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票力度的持续强劲。
使得《我不是药神》的各类相关讯息在各大媒体和影视板块上活跃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主要话题下面评论数已经是破了亿。
可想热度有多么高。
真可以称得上是全民观影的级别了。
观众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走进影厅的。
到最后出来的时候。
眼角都得挂上些晶莹的泪水。
或多或少。
哪怕个别观众表面上看起来无动于衷。
内心当中。
也不可避免的起伏不定。
这部片子感动人的地方。
不是那种硬凹出来的催泪情节。
从表面看是故事讲得好。
但实际是因为它的每一件小事都激发出了人们内心潜在的危机感、同理心和隐痛点。
尤其是那一句句不经意间的对话冒出。
台词让人听得震撼。
看的呢又揪心。
而且过目难忘。
同目的性的电影有很多。
但围绕‘真心’、‘温情’和‘希望’三点做到这个地步的却是寥寥无几。
影片类型虽然写着是喜剧。
而实质却是悲剧。
悲情的人物关系。
悲伤的故事情节。
悲痛的社会现状。
但看到最后最后转悲为喜。
突然有种温暖人心的感觉涌出心头。
你可以说它是苦尽甘来。
也能说是编剧和导演二人故意为之。
但无疑让每个人心情都得到了安抚。
电影的恐怖之处不仅仅表现在票房和评分上面。
还有片约。
这一点。
片中几个主要演员是最清楚的。
短短的几天时间。
他们收到的新戏邀请数量已经是达到了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哪怕是知名度比较高的温远钊。
也很难做到冷静自若。
平日里。
他不是缺戏拍的演员。
一年到头再不济能接个两三部。
但绝对达不到这个程度。
经纪人那边都快顶不住压力了。
打过来的电话。
全是知名大导演。
拒绝都不好拒绝。
林皓虽然也在关注着《我不是药神》票房走势图。
但在这边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很多。
目前。
他正在着手准备继《盗墓笔记》后的下一本。
按照原计划。
本来是打算换个题材写写。
但看了看评论后。
林皓却是突然改变了主意。
“前面封神,后面烂尾,大佬,我算是服你了,最近是不是太忙,脑子跟不上了,鲸神,千万注意身体啊。”
“这是什么鸟结尾啊,咱能不能走点心,太拉了吧?我真的有些接受不了,”
“乖乖,这是多少坑没填啊,填起来的也有些牵强,还有忘掉的,不是我说,白瞎了前面的剧情构造。”
“从第六本开始敷衍,到后来坑越挖越大,脑洞创新跟不上,只能转移群众注意力开始卖腐了”
“失望啊,鲸神,你真是让我太失望了,满汉全席吃到最后变面包,只能说崩的厉害。”
“鲸神,咱就算是家大业大的呗,能不能走走心啊?”
“不在乎书迷这点钱还是怎么滴?”
夸赞的评论虽然要更多。
可许多书迷已经是陆续表达了不满。
他们并不是为了黑而黑。
说的都挺客观的。
而且不光是这些人发声。
还有一些业内的人士也跟着发表了看法。
“将《盗墓笔记》一口气读完,情节看似非常精彩,但是总体来说,文笔较前面几部显得普通,构思也缺乏整体性,人物性格不稳定,逻辑上面就更不用说了,错误一大把,前面纰漏还没有圆,后面又层出不穷”
“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这本给人的最大的感觉是,每一章作都特意的去设置某些悬念,完全不考虑一个进程应该有的逻辑性,一切来的都是那么的突兀且不协调,可以说为了吸引读者,简直做到不择手段!”
“我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好了,在故事接近最后尾声时,吴邪和小花去蜀州山洞解密码盘,这里主角写出了一组阿拉伯数字,我相信读者们应该有印象,“1896528-02200059”,在我看来,这组数字来的简直是莫名其妙,吴邪作为书中知道真相最少的人,绝无可能在临死之前潜意识里面想到这几个数字有什么特殊意义,而且这个坑一直到最后作者都没有解释,可见作者自己都已经忘了,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书的前半部分基本都着力于去制造各种事件和悬念,不知不觉留下了许多逻辑上说不通的细节。”
“名气大了,书的质量就低了,在这行里面倒不是什么新鲜事。”
“赶工程挣钱么,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是非常有难度的,自然而然最后写的自己也无法自圆其说。”
文章抨击的很露骨。
丝毫不留情面。
但林皓并没有生气。
他倒是也能理解这帮人。
实际上《盗墓笔记》这本就是如此。
人物塑造和开篇真的很强劲。
中期也足够精彩。
但后期的笔力已经跟不上了。
心如欲壑。
后土难填。
的的确确渐显敷衍。
不过这并不妨碍它在盗墓题材下的地位。
纵观整个故事。
可圈可点的地方比这些弊端不是多很多?
任何都做不到通吃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