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370章 协约国的战争准备

第370章 协约国的战争准备(1 / 1)

 推荐阅读: 开局成为首座,签到极道帝兵! 全民:我背诵三千道藏转职天师 让你卧底,没让你嚣张到当大佬 惑心债的麻烦 综武:皇帝成长计划 重生1988种田养娃 别惹我娘子 我开了一间精灵饲育屋 风流皇太子 江湖不过一把刀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370章协约国的战争准备 1914年二月初,阿瑟乘坐飞艇,前往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参加协约国自成立以来的第三次会议。 按照常理来说,第三次会议应该在去年就应该召开。但去年因为阿列克谢皇子的疾病问题,导致这场会议被尼古拉二世延期,最终拖延到了几个月后的现在。 好在这也不影响什么,盟国疯狂扩张军备的态度,让协约国四大列强联合的十分紧密。 这次参加协约国会议的有,大英帝国,法国,沙俄帝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君主,总统以及部分政府高官,目的是商议在未来时间内各个国家的任务和目标。 不仅包括海陆军军备的扩张,同样也会包括假设在战争发生之后,各国军队的行进方向和任务。 具体点来说,每年的协约国会议,是协约国商讨战前准备,战时计划和战后利益分配的会议,这场会议的目标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协约国的最大敌人同盟国。 1914年2月21日,协约国内部机密会议在圣彼得堡召开。 这次会议内容十分保密,但会议本身却是公开的。不仅是协约国向同盟国示威的一种方式,同样也是在告诉全世界,协约国四大列强正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协约国无所畏惧任何敌人。 当然,除了对外示威之外,欧洲各大国家存在的大量间谍,也是一场会议根本不可能保密的原因。 协约国四大列强能够做到的,是在会议本身被公开的前提下,对于会议内容进行高度保密。 协约国四大列强对于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但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远离德国海域的路程。 谁也不知道德国人会不会丧心病狂的攻击参加会议的协约国船只,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还是暂时远离德国人为好。 阿瑟选择的出行方式是飞艇,经过长时间多航班的验证之后,已经确定澳大拉西亚的飞艇安全性能比较可靠,发生意外的概率极低。 当然,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阿瑟这次所乘坐的飞艇配备了大量的降落伞,能够保障在飞艇发生意外时,给予飞艇上的成员更大的生存概率。 同时,阿瑟所乘坐的飞艇周围,还有十多架武装飞艇进行护航。这些飞艇也搭载了上百名侍卫,负责在陆地和天空上保护阿瑟的安全。 如果不是飞机暂时不能暴露,阿瑟甚至都打算调用几架战斗机来为自己护航。 阿瑟对于自己的生命安全还是很看重的,现实可不会像电视剧那样,就算阿瑟不重视,澳大拉西亚的政府官员也绝对不会允许阿瑟出行不带100人以上的侍卫。 阿瑟的人身安全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象征着国家和政府的稳定。 阿瑟和澳大拉西亚目前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澳大拉西亚的政府官员自然十分重视阿瑟的安全。 虽然乘坐了速度快很多的飞艇,但抵达圣彼得堡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后的2月18日了。 此时相距会议召开还有三天的时间,阿瑟一行人在尼古拉二世的安排下住宿在一处皇家庄园,并且享受为数不多的休闲时光。 差不多在当天,法国人的外交团队也顺利的抵达了圣彼得堡。 至于法国人为什么比英国人略快的原因,那就得问大张旗鼓前来圣彼得堡的乔治五世了。 协约国四大列强对于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澳大拉西亚国王阿瑟,沙皇尼古拉二世三位帝王和法国总统,还有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外交大臣爱德华,俄国国防部长,外交部长,澳大拉西亚国务大臣罗杰,国防大臣劳尔等。 至于俄国,因为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圣彼得堡,因此俄国算得上是全民上阵,需要哪个部长,就调来哪个部长。 在四个国家官员们互相进行友好交流之后,1914年2月21日,协约国会议正式召开。 因为澳大拉西亚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协约国会议,因此,在会议一开始,四大列强强调了四国协约的重要性,重申了英国,法国,俄国和澳大拉西亚之间的联盟关系。 四大列强彼此比较看重的,也就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盟约。 