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重回八八,为了躺平肝技能 > 第131章 收获 训练

第131章 收获 训练(1 / 1)

 推荐阅读: 从猎魔人到帝国之主 有染 重生年代,女配又被收拾了 大明测字天师 死亡巫师日记 人在诸天穿梭,扮演无限角色 重生复仇,我嫁给了爹爹的新姨娘 帝御八荒 人生扮演游戏 开局满级三分,纳什跪求顶薪续约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131章收获训练 这是个万物丰收的季节。 路边的高粱已经举着紫红色的果实,正在向路人炫耀。 也有一些谦逊的,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下面那段细细的高粱杆,在风中轻轻摇曳着。 旁边还有玉米地,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这样大片大片的青纱帐。 走在青纱帐中间的小路上,闻着田野里传来的气息,感受着,实在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 只是走着走着,燕长青就闻到了一股子蒸酒的味道,呸! 自己的,算了,不骂了! …… 燕长青在酒厂学校来回走了两趟,就迎来了秋忙假。 没办法,秋忙假不是看日期,而是看农作物成熟的时间。暑假大长假刚结束,开学不到一周就又放小长假,也是件……挺让人高兴的事儿。 反正大部分学生们是挺高兴的。 熊孩子们早忍不住了,放学路上就开始祸害一切视线之内的东西,挖个红薯水沟里洗一洗边走边啃,弄一根那些玉米棒子长不大的玉米甜杆当甘蔗吃。 更有些家伙,都开始烧毛豆烤红薯吃了。 等到火一熄灭拿着半生不熟的红薯,在草木灰里捡烧熟的黄豆,吃得脸颊上都是黑乎乎的。 只要有足够多的熊孩子们,所过之处,连蝗虫都退避三舍,不然被抓到就免不了火上走一遭,肚子里转一圈。 燕长青逮着一群熊孩子,使劲拍照,特别是几个小丫头们,一个个脸上黑乎乎地,满脸幸福的傻笑。 熊孩子们就不拍,拍他们遛鸟的照片都不知道多少了,不需要这个。 拍完照之后就招呼二娃几个准备去表演的孩子,算着时间打算等周末再去市里走一遭——城市里的孩子没这个秋忙假的,更别说还是职工子弟学校。 …… 这一次去市里,大家都比较有礼貌。 上次回来的时候,祝晓斌从家里拿了不少玩具零食给大家当礼物,所以几个家伙这次都提前准备了自己的礼物。 小志三个人准备的是大螃蟹,真的挺大,最大的比二娃的巴掌都大,背上的壳看着都有点凹凸不平,颜色也比其他的螃蟹壳颜色重。 这是三个熊孩子昨天在河里忙碌一下午的收获,摸回来后放在了水上,今天早上才装起来,还都是活着的,可谓是礼轻情意重。 现在当地还不流行吃螃蟹,这玩意儿没人吃,所以说礼有点轻。如果放以后螃蟹价格起来,这两网兜张牙舞爪的螃蟹,得算是贵重礼品了。 铁蛋准备的是家里的红薯和玉米,不是随便拿的,红薯是他精心准备的红心红薯——目前农村种的红心红薯很少,大部分是里面全白色的那种,吃起来有点干,但是产量很高。 玉米是他老妈让带的,说带礼物带点不值钱的红薯不够诚意,给装了半袋子新玉米,这家伙扛都扛不动。 二娃准备的是……臭蛐蛐。 现在他正苦着脸发呆,望着手里的玻璃罐子,很是惆怅。 原本大家捉蛐蛐都是用狗尾巴草串起来的,但是现在家庭富裕了,农村娃吃得起罐头了。 曾经的罐头瓶子是宝贝,当盐罐,放咸菜,有着各种用途,哪怕用不着也可以留着卖废品。不过现在,东西多了就不那么珍惜,孩子们想要就让他们拿着玩。 二娃准备带礼物,就拿着自己珍藏的罐头瓶子,昨天下午逮了半天的蛐蛐,要今天带去送给朋友的。 结果燕长青看他兴冲冲地抱着罐子跑过来,再看看那盖得紧紧的罐头盖子,忍不住提醒了他一句:“你那里面的蛐蛐不会都憋死吧?” 二娃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赶快打开…… 岂止是死了,还都发臭了呢! 拖拉机都发动了,大家都等着出发,燕长青也没办法,只好安慰他:“我带的酒多,这算是咱们俩的礼物。” 