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率部千里跃进赶往湖南战场的同时,湖南战场的形势变化非常快。
在这期间,左良玉大发神威,率部在枸坪关大败张献忠部,张定国和张可望率部死战才击退了左良玉部的追击。随后左良玉所部便率领败兵向四川一带逃窜。
明军各部回营之后,左良玉便向杨嗣昌提议,明军各部应从汉阳、西乡一带进入四川展开追击。
但是杨嗣昌却准备让陕西总督郑崇俭率贺人龙、李国奇部从西乡入四川追击,而让左良玉驻兵兴平,同时再派遣偏将追剿张献忠,左良玉自然不会同意。
杨嗣昌对左良玉说道:“贼势似不能入川,仍当走死秦界耳。将军从汉阳、西乡入川,万一贼从旧路疾趋平利,仍入竹、房,将何以御?不则走宁昌,入归、巫,与曹操合,我以大将尾追,促贼反楚,非算也。”
说白了,杨嗣昌就是担心一点:张献忠部要是溜回湖北怎么办?
左良玉当即反驳道:“蜀地肥衍,贼渡险任其奔轶,后难制。且贼入川则有粮可因,回郧则无地可掠,其不复窜楚境明矣。夫兵合则强,分则弱。今已留刘国能、李万庆守郧,若再分三千人入蜀,即驻兴平,兵力已薄,贼来能遏之耶?今当出其不意疾攻之,一大创自然瓦解,纵折回房、竹间,人迹断绝,彼从何得食?况郧兵扼之于前,秦抚在紫、兴扼之于右,势必不得逞。若宁昌、归、巫险且远,曹操、献忠不相下。倘穷而归曹,必内相吞,其亡立见。”
左良玉的意思也很明确,那就是张献忠已经吃了大亏,不会再跑回湖北,原因很简单,湖北已经没粮了,所以张献忠只能率部进入四川筹集钱粮。
杨嗣昌没折了,只能听从左良玉的建议,命明军各部向四川方向转进,开始全力追击张献忠所部。
几天后,张献忠率部抵达四川夔州府的太平县,在一处叫做大竹河的水岸边安营扎寨。
紧接着,左良玉便率部赶到,率领明军驻扎在不远处的渔溪渡。
仅仅两天后,陕西总督郑崇率领贺人龙、李国奇等部来和左良玉汇合。张献忠见明军势大,与义子张定国、张可望商议之后,立即移兵到九滚坪,命义子张能秀率军占据玛瑙山,自己率领主力大军随后上山,准备据险而守。
此时张献忠所部尚有兵力八万多人,出去裹挟的妇孺之外,战兵也有六万之众,实力仍在。
随同张献忠一起撤到玛瑙山的流贼大军,还有革里眼贺一龙的两万兵马、曹威的一万七千人马、过天星张天琳的三万大军。
此时众人汇聚与张献忠的中军大帐,经过商议之后,按照张定国的建议,流贼大军分为三路,分兵把守住玛瑙山的三条上山道路。
张献忠率部据楚蜀界,守卫西路,这里也是玛瑙山最好走的一条道路,也是最难守的一条。革里眼贺一龙率部守卫东路,曹威和过天星张天琳所部守卫南路。
众人商议完毕,便立即分兵布防。
可是张献忠等人想不到的是,当天明军便尾随而至。
左良玉、郑崇俭各率大军直抵玛瑙山下,明军经过夜不收的探查,随即也是兵分三路,左良玉率部主攻西路和东路这两路,郑崇俭的秦军主攻南路一路。
等到杨嗣昌率领后续人马抵达玛瑙山下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便是派人联络刘衍,命刘衍立即改变集结地点,赶到玛瑙山与自己汇合。
然后杨嗣昌才在一众亲卫的保护下,来到玛瑙山下观察地形。
玛瑙山位于四川夔州府太平县境内,山势俊秀,山上多奇石、树木、溪流,流贼大军驻扎于山上,可谓易守难攻。
而且由于山上不乏溪流、山泉,山中的野物和野果也有不少,所以明军一味地围困也不是办法,根本困不死张献忠各部流贼人马。
杨嗣昌眉头紧锁,现在自己麾下有三部人马,左良玉部有四万多人,陕西总督郑崇俭率领的贺人龙部有两万多人,李国奇部有一万多人,明军的总兵力只有八万多人,与流贼大军的十几万人马相比,在兵力上根本不占优势,如果强攻的话,太过吃亏了。
“不过好在附近有大竹河,大军可以就近用水。”
杨嗣昌回到大营后,立即召集各部将领商议对策,郑崇俭当即主张围困张献忠部,然后上奏天子再调集兵马,待到兵力充足后,再一同攻山。
贺人龙和李国奇都是郑崇俭的部下,二人自然都附和郑崇俭的建议。而且不用强攻玛瑙山,二人又何乐而不为?
杨嗣昌也正有此意,反正刘衍所部就在路上,最多十几天就到了,据说刘衍扩编之后,手中有两万多精锐新军,战力非常强悍,到时候再一同攻打玛瑙山,也许就可以一举剿灭张献忠等部流贼。
可是左良玉却不同意,如今与张献忠打了几战,左良玉可谓连战连胜,心中对张献忠已经非常轻视,认为威名赫赫的张献忠也不过如此,绝不能让张献忠等流贼头目喘过气来,必须继续猛追猛打。
于是左良玉说道:“督师,如今流贼各部已经人困马乏,连战连败之下,流贼大军士气低落,正是我军乘胜追击的大好机会。如果我军在山下按兵不动,张献忠等部便可以在玛瑙山上休整过来,如此我军之前的战果就付诸东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