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星月无光,月黑风高。
今夜,戌时过半,也就是晚上八点。
数十条中小型渔船沿着河道迅速航行,行驶至入海口时船上灯火熄灭,一只只小船头尾用绳子串联,跟随着引导船,速度不快不慢的靠近目的地。
王进就站在一手引导船上,看着愿丰富的老渔民将一种发光的小萤石用网兜装着放在水中,接着散发微弱的光芒,吸引大片鱼群的同时,迅速前行。
这是沿海渔民晚上捕鱼的方法,有些许光亮,不至于触礁,迷路。可见人的智慧,不能小觑任何人。
沙门岛,便是后世庙岛群岛之一的长岛。
这片水域往北十多里是长岛,南面则有蓬莱(登州),海峡两岸设立官盐作坊。水质干净,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等也多。各种鱼虾,贝类等海产丰富,养活周边渔民。海湾很浅,又被庙岛群岛分成了许多小水道,容易搁浅,岛屿众多,暗礁多如牛毛。
前往沙门岛暗礁非常多,水域难走。所以船只不大。大多是小型渔船,几艘引导船稍大,三两百料,乘坐二三十人。走在最前领路,其他渔船用绳子固定,紧随前面的船,一艘接一艘,犹如长龙!
船队的速度刚开始还不算慢。
可走了几里路后逐渐减速,越靠近沙门岛,暗礁越多。
王进视力远超普通人,借助微光能看见水中有一团团黑影,那是奇形怪状的暗礁,甚至暗流形成的漩涡。沙
门岛之所以没人敢来,除了朝廷派队伍巡逻驱赶渔民,主要原因还是这片区域太过危险。
白天都会发生事故,何况是晚上行船?
海里除了暗礁,还有风浪等同于帮凶。一不小心撞到暗礁或者被划上,船只就会漏水沉没,陷入险境。
这就非常考验水手的应变能力!
好在挑选的水手都是经验丰富之辈,随时能够根据风浪减速,及时校整航道,在哪里转弯,以什么速度航行都有讲究。一路有惊无险,没有意外。
王进看见水手们熟练的调整方位,一直没有出现岔子。皇甫雄,阮小二果然记得他的话,按照标准挑人,宁缺毋滥,参与行动的都是最优秀的船员。
黑夜中,没有人说话。船速不快,几乎随风飘荡。直至半个小时后,终于看到远处火光闪耀。
而那便是目的地,沙门岛!
最前面的几艘引导船悄然收回萤石,全凭感觉航行。百余艘船上人员纷纷蹲下,衔枚防止出声。水手们更加小心翼翼,划船力度减轻,缓缓摸近……
……
长岛是一面积约56平方公里的岛屿,在后世作为全国最小的县。在北宋时期,属于未开发地带。岛上只有百多户原住民,以及用来流放犯人之地。
沙门岛牢营,这个流放地最早设立,始于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设立沙门岛监狱的目的是惩办不法禁军士,诏诸军不逞者,悉配隶登州沙门岛。
最初
还好,主要是以服刑和受教育为主,目的是重新改造!到了中后期,慢慢成为朝廷重刑犯流放地。因为新,旧两党之争,朝廷腐败,贪污横行。
岛上口粮,物资大幅度缩水,宋神宗时期,每年三百人口粮,岛上的犯人加上小牢子超过千余人。
环境恶劣,粮食不足,这些官吏又没有油水可捞。以敲诈勒索,虐杀犯人为乐,或直接投入大海。
这方面史籍上记述并不算多,有据可查的是《宋会要辑稿》的一段文字,可以管中窥豹,就已实在让人触目惊心。据称,宋嘉佑三年,京东路转运使王举元向仁宗皇帝报告说,发配到沙门岛的犯人。
“如计每年配到三百人,十年约有三千人,内除一分死亡,合有二千人见管,今只及一百八十,足见其弊。”
按王举元的说法,在当时的刑狱体系中,犯人死亡率达三分之一,即33%左右尚属可以接受的范围,而沙门岛死亡率竟高达94%,实在是于过于惊悚了。
由此可见,沙门岛监狱到底有多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