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将星璀璨,三大军团再起航! 唐景的召唤还在继续。 先是五张C级人才召唤卡牌,全部被他用于召唤武将。 唐景可没有忘记,城卫军团、凤翔军团以及飞熊军团,自军团统领以下,十四名师帅,七十多名旅帅,全部都由来自尊龙国的玩家将领担任。 而在战争告一段落之后,这些将领中的大部分将返回尊龙国。 届时。 三大军团便会出现严重的武将短期危机。 自然要在第一时间补上。 另一方面,因着崇贤馆的存在,长安已经解决了文官短期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为了召唤文官,而浪费珍贵的卡牌。 哪怕是C级卡牌。 “召唤!” “王贲!” “章邯!” “鱼俱罗!” “李秀成!” “陈玉成!” “见过大人!” “好好好!” 唐景第一时间查看五人资料,对一些将领,他也不太熟悉。 ……… 王贲、章邯,皆为秦国将领。 秦二世元年九月,以陈胜为首的起义军反抗秦朝。 章邯受命统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大军,屡战屡胜 又陆续攻灭楚军田臧、李归、邓说、伍徐等部,直逼楚国首都陈县,杀柱国蔡赐、将领张贺。 迫楚王陈胜遁走。 其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齐王田儋、魏王魏咎、楚武信君项梁,移师渡河进攻赵国,在巨鹿包围赵王赵歇。 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在漳水、汙水一带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 随项羽入关,被封为雍王。 汉元年八月,汉王刘邦还定三秦,章邯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城,被汉军围困。 后城破自杀。 ……… 王贲,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之子,秦灭六国主要将领。 秦王政二十一年,王贲率部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 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 公元前222年,王贲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 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 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 公元前219年,随秦始皇东巡,其后事迹不详。 ……… 鱼俱罗,隋朝名将。 身高八尺,膂力过人,目有重瞳,声气洪亮。 二十岁加入禁卫军,迁大都督。 开皇九年,随从晋王杨广灭亡陈朝,授开府。 开皇十年,随平沈玄懀、高智慧的叛乱,授上开府、叠州总管。 封高唐县公。 因母丧离职,归家守孝。行至扶风郡,遇见杨素军队,夺情报国,随军攻打突厥,拜柱国、丰州总管,令突厥心怀畏惧,不再塞上牧马。 因其弟鱼赞犯事自杀,迁赵郡太守。 后又携带特产给权贵,被御史弹劾而除名。不久,越巂郡飞山蛮作乱,朝廷重新起用鱼俱罗平定叛乱。 后又参与攻打高句丽和镇压刘元进起义。 因着鱼俱罗“相表异人,目有重瞳”,有帝王之像,遭到隋炀帝杨广的猜忌。大业九年,梁敬真弹劾鱼俱罗打败仗,隋炀帝遂将鱼俱罗斩首于市。 可谓是死的太冤枉! ……… 李秀成、陈玉成,皆为太平天国时期将领。 陈玉成十四岁作为童子兵参加太平军,充当罗大纲之卫兵,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任左四军正典圣粮。 太平天国甲寅四年,在二克武昌之役中一战成名,升为殿右三十检点。 其后陈玉成转战湘、鄂、赣、皖、豫、苏、浙各地,在浦口、三河、丹阳等战役中取得大捷,参与两破江北、江南大营之役,解除天京之围。 期间因战功卓著,受封“英王”。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秋,奉命攻荆楚以救安庆,翌年在安庆外围与清军激战,但安庆最终陷落,退守庐州。 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四月,庐州失守,陈玉成突围后受苗沛霖之蒙骗,北上寿州与苗沛霖会合,反被苗沛霖擒获交给清军。 在押解京师的过程中,清廷下令就地正法,被凌迟处死。 ……… 李秀成则出身贫苦,幼时种地耕山,帮工就食,曾随舅父读书。 辛开元年参加太平军后,随太平军转战至天京,历任右四军帅、后殿右二十指挥、二十二检点等职。 天京事变后,晋升为地官正丞相、合天侯。 翼王石达开出走后,封副掌率、合天义,与又正掌率陈玉成等同主军政。 在太平天国统治的中后期,李秀成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一破江北江南大营、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胜利。 同时抗击英法侵略,击毙常胜军指挥者华尔、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 中兴太平天国。 因其功勋卓著被封为忠王,称“万古忠义”。 甲子十四年,湘军攻陷天京,李秀成扶幼天王出逃,不久被俘。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后,于天京从容就义,年仅四十二岁。 ……… 一一见过之后,唐景继续使用六张B级人才召唤卡牌。 “召唤!” “李牧!” “蒙恬!” “周亚夫!” “苏定方!” “陈庆之!” “狄青!” “见过大人!” 这一次出现的六名武将,就更是星光璀璨。 ……… 李牧,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封号。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李牧兵权。 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在一系列的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华夏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 蒙恬,秦朝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 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 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宠信。 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第一勇士”。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 秦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导致蒙恬吞药自杀。 ……… 周亚夫,西汉名将,太尉周勃次子。 汉文帝时,任河内守,封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任将军,驻军细柳营,防备匈奴。 治军严谨,迁中尉。 文帝临死时嘱咐太子,如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及汉景帝即位,为车骑将军。景帝前元三年,以太尉身份率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五年后,迁丞相。 后因谏废栗太子刘荣等诸事触犯景帝,梁孝王又数言其短,致遭猜忌。 后元元年,其子被人告发盗买官器。因受牵连,召诣廷尉,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 苏定方,唐朝初年名将。 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 隋朝大业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 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显庆二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 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此后。 苏定方历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 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乾封二年去世,年七十六。 ……… 陈庆之,南朝梁名将。 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起家奉朝请。 普通六年出任武威将军,迎接元法僧归附,迁宣猛将军。 大通元年,联合曹仲宗、韦放会攻打北魏涡阳,迫使涡阳城主王纬出降。 大通二年加号飙勇将军,奉命护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颢北还。次年,击败拥兵七万、筑垒九座的魏将丘大千。 在考城击败拥兵两万的魏将元晖业。 五月,连拔荥阳、虎牢二城,长驱直入,护送元颢到洛阳。 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所向无前。 后来北魏重兵回师洛阳,元颢的十万大军惨败,陈庆之的梁军也随之而败。最终,陈庆之只身潜返江南。 中大通二年出任司州刺史,参加悬瓠之战,击败北魏颍州刺史娄起;楚城之战,破东魏孙腾等人。 大同元年与东魏尧雄交战两次,皆失利而还。 大同二年破东魏侯景,进号仁威将军。 大同五年十月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为“武”。 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不善骑马,善抚军士,富有胆略,善于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 狄青,北宋时期名将。 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 皇祐五年领兵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 此后历任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迁升枢密使。 后受到文官集团排挤,于嘉祐元年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出知陈州。 嘉祐二年三月,狄青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九岁。 获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 唐景跟诸位将领一一见过之后,杜如晦、秦霜也刚好到了。 自是又一番寒暄。 这其中,像白起、李牧这等绝世名将,那更是受到最为热烈的欢迎,不管是王贲、蒙恬、章邯等秦朝将领,还是周亚夫、狄青等。 很多将领都视白起为偶像来着。 妥妥的顶流! 