二娃撇着嘴,难过的很:“小斌又不喝酒。” 小志安慰他:“要不我们把螃蟹借你几个,等你回来了再抓来还我们。” 这个主意好像不错? 二娃思来想去,暂时又没别的办法,点头答应了。 燕长青看着那些张牙舞爪的螃蟹,想了一下,好像自己还不知道祝晓斌的老妈是哪里人,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吃过螃蟹…… …… 拖拉机到市场上,换成了一辆小货车,继续送他们几个去市里。 到了之后,燕长青在招待所开了房间,把东西先放里面,带着几个孩子逛街去了。 几个孩子都没在市里玩过,上次来一直在学校,现在终于能出来看看,一个个都特别兴奋。 其实现在的西阳市根本没多少看的地方,文化古迹别指望几个熊孩子会喜欢,街上转了一圈,除了对比村里更多的高楼感兴趣,其他的纯粹是看热闹,毕竟这里人多。 至于说街道上的车辆,二娃的发言就很有代表性:“城里开的车还没咱们村里的车大,里面都装不了几个人。” 大才是硬道理。 燕长青干脆带他们去看火车。 果然,亲眼见到火车,和在电视上看到的感觉完全不同。 特别是站在高高的铁路桥上,看着下边如同一条长龙一样的火车,远远的拉响了汽笛,然后轰隆轰隆地开过去,让一群孩子都觉得很震撼。 震撼归震撼,该吃饭还要吃饭,今天下馆子。 一群小孩儿来下馆子,老板扭着头看了又看,面都扯上了,没忍住:“孩子们,伱们家大人呢?在这儿吃饭要给钱的?” 燕长青拿出工作证和钱:“我们有钱,老板你赶紧点,我们吃完还有事呢!” 老板有点迷糊,不过有钱就行,就算孩子是偷家里的钱也不怕,一看几个孩子就是家里不差一碗面钱的人,哪怕家长找来了也会给钱的。 别看几个小鬼都愣头愣脑的,但是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平时在村里满地打滚弄得看不出颜色的衣服,洗洗一看,都是城里正流行的。 农村大老粗们有点钱也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只知道遇到适合自家娃的东西,觉得能用就带回来。觉得只要给他们买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就是尽了做父母的责任。 幸好村里还是比较封闭的,这些熊孩子就算穿一身龙袍,接受的还是传统的农村教育,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也没机会学坏。 …… 吃过饭回到宾馆,几个人也不午休,叽叽喳喳地聊得可起劲。 然后等时间差不多了,提上礼物,去祝主任家。 祝晓斌的老妈看到螃蟹礼物的时候,燕长青总觉得她现在的表情似曾相识。 仔细回忆,是了,上次祝晓斌从村里回来的时候,她惊讶地喊乖乖的那一刻。 那时候的表情,和现在看螃蟹的表情,很有相似之处。 燕长青只好提醒她:“这个处理起来很简单的,直接蒸或者煮熟了就行,再弄点调料蘸着吃。” 其实他觉得烤熟的更好,那样连蟹爪都变得焦脆可口——最好还是烧砖的窑洞里,放在封砖的泥墙上,烤的最透。 不过看着人家小心翼翼地拎着网兜的模样,燕长青自觉放弃了提更多的建议。 祝晓斌开心的很,其实在村里的时候,他是不太敢摸螃蟹的——因为摸螃蟹就是找河岸水边处的黑乎乎的小洞口,根本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所以才叫摸螃蟹。 里面可能是螃蟹,也可能是老鼠或者蛇啊! 但是现在在家,他表现得挺勇敢,主动接过了老妈手里的螃蟹,提着送到了厨房,叮叮当当一阵子还有接水的声音,看来是把螃蟹放水里了。 …… 简单和祝主任聊了几句,一群孩子就直接去了体育馆。 祝晓斌给了燕长青一个惊喜,上次他筛选的太厉害,临走的时候只剩下了八个学生,没想到现在居然又多了四五个。 总算是有选择的余地了。 祝晓斌也挺高兴,给燕长青解释:“原来那几个人走了两个,然后又来了几个……” 新来的这些有的也不是新人,是那三天没坚持下去的,特别是最后一天不来的,知道自己不去了,人家那边表演的很精彩,于是又动心了。 