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前,李太后还对冯保的话表示怀疑,认为大儿子万历皇帝可不笨,轻重缓急还是能够掂量得清。
怎会作出如此糊涂的决定?
要知道张居正将戚继光从南调到北可废了一番周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南方抗击倭寇同样需要人才。
事实证明张居正的目光卓绝。
将戚继光调来蓟镇令蒙古人闻风丧胆,西北边境多少年都没有战事。
这比将戚继光放在南方比如福建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心想大儿子虽然没有亲政,可再不济,也当了十年皇帝,张居正也不少教育,这个浅显的道理还不懂?
然而,万历皇帝说的话,以及所抱持的态度……不禁让她听了心寒。
李太后亮眸一闪,说道:“蓟镇总兵事权之重,乃天下总兵之首。张先生教育你十几年,他难道没有告诉你,戚继光是我朝第一名将吗?他难道没有告诉你,戚继光与李成梁两个,一个震西北一个震东北,可谓是擒龙伏虎的两个顶尖儿人物。也只有蓟镇和辽东才能凸显出他们的作用,换作其它任何地儿,都有不尽其才,甚至放在有些地儿无异于拿金扇子拍苍蝇之嫌。”
万历皇帝焉能不懂得李太后这番话的浅显道理?只不过他有一层心思不敢在李太后流露出来。
的确有人建议将戚继光调往广东担任广东总兵。
大明的广东可不是几百年后富庶流油的广东,那时广东是岭南(一般指广东、广西海南三地)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被中原华夏汉人鄙夷地称之为“南蛮之地”。广东飞速发展还是在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之后的事。
所以,万历朝初期的广东,可不是什么好地儿,广东总兵事权之轻,放到当时全国来讲,差不多就是个垫底儿的差事。
万历皇帝当然清楚这点:蓟镇总兵乃天下总兵之首,广东总兵虽然也是总兵,等级一样,可终归排在末尾,压根儿不是一档次上的。
有心调离戚继光,对于万历皇帝来说,只是一个幌子。
而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戚继光是张居正的一面旗帜、是张居正的第一爱将。
万历皇帝不亲政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只是没有权力,他懒得追究;如今他逐渐要掌权亲政了,发展朝中大臣都是张居正的人,甚至像王国光、戚继光这样的都只听张居正一个人的话,对他这个皇帝都敢敷衍。
万历皇帝绝对不能容忍。
本来对张居正就有莫大的怨气。
所以,当有臣子注意到这一点,并提出来要改变的时候,万历皇帝一下子来劲儿了,深感对张居正的势头必须得压一压才行。
借此还可以树立皇帝的威权。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
王国光是吏部尚书,只要有人弹劾他,肯定会走人的。毕竟都已经七十多岁的人,不可能再去争什么。
而戚继光担任天下总兵之首,比张居正年轻几岁,才五十多,凭借一道奏本拉他下台很难,那就调走。
为了树立皇权打压张居正,若不把戚继光先行撤换调走,万一这个敢作敢为的大将军领兵反了京城,那万历皇帝自己最好的出路,大概也只能学建文帝隐身逃走的份上儿。
这是万历皇帝的考量。但这番话肯定不敢对李太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