这次会议的进度很快,仅仅是第一天的时间,就迅速地建立起了四国联盟,重申了四大列强各自需要承担的军事责任。 首先,一直有些游离在外的英国人承担了更多的军事责任。任何一个协约国成员遭受来自敌人的攻击,协约国四大列强,应该同时和敌人进入战争状态。 这条约定直接杜绝了英国人成为搅屎棍的可能,英国人必须坚定地站在协约国身后,坚定并且有效地履行和其他三大列强之间的盟约,协约国才会维持下去。 具体的条约为,四大列强中任何一方遭到来自另一国家的无端攻击,包括但不限于边境挑衅,偷袭,制造危机等,其他三大列强必须立即站在被挑衅的国家身后,并且在协商之后,采取共同行动,维护世界的和平。 以协约国目前的强大来看,这份条约只是单纯的针对德国和其身后的同盟国。 除了同盟国之外,哪怕是美国,都没有任何胆量对于协约国任何一个国家发起进攻。 除了这条军事责任的要求之外,四大列强还签订了《海军要务声明》,来约定四国之间海军各自的任务。 这份声明只局限于战争时期,英国承担法国大西洋沿岸地区的防卫,法国承担英国人在地中海殖民地沿岸的防卫。 俄国人加入对于德国公海舰队的包围,澳大拉西亚则派出至少四艘主力战舰,帮助大英帝国在印度洋区域进行巡逻。 同时,如果战争爆发,法国的地中海舰队将和俄国的黑海舰队一起,迅速控制整个地中海。 为了以防万一,英国在大西洋沿岸的部分舰队,以及澳大拉西亚在印度洋地区巡逻的舰队,都要在协商后采取联合行动,第一时间封锁整个地中海,特别是奥特朗托海峡,阻止意大利海军和奥匈帝国海军的汇合。 澳大拉西亚在海军义务中承担的最少,其实也是因为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到目前为止也只拥有五艘主力战舰。 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就算海军在战争中的损伤比较大,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能够接受。 反正满打满算也就三艘无畏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就算全部击沉了,阿瑟也只是心痛而已。 不只是海军,在陆军方面,各国应该承担的义务也有了初步的划分。 英国和俄国负责合力解决德国公海舰队,并且英国需要派遣陆军支援法国,帮助法国守住防线。 而法国人需要承担德国在西线的攻势,这里将聚集德国大量的主力部队。除此之外,地中海航线也是法国人的任务,俄国黑海舰队,澳大拉西亚部分舰队可以进行辅助。 俄国人的主要目标是对付仇敌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当然,在德国东部开辟战场,迫使德国人双线作战也是很有必要的。 鉴于俄国陆军兵源充足但武器装备不足的问题,英法澳三国接连承诺,在战争中会向俄国提供价格较低的武器装备支援。 到时候如果俄国西线支援被切断,澳大拉西亚将从远东向俄国运输大量的武器装备。 而澳大拉西亚的任务,一来,派遣至少30万的作战部队,支援法国。 第二,澳大拉西亚的海军除了保留一定规模的守备力量之外,其他的全部出动,配合英,法,俄三国海军的调动。 其三,鉴于澳大拉西亚还算不错的军工行业,澳大拉西亚将负责向俄国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并且售价不能太高。 如果英法两国缺少武器装备,也可以向澳大拉西亚进行购买。 初步的作战任务划分基本就是这样,是四国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初步决定的。 其实划不划分,战争爆发后的局势都是这样。地理位置决定了各国的战争方针,澳大拉西亚也不可能去和德国海军大决战不是吗? 要说在作战任务初步划分中任务最重的,可能就是法国人了。 根据作战任务的划分来看,战争初期,法国人要抵抗来自德国和意大利两个列强的联合进攻,海军还要对抗意大利和奥匈帝国。 虽然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并没有那么强,但法国也打不过德国啊! 好消息是,陆军方面,法国人有着来自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支援。 根据双方的约定,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支援的部队数量,大约会在60万人左右。 再加上法国自己的士兵,战争爆发后,凑个两三百万完全没问题。 海军方面,封锁地中海看起来很困难,但有着来自英国,俄国黑海舰队和澳大拉西亚舰队的支援,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如果战争真的按照作战计划这样来发展,对于协约国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协约国的作战计划除了消耗之外没有任何毛病,而协约国基本都家大业大,也不怕那一丁点的消耗。 对于战争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商谈的就不是那么顺利了。最终,是阿瑟提出,根据四大列强在战争中损失和付出来进行分配,才取得了法俄两国的同意,英国人最终也点了点头。 法俄两国同意其实很正常。法国人在作战分配中的任务最重,他们在战争中的付出绝对不小。 