么?这所谓的极西之地大秦以外是什么? 还有这大食国以南,狮子国以南,还有没有陆地?那片陆地上又有什么? 这东海之外,倭国以东的大海之中,还有没有陆地,大海的尽头又在哪里? 等你弄清楚这些之后,再给我吹嘘不迟!” 李泰听罢徐淼的话之后,看着他绘制出的这张天下山川地理舆图,顿时彻底无语了。 要知道古人对于大海是充满了敬畏的,按照当初庄子的预想,大海是无穷尽的,大海的尽头应该还是大海,而且因为这时代的航海技术的限制,人们即便是驾船在海里航行,也基本上只能沿着海岸线航行,所以人们根本不敢远离海岸,所以也就不知道海洋的尽头是什么了。 李泰于是便和徐淼抬杠,引经据典,找各种古人对大海尽头的论述和徐淼辩论,坚称大海是没有尽头的,这世上没有人知道大海的尽头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大海之中还有什么。 徐淼于是便问李泰,他想象中的这片大地是个什么样子,像是一张大饼一样的平面,还是别的什么形状。 李泰则认为天圆地方,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大地和大海应该是在一个平面上,像是一个饼子一样,是平面的。 但是徐淼又问他如果大地和大海是在一个平面上的话,那么这个面应该不能无穷大,这天地一定会有尽头,那么这天地的尽头又该是什么? “归墟!天地尽头应该就是归墟之地!《列子.汤问》之中说,归墟乃是海中无底之谷,众水汇聚之处!”李泰梗着脖子说道。 徐淼听罢之后,当场就笑翻了过去,对李泰说道:“那你告诉我,庄子、列子他们可曾到过这片天地的尽头?他们是怎么过去的?又是乘坐的什么? 如果他们没有去过,那么你告诉我,他们又是如何知道的天之尽头是什么?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他们也仅仅只是猜测而已,甚至可以说是幻想! 这世上以前有很多人做学问,因为对于未知之地,心怀好奇,进行猜测,可笑的是却被后世之人,奉为圭臬,当成真的,实在是可笑至极! 青雀你居然还以此为跟脚,来驳斥我!难道不觉得可笑吗? 在我看来,礼记大学有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才是治学的根本,必须要弄清楚事物的本源,亲眼所见才行! 甚至于有时候亲眼所见都不见得是真的,因为眼睛有时候也会欺骗我们!更遑论是古人的一些猜想,便被你拿来作为跟脚,奉若真理! 所以我劝你,想要弄清楚一些未知的事情,不是去故纸堆里翻,而是最好亲自去试验,亦或是去看一下,才能真正弄清楚事情的本质!这才是治学的根本,而不是随便翻翻故纸堆,就行的! 我不妨告诉你,家父曾经对我说过,他的老师告诉他说,从我们脚下,不管朝任何方向,只要一直保持直线向前走,不管是乘车还是骑马亦或是遇上大海改为乘船,始终保持直线向前走,最终我们都会回到出发的这个地方!” 李泰和李承乾都是很聪明的少年,听完了徐淼的这番话之后,都有点蒙了,因为他们仔细想了想徐淼最后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发现了一个悖论,那就是照着徐淼之言,他们脚下这个世界,除非是个圆的,否则的话徐淼的话便不成立。 只有在一个球上,任意一个点向任意一个方向延伸一条线,最终才能回到原点上,徐淼的这番话也就是说他们脚下的这一方世界,是个球! 这世上所有东西,都在一个球上,他们也生活在一个球上,李泰当时脸就绿了,连李承乾这个不太关心这些问题的家伙,也顿时不淡定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如果照你所言,除非我们脚下这方世界,是个球,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我们怎么可能生活在一个球上?如果按照你所说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上的话,那么我们脚下另一端的人或者东西岂不就掉下去了?他们会掉到哪里?难道会飞到另一侧的天上去?”李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