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徐光启只是受宠若惊地道:“微臣何德何能,居然能得陛下赏识?此刻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谷/span“朕知道你喜欢研究,所以当初特意派你去西方学习、感悟。”
“微臣对陛下的大恩大德不知如何感激,这次世界之旅让微臣大开眼界,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说到出使他国学习,徐光启才显得没有那么紧张,很有分享的欲望。
“听过这次出海回来,有许多外国传教士跟着使团来到大明,对外国宗教不知你有什么看法?”朱翊镠道。
“一种信仰而已。微臣觉得可以了解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但不必学习。”
“那你认为该学习哪些方面呢?”
“他们的技术,他们的军事,他们的算学等,微臣觉得更值得学习。至于信仰,国人也有,比如儒家、道家都有人推崇,东西方不分高低优劣。反而在技术领域,微臣觉得东西方似乎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只是具体让微臣说,微臣似乎也说不清道不明,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段话,可朱翊镠听了,能感受到徐光启意识里不同常人的觉醒,故而侃侃言道:
“你所说的技术领域或许有一个特别的专有名词可以形容,那就是科学。”
“科学”一词进入国人的视野已经是很晚的事了,得等到民国年间。
但像利玛窦等传教士其实已经在大明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宣传了。
他们在用汉语进行传播基督教的同时,正是利用宣传西方国家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国人的好感。
“科学?”徐光启一脸的迷惑,肯定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
朱翊镠也没法解释,只好说道:“过些时候,朕给你介绍一位外国传教士的朋友吧,你们应该能谈得来。”
此刻的利玛窦已经来大明有几个年头了,但不在北京,而在南方,后来进北京居住好久,逝世时也在北京。
朱翊镠准备提前将利玛窦请来。
毕竟这个时候的大明太需要科学知识的觉醒与武装了。
“多谢陛下关心!”徐光启道,“微臣可否冒昧问一句,陛下要介绍的朋友是这次与我们一道来京的传教士吗?”
“不是。”朱翊镠摇了摇头。
“可是陛下,为什么要介绍传教士给微臣认识呢?”徐光启又弱弱地问,毕竟刚才已经表达过了对传教士的态度,似乎也没有表现出很欣赏啊!
“不要简单以为他们只是传教士,其实他们有许多还是出色的学者,就像朕要给你介绍的那位,利玛窦先生,懂得数学、天文、历法、地理、人文等许多知识,有利于你更好地向学习西方,朕希望你们带好头啊。”
“幸得陛下如此信任,微臣一定竭尽全力!”徐光启信誓旦旦地道。
“你能领会朕的苦心就好啊!”朱翊镠感慨地道,“为什么朕力排众议也要出使他国?就是因为国人眼界狭隘,以为大明什么都是最好最强的,你们出去一趟应该清楚,西方许多方面其实超过了我们,所以必须学习人家好的东西,不然我们会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日本欺负朝鲜不就是因为朝鲜落后吗?”
“陛下言之有理,素闻陛下高瞻远瞩眼光独到而卓绝,实乃我大明之福!”徐光启忍不住赞叹道。
“朕一个人能力终究有限,所以还得需要你们与朕同心协力。”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与陛下分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