而俄国人,啥优点没有,就是人多。如果比损失的话,俄国人还真的不怕谁。 如果能死伤数百万农夫换来俄国在战后的巨大利益,俄国政府和高层举双手双脚赞同。 至于大英帝国,法俄都同意了,英国人也自然不可能一直拖着。 更何况,英国人在海军方面也有着信心。能够击败德国的公海舰队,再派遣陆军获得一定的战果,英国也有可能成为付出最大的国家。 而提出这样利益分配的阿瑟,其实也是赞同这样的利益分配方式的。 不管怎么样,澳大拉西亚作为协约国四大列强之一,利益分配至少也是战后的世界第四。 哪怕意大利这样的列强临阵倒戈,其作用和战后的地位也绝对比不上澳大拉西亚。 更何况,俄国能不能安然无恙的存活到一战后都是个问题。如果俄国在一战中分裂,那么澳大拉西亚在战后又少一个竞争对手,利益分配也将来到世界第三。 世界第三的利益分配,阿瑟已经十分满意了。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澳大拉西亚并没有和英法进行竞争的实力,哪怕是经过一战削弱之后的英法。 要是能凭借着在战后的利益分配,让澳大拉西亚走上世界前五列强甚至前四列强,澳大拉西亚才算拥有更大的底气,来谋求更大的地位和利益。 别的不说,在战争胜利之后,澳大拉西亚就直接成为继英,法,俄,美之后的世界第五列强。 按照历史上来看,协约国特别是法国对于德国的剥削很残酷,这也让德国的军事实力遭受了重大的限制。 如果能够借着这样的机会,吸纳德国很多的工厂设备和专家人才,吸收德国一部分的工业实力和底蕴的话,澳大拉西亚才算是有了和美国掰腕子的底蕴。 不要小看现在的美国,虽然军事实力是那么的丑陋,但工业和经济方面来说,也勉强算得上是美丽了。 至少比除了重工业之外工业实力没那么强大的澳大拉西亚来说,美国人的工业实力还是强很多的。 当然,如果单论军事实力的话,目前的美国早已经不是澳大拉西亚的对手。 如果澳大拉西亚和美国接壤,目前澳大拉西亚所掌握的军事科技来看,消灭美国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了,现在利益分配的相关约定,差不多只是一个草案而已。 等到战争真正结束之后,不仅要根据各国实际出力的程度来进行分配,同样也要看能从同盟国身上割多少肉。 不过,四大列强经过几天的商谈之后,也算是达成了一些原则上的约定。 英国人在战争胜利后将获得德国海军的所有战利品,并且会获得同盟国所有殖民地中最大的一份。 为了给其他几个国家进行补偿,法国人将被允许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并且就近从德国和意大利的领土获得一些补偿。 而俄国方面,奥属波兰,德属波兰,以及英国正式放弃和岛国的盟约。 至于最后的澳大拉西亚,被允许全面接收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且澳大拉西亚在东南亚的扩张,协约国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东南亚地区指的是荷属东印度。至于更北部大英帝国的领地和东南亚半岛,以及十分重要的马六甲海峡,但是还不是目前的澳大拉西亚能够染指的。 当然,为了表示对于澳大拉西亚的支持,经过阿瑟的周旋,协约国同意了澳大拉西亚在战后接收德国一部分工厂和人才的要求。 这些德国人在战后对于英,法,俄的态度可想而知,英法俄也没有兴趣接收这些德国专家人才。 这些原则上的划分,也基本包含着各国比较重要的核心利益。 虽然大英帝国获得了德国战后的全部海军最大的一份殖民地,给予其他三个国家的补偿,也勉强能够让三大列强满意。 至于澳大拉西亚,对于非洲殖民地并没有兴趣,因此,对荷属东印度扩张的许可,以及接收德国工厂和人才的机会,要比非洲殖民地重要的多。 除了这些核心利益之外的,比如赔款,财产割让和一些重要的土地割让,转让以及对于同盟国其他条约的限制,要看战争后的具体情况来定制了。 在核心的利益上确定了就行,只要能够尊重各国所声张的核心利益,协约国就得以维持下去,而不是在战争还没有爆发之前,因为内部的利益划分导致诞生矛盾。 除了这些之外,协约国内部还达成了一个和欧洲没有太大关系的条约,即英,法,俄,澳《太平洋条约》。 条约规定,俄国拥有在太平洋西北部的霸权,澳大拉西亚拥有在太平洋西南和南部的霸权。 协约国四大列强尊重俄澳两国的霸权,英法则在太平洋享用特殊地位。 除了尊重协约国两大国家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之外,太平洋条约还规定,如果有非协约国国家在太平洋地区伸张利益,视为对协约国的挑衅。 协约国整体应当对被挑衅国家给予援助,必要时应当派遣军队进行援助。 如果说之前的约定针对的是同盟国,那么这份约定就简明了当地针对美国。 太平洋地区对于俄国和澳大拉西亚的霸权能够造成威胁,只有同为列强,并且位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了。 虽然在战后,英法大概率不会直接对美国出兵,但这份条约作为对美国的威慑也完全足够。 在协约国不破裂的情况下,阿瑟也能凭借着这份太平洋条约,从其他盟友那获取更多的援助,来获得更多的实力和美国进行对抗。 五千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来晚的更新,多一千字补偿大家,求支持,求月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