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生在进山的第十天,来到了一堵断崖似的山峦面前。
这座山峦造型非常奇特,全山基本是裸露的岩石,山势陡峭光秃如同墙面,但是光洁的崖壁上还生长着少许杂草灌木可以附着,每隔十米左右形成一个台阶,直到山顶,形成约有两百多米的高耸阶梯。
朝断崖的两侧看了看,一眼望不到头,看来只能从此翻越了。抬头再仔细观察了一下线路,选择了一条杂草灌木最多、分布最密的线路。
从背上的包袱里取出一个钢钩和一条长绳,系好了打成死结又把身上的烂衣服撕成布条缠好了双手,坐下歇足了力气后,才朝着第一个台阶走去。
向上扔出钢钩,钢钩轻松地抓住了灌木,双手拽了拽,非常牢实,手脚并用地爬上了第一级台阶。
台阶有一米宽,足够落脚歇息,喘了几口气后,又如法炮制爬上了第二级台阶。
易生虽然是书生,身体瘦弱,但是自幼家境贫寒、生活艰辛,从小操持家务、生意,因此两膀还是有些力气,并且瘦弱的身体更适合攀爬。
连续轻松地爬上了两级台阶后,信心大增,一鼓作气地往上爬,不到一个时辰就爬过了一半。
虽然山势越来越陡,心在打鼓,腿在颤抖,身上的汗水湿了干,干了又湿,但是仍然坚定地向上。
汲取了过独木桥的经验,只看前面,不看下面,手脚并用,一寸一寸往上挪,两条腿如铅铸的一样沉,身上背的包像石块一样重,仍坚持着迈前脚,拖后脚,紧紧拽着绳子、揪着灌木杂草,扒着石棱,抠着岩缝,一点点蹭,半日后终于翻上了山崖。
攀爬最后一级台阶时,绳子刚巧磨断了,幸得手疾眼快抓住了一棵小树。
山崖顶上全是密密的灌木和杂草,间杂着几棵松树。躺在灌木丛中喘息了好一阵子,才站起身来,拨开灌木丛朝对面走去。
前行了十多米后,就到了对面。抱着一棵松树向下一看,心全凉了。
悬崖下面是绵延的山峰,在悬崖顶上看,原本高峻的山峰都像一群矮小的马匹,向下俯瞰,让人目眩神迷,两腿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