互相寒暄过后,唐景让许褚领着一干新来的将领,先熟悉一下领地情况,只单独留下白起议事。 会议开始。 照例由秦霜通报战况。 “城卫、凤翔、飞熊三大军团,此一轮作战,累计杀敌三万余人,攻克奥德郡、乔克托郡、棕榈郡、卡那郡以及顽石郡。” “超额完成之前预设的作战目标。” “战争期间,三大军团累计伤亡五万余人。其中,被联军伏击的飞熊军团,伤亡最为惨重,造成战斗减员超过三万人。” 这是第一次。 长安大军的伤亡数量,高于敌军的伤亡。 由此可见,道格拉斯发起的伏击战,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只是未尽全功罢了。 而倘若不是唐景决策果断,提前派出近卫军团步兵第一师赶往增援,那飞熊军团的伤亡,起码要在此基础上再翻一倍。 可见也是吃了“轻敌”的亏。 “战争结束,有多少将领愿意入籍长安,留在三大军团任职?”唐景问。 虽然之前定的实习期是一个月,但一场大战结束,那些原本就是来历练的玩家将领,怕是一部分要返回尊龙国了。 恰逢长安又获得一批原住民武将,也就没必要挽留。 “陈扬、任宇、徐军、唐海峰四名师帅,决定入籍长安。此外还有二十二名旅帅也愿意留下,继续在三大军团效力。” 愿意留下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这已经不错了。 “还有,之前率部轻敌冒进的玩家武将,都主动提交了辞呈。”秦霜补充。 她大抵以为。 唐景追问有哪些玩家将领愿意入籍长安,也有事后追责的意味。 这本也无可厚非。 “不不不,跟这个无关。” 唐景却是摆手,“轻敌冒进,作战不利,按照军务署条例,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到也不用一棍子打到底,直接就不给将功赎罪的机会。” “你去跟这些将领说,愿意留下的,长安仍旧欢迎。” 这点格局他还是有的。 “好的!” 秦霜嘴角也露出一丝笑意。 “军务署,再谈谈此轮军队整编情况吧。” 听完秦霜汇报,唐景却是拿目光看向军务署长杜如晦。 “好!” 熟悉情况之后,杜如晦这位新任军务署长,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此轮战罢,有两种整编方案。” “其一,就是从伤亡相对较小的凤翔军团,划拨部分兵员,以补充飞熊军团的战损,大致平衡三大军团规模。” 三大军团本来就是超编,就算是有战损,其实仍旧是“冗员”。 并不需要征召新兵。 “那第二种方案呢?”唐景好奇问。 “第二种方案,就是借着此次军队整编的契机,将三大军团麾下第12至25师,全部压缩整编为标准步兵师。” “裁撤下来的兵员,全部整编为地方守备部队。” 三大军团,不包括长安守备师(第11师)在内,最早有四十万兵员,战争结束之后,仍旧保有近三十五万兵员。 而按照标准编制,实际只需要二十八万人左右。 仍旧还有近七万兵员的冗余。 “我的建议是,在县城组建设立城防营,在郡城组建设立城卫旅。如此,一个郡就将配置七千到八千人的地方守备部队。” 哪怕是抛开长安郡。 剩下七个郡,也足可消化五万余兵员。 “整编之后,剩下的两万兵员,可以暂时编入长安守备师。” 杜如晦补充说道。 长安守备师肩负万年区的守备任务,确实也有必要增兵。 哪怕是有一些冗余,后续也可以用于补充前线战损,或者是将部分战士划入水师,以扩编水师规模。 “可以。” 见杜如晦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唐景就很欣慰,“就按第二种方案来。” “好!” 杜如晦也是倾向于第二种方案的。 接下来。 就是最为关键的武将调整。 在这件事上,杜如晦虽然比前任秦霜更具话语权,但也仅限于提出旅帅的建议人选,师帅任命,还是由唐景乾坤独断。 唐景也没客气,当即宣布了一系列的将领调整。 “任命白起为骠骑将军,统帅领地所有军队,协调指挥前线作战。” 一上来。 唐景就祭出一招大杀器,由杀神白起,代替他指挥领地所有军队。 当然。 为了避免后续升无可升的尴尬,他也是留有余地的。 骠骑将军虽然已经威名赫赫,再往上,却是还有大将军、上将军,并没有真的就一步到位,位极人臣。 那样不好。 “谢大人信任!” 白起从容不迫,杜如晦、秦霜也是没有任何异议。 可谓是实至名归。 “任命李牧为近卫军团统领。”唐景继续宣读任命。 又是一重磅人事。 近卫军团统领之前是由唐景兼任,现在也是顺势卸任。 转而由李牧担任。 “任命李元霸为近卫军团骑兵第二师师帅,副统领白川不再兼任。” 李元霸虽然是A级人才,但只适合冲锋陷阵,近卫军团骑兵第二师,称得上是蓝星最为精锐的重装骑兵师。 勉强也配得上李元霸的实力。 “任命陈庆之为城卫军团副统领,兼第12师师帅。” “任命王贲为第13师师帅。” “任命陈扬为第14师师帅。” “任命任宇为第15师师帅。” ……… “任命苏定方为凤翔军团副统领,兼第16师师帅。” “任命周亚夫为凤翔军团副统领,兼第17师师帅。” “任命鱼俱罗为第18师师帅。” “任命李秀成为第19师师帅。” “任命徐军为第20师师帅。” ……… “任命蒙恬为飞熊军团副统领,兼第21师师帅。” “任命狄青为飞熊军团副统领,兼第22师师帅。” “任命章邯为第23师师帅。” “任命陈玉成为第24师师帅。” “任命唐海峰为第25师师帅。” ……… 新召唤出来的武将,正好填补了十名玩家武将“退出”的空缺。 堪称完美! 而除李牧之外,陈庆之、苏定方、周亚夫、蒙恬以及狄青五名B级武将,都是足以担当军团统领的存在。 任命为军团副统领,显然也是一种过渡安排。 等到长安后续扩军,组建新的军团,陈庆之、苏定方、周亚夫、蒙恬以及狄青五将,就是军团统领的当然人选。 现在的问题是—— 凤翔军团、飞熊军团都拥有一名统领,两名副统领。 难免显得拥挤了些。 最合理的安排,应该是在龙骧军团、天策军团也安排一名副统领。 只是,考虑到龙骧军团、天策军团还在北落山脉作战,不宜轻易调整前线将领,唐景也只能是做这么一种临时安排。 等到北落山脉战事结束,再做一个微调。 基本就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