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1850再造中华 > 第675章 御前会议

第675章 御前会议(2 / 2)

 推荐阅读: 九天神帝 姑娘不必设防,我是瞎子 凌天剑帝 快穿之女配她真的无敌 真话系统:我成了反向选秀顶流 这个明星合法但有病 离婚后带崽嫁大佬 疯了吧,让你当族长,族人都成帝了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我以狐仙镇百鬼
最新网址:hbcjlp.com

现如今,朝廷在东北分设行省,又征服朝鲜,置朝鲜为行省,此大清百年来未有之武功。

“有识者曰,东北乃大清的福地,亦是大清中兴的希望,朝廷必须全力争夺东北。

若不然,日后皇上巡幸东北,沙俄鞑子污圣目、扰圣驾,岂不糟心?”

杜瀚的话别有深意,群臣一听,一下子就领会了他的意思,不敢再作反驳。

金銮殿内,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原来,南方中华帝国如日中天,革命军节节胜利。

咸丰自知不敌,已有迁都避战的心思,命人修葺盛京皇宫,以备不时之需。

盛京(即今之沈阳),古称沈州、沈阳。

明崇祯七年(1634年),皇太极尊沈阳为“天眷盛京”

,故称“盛京”

崇祯九年,蒙古归顺后金,用白骆驼驮着蒙古圣物——吗哈噶喇金佛、传国玉玺来沈阳。

满、蒙、汉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遂在沈阳称帝,改国号大清,以盛京为国都。

日后,后金夺得天下,改北京为都城,以盛京为陪都。

两年前,清廷在东北设置黑龙江、吉林、奉天三个行省。

东三省总督以盛京为驻地,为避免督抚同城,不设奉天巡抚。

而东北三省,又以奉天省人口最众、经济最发达。

东三省总督统管三省,直管奉天,权柄特重。

奉天省,在盛京设置奉天府,以盛京为省会。

清朝与明朝一样,设有陪都制度。

盛京作为清朝的陪都,设有内阁兵、工、刑、户、礼五部。

因吏部管人事,为体现皇帝的用人特权,盛京不设吏部。

史家常论,明未时,当李自成的农民军逼近北京,若崇祯帝到陪都南京避祸,重整旗鼓,必不至于在煤山上吊。

咸丰本就怕死,也汲取了这一教训,令东三省总督修葺盛京皇宫,修筑山海关防御工事,准备必要时跳到东北偏安。

这在满清朝堂上,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

可大家对这个事实讳莫如深,生怕一不小心刺痛了咸丰敏感的神经。

此时此刻,肃顺也向杜瀚使了个眼色,夸奖他立论妙,拿咸丰当挡箭牌,看谁还敢反对。

不愧是帝师杜受田的儿子,果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只是,咸丰听过之后,未免有些不高兴。

杜瀚说他巡幸东北,这是委婉的说法,说白了,其实就是逃到东北避难,是丢了江山后偏安东北一隅的说辞。

当着群臣的面,咸丰不好发作。

可躲在屏风后面的懿贵妃,却怒不可遏,走到咸丰跟前,斥责杜瀚道:

“皇上,杜瀚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简直荒谬!”

这个突如其来的女人,令群臣为之侧目。

她直言批评杜瀚,随口干预朝政,更令肃党愤怒。

清朝祖制特严,严禁后宫、太监干政。

嘉庆以前,清帝皆为雄主。

像今日懿贵妃这种擅闯朝堂、发言干政的行为,放在嘉庆以前,绝对是骇人听闻,不杀之不能肃宫禁。

可咸丰智力、魄力、精力都很欠佳,远远称不上雄主。

他登基才七年,年纪还不到三十,就已被内忧外患摧残了身体。

好在咸丰外有肃顺,内有懿贵妃,帮助他撑住了危局。

这位懿贵妃很得咸丰的宠幸,再加上她工于书法,见识极高,处事政事明快决断,渐渐的,咸丰竟然让她帮忙批阅奏折,参与处理军国大事。

遇有御前会议,咸丰亦让她参与其中,好在事后为他出主意。

当然,按照清朝的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她不能列席会议,只得躲在屏风后面偷听大臣们的议论。

懿贵妃权力欲极强,与肃顺**渐有争权之势。

她不打招呼从幕后走到台前,在一众大臣面前发表意见,令咸丰也颇感头疼。

可咸丰庸弱,不愿扫懿贵妃的兴,任由她在大臣面前抛头露面。

他只是抬起头,说了声“懿贵妃”

,提醒她躲到幕后。

可懿贵妃不为所动,势欲要折一折肃党的锐气,并不肯退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