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李山敏坚决地说,“妈,你的年龄太大了。出门没人照顾你,怎么行?”
“我的身体硬朗着,就这么定了,散会。”奶奶说完走出客厅,去收拾东西。
李江明跟着就追了过来。
他坐到奶奶的床边,十分不放心地说:“奶奶,你听我话。你不要去,等缓过这两天,我跟你一起去接姨奶奶。”
“孩子,乖孙子,我等不及了,我姐姐一个人不知道怎么样了。一天也不能等。”
李江明捋了捋头发:“那我送你吧,我们两个一起去。”
“那更不行了,如果人家来强拆。你怎么办?你爸爸和妈妈在这里,人单势孤,你留在家里。就这么定了。”
李江明十分的为难,看着奶奶收拾东西,心里难过,不知道怎么办了?
他拨通了诸葛林夕的电话:“林夕,我有事跟你说,你能过来一趟吗?”
“我中午刚回来,被老妈一顿骂,这才多大会儿,有什么事你说吧。”
“有人要拆我们家房子。”
“什么?”诸葛林夕声音提高了八分贝,“什么意思?”
“我们这条街要拆迁了!”李江明哭丧着脸说。
“拆迁,叔叔肯定不会愿意。你们家的房子是老文物。怎么会拆呢?”
“反正整条街都要拆了。可是我也不想让他拆,这房子还牢固着呢。说不定几十年以后价值连城。”
“都啥时候了,还有心思开玩笑。那你现在怎么办?”
“所以就找你了。”李江明停顿了一会,“阿姨在你旁边吗?”
“没有,你放心。”
“我奶奶要去接我姨奶奶,没有人帮忙,你能陪她一起去吗?”
“奶奶那么大年龄,不行啊。我也走不开。”
“你就是不想帮忙。”
“李江明你讲点道理好不好?咱妈是啥人,你不知道?如果他找不到我,估计你家房子还没有被拆迁队拆,就被我妈先拆了。”
李江明想想也是,生气地挂了电话。
“乖孙子,别担心奶奶。全程坐车,又不是让我走路。怕什么?”
“奶奶,你真的行吗?”
“真的行。你要是想帮我忙。先快点出去买点东西,花生,芝麻油之类的,让我带点去给大家尝尝。”
“买多少?”
“多了我也拿不动。”奶奶说着从箱子底摸出一个手绢,打开手绢,露出一卷卫生纸。
打开卫生纸,露出一卷钱。
奶奶从钱里边抽出两张百元大钞:“乖孙子,快点拿去买。”
“奶奶,我………”李江明手里没有钱,觉得奶奶出个门还要花自己的钱,说话都哽咽了。
“奶奶不怪你,本来这钱说留着给你做生意用的,你快去帮我买吧。”
“好。”
李江明骑着自行车,走在街道上。
发现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都在叽叽喳喳议论拆迁的事。
大家看到李江明,都住了嘴!
等李江明骑着自行车过去,便又开始议论起来。
“瞧瞧李家那小子。”
“还以为是过去呢。”
“是的,谁还看皮影戏?还在那拽什么拽?”
“今天上午,中央电视台都过来了呢。”
“不过是记者写新闻。有什么鸟用?”
这些议论声都很大,仿佛是故意说给李江明听的!
李江明骑着自行车也不理他们。
去集市上买了一些花生和芝麻油。
在回到家。
奶奶已经打包了几件衣服,要顺带拿了一个皮箱。
李江明帮奶奶把花生和芝麻油都装进了皮箱里。
试着拉了一下,还好,不是很重!
第二天一大早,李江明用自行车驮着行李箱。
把奶奶装衣服的布兜挂在车把上,祖孙两人就这样来到汽车站。
来得挺早,只买到了十点钟的车票。
李江明坐在候车厅陪着奶奶说话。
一直等到十点,播音员喊上车。
李江明帮奶奶拖着行李,一遍又一遍地祝福,奶奶担心。
奶奶摸着李江明的头,笑着说:“乖孙子,别担心,奶奶没事。”
李江明看着奶奶一手拉着皮箱,一手拎着包袱。
脊背挺直,步伐稳健,看起来就像年轻人。
不过满头的银发暴露了奶奶的年龄。
奶奶上车以后。
李江明才火急火燎地骑着自行车往回赶。
他怕有人去找麻烦。
果不其然,刚走到自家院子门口。
就听到里面吵翻天了。
他来不及把自行车扎稳,刚跑进院子,自行车就倒在门口。
他也来不及管,只是回头看了一眼,骂了一句:“祖奶奶的,一个烂自行车也想上天了。”
这时候,他看到院子里站了十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个个人模狗样,夹着公文包。
这十几个人把李山敏围在中间,其中一个人拿着合约,另一个人拿着笔。
“快签了吧?这条街就剩你一个人没有签字了。”
“我这房子是文物!不能拆迁。这是有历史研究价值的。”
“拆迁了给你多赔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