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 第182章 收购和黄

第182章 收购和黄(1 / 1)

 推荐阅读: 从转生女仆骑士开始 和亲侯的崛起 什么叫超级反派啊 路明非和十七岁 核武大帝 网游之剑噬苍穹 大婚当天被抄家?我搬空侯府手撕赘婿 拥有学习面板的神豪 江稚沈律言 无敌小相师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182章收购和黄 尖沙咀,美丽华酒店。 “不得不说,沈弼对李超人的这笔投资十分大胆,也必然收获丰厚。” 房间里,结束了一天的行程之后,赵文牧瘫坐在沙发里,跟赵静闲说着李超人将会吞下和黄的事情。 只不过,他把这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当做自己的预测给赵静讲了出来。 “和记黄埔资产超过60多亿,长江实业只有7亿,李超人真的可以吞下对方吗?” 赵静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和黄集团,顾名思义,实际有两大组成部分,和记洋行和黄埔船坞。 它是此时香江十大财阀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记洋行是港岛第二大洋行,主营印度棉花、英产棉毛织品、内地茶叶进出口贸易和本港零售业。 黄埔船坞与太古船坞、海军船坞并称为香江三大船坞,有着建造、维修万吨级船舶的能力,并且经营码头仓储业。 二战之后,和记洋行落入本港四大英资家族之一的祈德尊家族之手。 祈德尊掐准了本港人多地少、地产必旺的产业大趋势,关闭了九龙半岛东侧的码头船坞,将修船业务迁往青衣岛,并将其他仓场码头统统转移到葵涌。 这样一来,腾挪出大量地皮。 且大多位于黄金地段。 于是接下来,祁德尊大修土木,着重发展地产业务。 他的胃口很大,在短时间内吞并了360多家企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位于海外。 时人评价他有着“钢牙锐齿”、“食欲旺盛”,说的就是他的大肆扩张、四处开花。 然而他胃口虽好,却是消化不良。 收购的大量公司表现不佳,长期需要输血维生,才能勉强维持生存。 好在那些年间,香江股市十分火爆,祁德尊从股市赚到了大笔金钱,得以暂时填补了这庞大的财务负担。 然而好运气总有到头那天。 1973年香江股灾,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石油危机,继而香江地产大滑坡。 一连串的打击,精准落在和记集团心头。 本就负担过重的和记彻底崩盘。 在这时,白骑士汇丰银行登场救援。 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获得和记33.65%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 同时将黄埔公司剥离出和记集团。 1977年9月,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但是因为集团之前亏空太大,即便有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韦理主持业务,也未能让它重拾往日荣光。 “汇丰银行有很大的意愿将和黄剥离出去,相信沈弼要价不会太高。” 赵文牧亲亲赵静额头,接着说道: “香江公司法有规定,银行不可以从事非金融业务。债权银行,可以临时性地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企业。” “和黄目前就是这种状况,一旦它经营恢复正常,汇丰就必须把它的控制权交出来。” 和黄目前虽然盈利能力一般,但已经称得上正常经营。 所以,汇丰有意愿将和黄控制权转让出去。 “但是汇丰也心有不甘,和黄资产优秀,只是经营不佳。只要经营好了,它的价值要远远超过现在。所以汇丰出售和黄的意图不是售股套利,而是希望交出控制权以后,和黄能够经营良好。” “这样汇丰手里剩余的股权,才能够实现最大的价值。” 汇丰这个算盘打得确实不错,将和黄交到李超人手中。汇丰不仅摆脱了这个包袱,避免了法律风险;还可以保留的大量和黄优先股,待李超人“救活”和黄后,还会为汇丰带来大笔红利。 所以汇丰的诉求其实只有一个: 接盘人可以把和黄经营的很好。 无疑,李超人是个极佳的选择。 何况还有荣仁一出面做保。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久之后,李超人就跟汇丰达成了协议。 李超人以每股7块多的价格吃下9000万股和黄股份,持股比例20%,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接着他顺利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江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 荣仁一都没有这等殊荣。 因为荣仁一只是吃下了九龙仓,而九龙仓只是怡和洋行的一只胳膊。 汇丰出让给李超人的和黄股票价格只有市价的一半左右,而且同意他暂付20%的现金。 其余资金可以分期付款。 条件不可谓不优厚! 当然了,汇丰当初的投资成本大概只有1块多,实际获利仍然十分丰厚。 而在这之后,李超人经营之下的和黄蒸蒸日上,在其后短短数年时间里,和黄盈利增长十余倍,汇丰更是获得了极大利益。 李超人,真正成为了沈弼的荣仁一。 荣、离两位大佬双双入主英资大企业,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漂亮国《新闻周刊》在一篇新闻述评中说:“李超人成为和记黄埔主席,这是华人出任香江一间大贸易行的第一位,正如香江的投资者所说,他不会是惟一的一个。” 英国《泰晤士报》分析道:“这使得香江的英资公司感到紧张。” “二战以来,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华人的经济势力增长很快。有强大的中国做靠山,这些华商新贵们如虎添翼,他们才敢公然在商场与英商较量,以获取原属于英商的经济利益,这使得香江的英商分外不安。英商莫不感叹世道的变化。” 这篇文章,试图将华商的成功归结于时代背景的发展变迁,却并不反思英商为何渐渐没落,处处透漏着“大英帝国”的傲慢与偏见。 然而不管他们承认与否、乐意与否,时代的大势浩荡向前、不可阻挡。 香江华商的崛起已经是大势所趋。 而内地的飞速发展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又或者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作为时代中的普通人,最重要的就是,顺应时代发展,顺势而为。 携手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外面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赵静喃喃道: “真美呀!” “是啊,真美。” 赵静挠挠他的手心。 风缓缓吹来,夜轻轻低喃。 此间一片繁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