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侍卫见皇帝金口一开,自然也不再阻拦,躬身行礼,放周默进去了。
周默进到屋里,只见屋里除了皇帝刘禅和丞相诸葛亮之外,还赫然坐着三位响当当的人物。
上首刘禅身边,坐着太后吴氏,下首诸葛亮身边,坐着两人,一位是山阳公刘协,一位是魏国降人钟繇。
如果说太后吴氏在此,周默还能理解一二的话,山阳公刘协到来,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至于钟繇居然列席,就更让人不明就里。
究竟是什么事情,能让这些人坐在一起讨论?周默实在是想不明白。
刘禅开口,宦官急忙在山阳公下首给周默摆了张桌子入座。周默落座之后,这才定下心来四下观望,只见太后吴氏眼圈红红的,显然是刚刚哭过一鼻子。而诸葛亮神色肃然,似乎遇到了相当棘手的麻烦。
至于身边最近的刘协,则看上去十分紧张拘谨,脑门也冒着汗水。而最后一个钟繇,竟是在座诸人之中神色最为轻松的一人。
诸葛亮开口道:“思潜来了也好,让思潜也听一听吧,谈一谈你的看法。”转头向刘禅拱手道:“陛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你看……”
“这件事由我而起,还是由我来说吧。”刘禅道,“兄长,你先答应我,我若说了,你可千万别生气,且听我细细解释。”
周默先是歪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山阳公刘协,他正低眉顺眼,仿佛周围发生的事情都与他无关,再看了一眼钟繇,正一脸轻松地轻轻晃着脑袋。
尽管以钟繇的涵养,已经尽可能地表现出端庄的一面,但周默却一眼就看穿,这家伙显然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心里可能正美着呢。
周默心道:“这两个家伙是如何混进这个局的?搞得人话都不敢说了。”
于是向刘禅恭敬行礼,朗声道:“陛下请讲,臣洗耳恭听。”
只见刘禅张了张嘴,几次欲言又止,终于还是鼓起了勇气,开口道:
“朕想要逊位给山阳公!”
“你说什么!?”
饶是周默两世为人,啥大风大浪没见过?此时也不由得大叫一声,惊坐而起。
“朕打算逊位给山阳公!给我做个汉中王便好了。”刘禅激动地道,“这汉室江山,本来就是山阳公的,当年父皇因为误信谣言,以为山阳公被曹丕杀害,才不得不自称皇帝,其实这并非父皇所愿,在他心里,对汉室一直是忠心耿耿的。父皇戎马一生,是为了复兴汉室,绝不是为了自己当皇帝。”
周默大怒,正要开口骂醒这臭小子,一看刘协和钟繇这两个外人正坐在一旁吃瓜,便强行咽下了这口气。
只道:“陛下,能不能先请山阳公和钟老二位出去?”
刘禅却是斩钉截铁地道:“不行。他们二位,还有太后,正是我请来的。若没有他们见证,我怕丞相只会以为我在胡闹,断不会答应我的请求的。”
吴太后这时又抽泣了起来,对周默道:“卫将军,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吧。皇帝从小最听你的话,你可千万要劝他,别让他再犯傻气了。”
周默又带着期盼看向诸葛亮,诸葛亮却道:“此事我也很为难。思潜有什么看法,不妨直说。山阳公和钟老二位都是德行高尚之辈,不必太过顾忌。”
诸葛亮先恭维了刘协和钟繇一句,给他们戴个高帽,又说不必太过顾忌,意思就是还是要稍稍顾忌一些的,可见他的确也是被赶鸭子上架,被刘禅这个莽夫突然带着这帮人秘密登门,乱拳打死老师傅,硬生生逼到了这个进退维谷的地步。
周默知道诸葛亮的意思,寻思片刻之后,没有理会刘禅,转头却对刘协道:“山阳公,关于陛下的意思,你是什么意思?”
刘协听到周默问话,急忙道:“陛下一片诚心,臣十分感动,我刘氏列祖列宗泉下有知,也会称赞陛下是刘家的好儿孙的。只是,我刘协已受那曹丕胁迫,登台禅位,这事虽不是我情愿为之,但平心而论,主要也怪我刘协贪生怕死,宁愿卑躬屈膝,苟活人世,也不敢引刀一快,以死明志。”
“吾禅位之耻,已经玷污了祖宗庙堂,今生今世也再难洗刷,即便到了阴曹地府,也无颜再见列祖列宗之面,岂敢再忝居帝王之位?臣诚惶诚恐,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断不可再提此事了!”
刘协这大半辈子,先后在董卓、李傕郭汜、曹氏父子手下苟活,苟的本事可谓出神入化。就这一番话说的,简直是天衣无缝。一下就把自己从刘家宗庙里给择出去了,把刘禅这小胖子恭恭敬敬地扶了进来。
甚至全程都没有提诸葛亮周默接连攻破长安洛阳,还于旧都的赫赫武功,只拿刘禅的德行说事,也是十分聪明的举动。
周默不置可否,只拱手向刘协行了个礼,接着转头向钟繇道:“不知钟老可有赐教?”
钟繇咳嗽了一声,看了诸葛亮一眼,缓缓开口道:“陛下至诚至孝,古今罕见,若真能禅位于正统,复兴汉室,其德行可比之尧舜啊!”
说完,已经年近八旬的钟繇竟高呼陛下,颤巍巍地伏地行跪拜大礼。
刘禅听到钟繇夸他比肩尧舜,笑了笑道:“钟老快快请起,你年纪大了,不必如此。”
钟繇拱手道:“臣真心诚意,感慨国有圣君,不行大礼,不足以表达臣无比激动的心情!”
周默听完钟繇的话,表情却是五味杂陈,心里则已经咬牙切齿地暗骂开了。
这钟繇老贼,当真是老奸巨猾,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三言两语就将刘禅这傻小子捧在了道德高地上,然后眼看着他跌个大跟头。
这天下又不是孔家的梨,哪有这么让的?
本质上,这不是道德不道德的问题,也不是合法不合法的问题。
甚至也不是刘禅和刘协谁的水平更高,更适合当个好皇帝的问题。
而是,你懂不懂人性的问题。
要知道,刘禅虽然是个甩手掌柜,基本不插手政事,但他首先却代表了以外戚吴氏家族为首,包括关羽、张飞、法正、庞统、马超等勋贵家族在内的朝中一大集团的根本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宫中的羽林军,虎贲军,南北军等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军队,三公九卿尚书台等一系列丞相府以外的宫官,名义上也都是只忠于刘禅的臣子。
刘禅若逊位,从皇帝成了汉中王,让这帮人如何自处?
改换门庭向新皇帝磕头,继续在皇宫任职,是为不忠。而跟着刘禅去汉中王府伺候,则意味着离开帝国的权力中心。
就算刘禅愿意,这帮人也是绝不会同意的。
不用说这事儿能不能让刘禅办成,成就他“尧舜禅让”的千古美誉了,哪怕是走漏出去半点消息,这一点点的风吹草动,也会引来朝野上下的地动山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