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宅院 “出去!” 侍从又一次插嘴让完颜宝顿觉脸上无光,呵斥了一声。 “出去就出去。”似乎一点也不害怕完颜宝,侍从昂着头从豪强面前穿过。 待侍从消失在正堂,完颜宝恢复了笑容,“来时,我便听说这位东海王就藩晋州,他会不会妨碍我们的计划。” “如果有此可能,你们要尽快将其解决,免得横生枝节。” 豪强家主们交换了一下眼神。 乔博易笑道,“小王爷,这个东海王是出了名的草包饭桶,这大宁皇帝是实在无人可选了,才将这位废太子派到晋州来。” “如果小王爷现在就要杀他,也不是不行,顶多费些周章,但这位东海王早杀,不如晚杀。” 完颜宝奇怪道,“此言何意?” “回小王爷,这个东海王虽然是一个废物,但他倒是精通一些奇淫巧技,小王爷可还记得梨园诗会上的白酒?”曹泾说道。 完颜宝面色沉了下来,“当然记得,说起来,我父王铩羽而归,与这位东海王不无关系。” “尔等记得,一定要擒住这个东海王,不要让他跑了,我要慢慢折磨死他,不过这与早杀晚杀有什么干系?” 曹泾笑道,“小王爷有所不知,这位东海王在白酒之后,又搞出了香水,无论是白酒还是香水,俱都是日入斗金。” “这几天,他又拿出一个叫煤球炉的东西与我等分享,利润二八分成。” “与其现在杀了他,不如留着他让我等多赚些银子,之后慢慢套出福禄酒与香水的秘方,再杀不迟。” 乔博易忙补充了一句,“这些秘方到手,我们将献给王爷。” 完颜宝心动了。 金国皇帝没有子嗣,下一任皇帝要从皇帝的兄弟中挑选出来。 他的父王和叔伯们为了得到皇帝的器重,一直在暗暗较劲。 身为父王的儿子之一,他当然要帮着自己的父王。 毕竟他的父王是有可能会变成父皇的。 若是豪强们真的能套出东海王的秘方,等于他们有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对他父王与其他叔伯们的较量大有裨益。 “既然如此,此事便由你们自行处置,但这位东海王若是有任何异动,你们便要当机立断。”完颜宝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是,小王爷。”乔博易等人齐声道。 完颜宝点点头,继续道,“还有,大宁皇帝既然对你们有所怀疑,你们便要立刻筹备起兵之事。” “虽说大宁派兵围剿你们的可能不大,但要以防万一,到了那个时候,虽然时机不是最完美的,但也顾不得许多了。” 说罢,他眼睛眯了起来。 乔博易闻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笑道,“小王爷放心,我们蓄养的豪奴每日操练,刀剑盔甲也俱都准备妥当,只要一声号令,他们穿上盔甲,拿起刀剑,便是一只精锐之师。” 完颜宝露出笑容,相当满意。 沉吟了一下,他撇过此事不提,而是说道,“双龙玉佩的事还请诸位上些心,东海王的秘方我要,玉佩,龙脉,遗宝我也要,绝不能落于他人之手。” 他没有忘记自己来晋州的真正目的。 说了此事,众人又说笑了一阵。 完颜宝推脱自己累了,在乔府下人的引领下去了乔博易专门为他准备的客房。 那名侍从跟在完颜宝身后,闷闷不乐。 进入客房,他道,“我不管你们有什么计划,我就是要杀东海王,你要是不去,我就带着金刀卫自己去。” 完颜宝在众人面前对这位侍从疾言厉色。 此刻没有旁人,却换了副讨好的面容。 他道:“这里可是晋州,东海王有三千余从御林军挑选出来的士兵,想杀他可不容易。” “我大金国的金刀卫一个顶大宁一百个,三百金刀卫便抵得上他们三万人,怎么杀不了他?”侍从叫道,但中气不足,明显有些心虚。 想到什么,他道,“我的金刀卫不够,你向豪强借兵给我不就行了?” 完颜宝摇了摇头,“其他的事情任由你胡闹,但豪强的兵马可不能乱动。” 顿了下,他用求饶的口气说道,“我答应你,一旦抓到东海王,便交给你处置行不行?” 侍从犹豫了下,眼神狡黠,“那找双龙玉佩的事,你要带着我一起。” 完颜宝点点头,只是心里却总是不踏实。 待会儿他要去叮嘱乔博易,千万要看住这位小祖宗。 …… 东海王府。 宁安监督三十个青年一直操练到傍晚。 吴毅到来之后,他忽然觉得这三十人的使命不仅是要与高阳较量,还要承担起皇城司未完成的任务。 只要他找到豪强勾结金国的证据,便有正当的理由铲除豪强。 不过,这不意味着他要放弃自己之前对付豪强的计划。 在他看来,这个计划与正大光明围剿豪强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今天的操练就到这里了,解散。”残阳如血。 三十个青年在高强度的操练中筋疲力尽,不顾冬日地面的寒冷躺在地上喘着粗气。 东海王教给他们的动作不难,刚开始做几个也很轻松。 但持久下去,他们便受不了了。 现在,他们的身体像散了架,整个人软绵绵的。 应了声是,他们勉强爬起来。 向宁安行了一礼,各自散去。 正在这时,杜如初从外面走进来,他好奇地打量了眼三十个青年,转头对宁安道,“殿下,忙了一天,大功告成。” 说完,他将一副图纸铺在石桌上。 宁安望去,见图纸中央一个方块代表着王府。 王府周围分布大小不一的方块。 “王府方圆百米的宅院全部卖给了我们,接下来只要把巷道封死,宅院的院墙推到,这些宅院便可连为一体。”杜如初笑道。 宁安嘴角带着笑意,他十分满意。 在长安的时候,他也这么干过,但有的长安百姓还是不愿意的。 这次如此顺利,可能真的与晋州的萧条有关。 不少人恐怕已经不愿意待在晋州。 把宅院卖个好价格,他们就能去投奔亲戚,在其他地方重新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