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默群和丁墨村选定了吉司菲尔路7十6号之后,他们也没有迟疑,随即便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了晴气庆隆,得到晴气庆隆的同意之后,李默群和丁墨村的特工部门也是开始了搬迁工作。
狄思威路。
狄仁思威路是公共租界里面的日租界,所以说被上海人称之为“大租界里面的小租界”。
当然了,其实从条约和法律条文上来说的话,上海是没有日租界这么1说的。
因为早在1848年的时候,随着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加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以说经上海的地方官允许,在虹口开辟租界的是美国租界。
至于说现在为什么日本人会在这里形成了气候,甚至于还以“日租界”自居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除了日本的侨民规模之外,还有就是日本通过各种手段,从英国和美国手里面逐步将这1地区的管理权给抢夺了过来,甚至于还在这里横行霸道的当起了“黑老大”。
在1853年的时候,小刀会占领了上海县城,当时中国政府无暇顾及租界的管理,所以说上海租界内便开始建立由外国人为主的管理机构,外国人也乘机夺取了中国当局在租界的管理权。
1863年的时候,英国和美国在上海的租界便正式合并了起来,对外叫做英美公共租界,而租界内的各项管理事务均由公共租界的工部局掌管。
当时的公共租界被划分为北、东、中、西4个区域,中区和西区在苏州河以南,北区和东区在苏州河以北。
而日本侨民人数在北区和东区占有绝对的优势。
在1898年的时候,英美公共租界又被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于是日本要求参与租界管理的呼声更加高涨。
所以说在1915年以后,工部局董事会中已为日籍董事留有了席位。
191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就专门设立了日捕股,由30名日本巡捕接管了虹口地区所有的的公共治安事务。
随后日本更是在中国国内多次战乱中,以保障日侨利益为借口,在虹口组织所谓的自卫组织,派驻海军6战队,建立军事机构,将虹口划入日军的防区。
而且1932年“128”事变后,公共租界工部局决定将在虹口越界筑路的地段交还给中国,但是这个决定却遭到实际占领该区域的日本军队的拒绝,所以说虹口越界筑路地段落入日军之手。
随着中日战争开启,这个地方也直接成为了日本人占领的区域了,所以说在狄思威路以及狄思威路附近,包括邢家桥,这里也被称之为‘东洋街’。
沿街都是典型的东洋式样的两层半的小洋房。
而且在东洋街、日控区的两端,日本人在小汽车通行的马路两侧开了小门供行人通过。
倘若是中国人进入的话,直接会受到颇多的屈辱,特别是日本小孩子,他们会站在门口辱骂中国人,甚至于是吐口水,用瓦片来袭击中国的小孩、老人。
受到辱骂和袭击的中国人对此也是敢怒不敢言,至于那些日本小孩子的父母则在1旁得意大笑,夸赞自家孩子有本事,将来会是大日本帝国的栋梁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