有的是当时胳膊酸疼了,觉得太吃苦,结果回去胳膊好了又开始后悔,看到祝晓斌带着几个人,天天课余时间跑体育馆,纠结了一番就又来了。 新来的也有,反正就这几个人,来源还挺复杂。 不过怎么来的也无所谓,重要的来了就行。 燕长青觉得还行,好歹这几天他们每天课余时间练习,比当初的场景好多了。 这些学生只有周末可以练,时间不多,那就闲话少叙,直接开练吧! …… 其实两帮人在一起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子弟学校的除了祝晓斌,其他都是新手。 燕长青想来想去,估计到时候表演还得分开来。 单位的节目表演根本没什么要求,只要表演的好看,大家开心就行。 那个跳舞蹈的小姑娘也还在呢,燕长青就给她设计了带舞蹈的动作,看起来比较赏心悦目的。 估计也就一二年级的小姑娘,拿着棍子随便表演几下,再来两声脆生生的嘿嘿哈哈,保证下边掌声不断。 其他学生也都根据观察因材施教,上次教的动作,有几个在祝晓斌的带动下,已经练得能看过眼,那就让他们继续练,别嫌枯燥,等会儿哥给你们表演个力劈华山,告诉你们只要这样练,迟早也能这么厉害。 剩下的实在不行的,那就练嗓子。 动作简单不要紧,嘿嘿哈哈声音一定要大,喊出气势来也是一种表演嘛! …… 定下计策,按部就班训练就行。 枯燥不要紧,二娃几个人也都不是多安稳的性子,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就能让后来者们找到加油的动力。 看着一群学生挥汗如雨,燕长青的心也稳了下来。 编制在身每个月来领工资,逢年过节有福利,还经常领到现在买都不太好买的东西,不出点力,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你好,是燕师傅吗?”正在想着,后边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燕长青转身一看,一个穿着运动背心短裤球鞋的年轻人正看着自己:“你好你好。燕师傅可称不上,我就是带同学们玩的。” “你好,燕师傅谦虚了。”年轻人笑着伸出手来。“我叫李东宁,是这学校里的体育老师。” “燕长青。”燕长青伸手握了一下手,有点奇怪。“李老师找我是?” “是这样的,我来跟你学学教学经验。”李东宁利索地说道。“我是外聘的老师,咱们学校成立的时间晚,以前只注重抓文化课教育,这两年开始兼顾起其他方面,我是去年才进来当老师的……” 在李东宁的介绍下,燕长青大概也明白了。 学校刚成立,顾不上别的,肯定只注重文化课成绩。现在文化课成绩差不多了,就开始想的多了。 比如文体方面。 李老师的意思是,他现在的体育老师,当的不太顺利,体育训练对这些家庭环境优越的孩子们来说,有点太辛苦也太枯燥了,除了特别爱好的学生,很少能有学生长期坚持。 燕长青也表示理解,其实所有的事情都这样,一旦把爱好变成了专业,许多爱好都要变质的。 所以李老师就是来‘参观学习’的,想看看燕老师是怎么能让一群学生挥汗如雨的。 燕长青就笑了:“真不是我多能耐,这几个学生能坚持,一来是有榜样,二来马上能登台表演,到时候能在同学家长们面前露露脸,这才是动力。” 李老师就深思起来,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要立个榜样,让他们有追赶动力是吧?再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体育比赛!”燕长青提醒道。“你拉几个学生,去参加一些青少年比赛,回头拿了奖回来,家长开心老师高兴同学们羡慕,动力不就来了吗?” 见这位李老师皱眉苦思,燕长青笑了笑,继续看自己的表演队训练。 其实没这么简单,平时训练的时候也要有些小手段,不然青少年和儿童们,能坚持一项枯燥的事情坚持下来的,都是凤毛麟角。 不然为什么在未来,一些小孩拍个视频,都能获得无数点赞支持,因为能做到那样的人少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