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英伦文豪 > 第43章 整个欧西北都打成一锅粥啦!_77

第43章 整个欧西北都打成一锅粥啦!_77(1 / 1)

 推荐阅读: 无双破坏神 楚凌天楚思佳正版 科研大佬穿成七零团宠小作精 万古剑尊 混沌仙棺 南朝帝姬 天命道尊 开发大西北:我在戈壁建了一座城 沈先生,离婚不许后悔 农女谋福
最新网址:hbcjlp.com

陆时悼念王尔德,没有引发想象中的轩然大波。 老百姓只管小说写得有没有趣, 至于王尔德是何许人也? 不好意思,不关注。 但小说作家、文学评论家们可就不同了,有赞赏者、亦有反对者,表态不一。 克努特·汉姆生率先扛起“捣陆”的大旗, 他在某杂志的书评版上朝陆时开炮:“《无人生还》写得很好,根子却和王尔德先生一样,歪得很,也不知道这位中国小说家是不是扎根扎错了地方,长出一株毒草。” 这话十分刻薄,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语境,“根子”、“扎根”都是双关,专攻下三路的那种。 而且,不止汉姆生, 几乎所有保守派作家都打开了自由麦,攻击陆时。 甚至有人直言陆时在重刊出版的时候应该把那句悼词删掉,否则会给皇家出版局抹黑。 这可惹恼了自由派, 王尔德的作品既然能在皇家大剧院出演,就说明水平肯定是过关的,政治上也没问题, 凭什么不让人公开悼念!? 萧伯纳挺身而出,在《曼彻斯特卫报》言辞激烈地还击, 看那架势,就好像他和王尔德从未生过龃龉。 而且,这老哥擅长讽刺,骂起人来不带脏字儿,战力远高于一般作家,简直就是以一当百的存在,把人喷得狗血淋头。 文人都不是好欺负的, 字为刃、 墨为锋、 笔为剑, 双方以各路报纸杂志为阵地,畅快激战。 事情的中心显然已经不是王尔德了,而是自由与保守,调门拉得越来越高。 后世的文学研究者看到这一段历史肯定会犯糊涂, 先是汉姆生骂陆时, 接着是萧伯纳骂汉姆生。 再之后就开始变得魔幻起来了, 威廉·巴特勒·叶芝开麦怒喷萧伯纳, 远在法国的罗曼·罗兰急公好义,站出来帮忙骂叶芝, 叶芝立即回骂。 这些人,汉姆生是挪威人,萧伯纳是爱尔兰人,叶芝是爱尔兰人,罗兰是法国人, 单从地域看,可以说: 整个欧西北都打成一锅粥啦! 半路还杀出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名叫斯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初生牛犊不怕虎,把老前辈都挨个吐槽了一遍, 说萧伯纳的渐进主义是“安全的叛逆”、说罗曼·罗兰“用音乐写小说”、说叶芝的象征主义和玄学诗是“典型的封建欲孽”、说泰戈尔“翻译水平极差”。 于是,所有人又调转枪头,怒喷茨威格偷袭老同志。 就三四天的功夫,各路文豪你方唱罢我登场,简直就像掀起了一场文化运动。 …… 舰队街, 《曼彻斯特卫报》办事处,主编室。 啪—— 陆时放下报纸,努力憋着笑, 没想到茨威格年轻的时候也这么剽悍,骂起人来都不论户的。 萧伯纳没好气地说:“我赌这个茨威格是法国人。” 陆时诧异, “啊?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萧伯纳点了点报纸, “你看他是怎么说罗兰先生的,‘用音乐写小说’,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批评嘛~” “哈哈哈!” 陆时终究还是笑出了声来, “所以,你猜测茨威格是罗兰先生的老乡?” 萧伯纳哼哼一声,又看了眼报纸,说道:“这还用想?” 罗兰小说的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因为罗兰不仅是思想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同时还是音乐评论家, 那个评价确实是褒义的。 可惜,茨威格并非法国人,而是奥地利人, 萧伯纳猜错了。 陆时说道:“这件事跟地域没关系吧?你和叶芝先生不都是爱尔兰人吗?” 萧伯纳微微咋舌:“啧……我和叶芝那货可不一样。我支持新戏剧,他喜欢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倾向截然不同,我和他可没少论战。” 陆时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明明没叶芝什么事,他还要跳出来跟萧伯纳过过招, 原来两人早就有矛盾。 陆时安慰道:“好了~好了~别生气。叶芝暂且不提,你看茨威格,竟然连泰戈尔都不放过,就知道是年轻人想得太多,不知天高地厚嘛~” 萧伯纳说:“也就是欺负人家泰戈尔在印度,没法回击。” 说着,萧伯纳瞄了陆时一眼, “你不也是年轻人吗?” 陆时忍不住笑道:“我心态可是老头子。” 萧伯纳差点儿想翻白眼。 就在这时,主编室的门被推开了,斯科特急匆匆地走进来, “陆先生,萧先生,你们来了?” 陆时立即点头, “校监先生又要投稿,我陪他过来。” 斯科特会意, “书评版?好!给我看看!说不定咱们能重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文学讨论的盛况。”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互相看不上,骂战旷日持久,整整持续了三十年。 而且,这种骂还不是泼妇骂街, 他们作为有头有脸的人物,在杂志、报纸、甚至自己出版的图书中,对对方极尽讽刺之能事, 但同时,两人又写出了《群魔》、《罪与罚》等被后世人奉为经典的小说, 所以斯科特才会说“盛况”。 斯科特在那读稿,一旁的萧伯纳有些愧疚地对陆时说:“可惜因为这些腌臜事,人们反而淡化了你写的那首小诗。唉……” 陆时摆摆手, “校监先生,事情不是因你而起,你不必自责。” 萧伯纳浅浅地“嗯”了声,又问道:“对了,那首诗的名字叫什么?”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这是一首现代诗,名叫《一代人》,作者是顾城。 陆时沉吟片刻,觉得这个名字没有改的必要,随即说道:“《一代人》。” 萧伯纳的双眸不由得亮了亮,真诚赞道:“好!好一个《一代人》!没有比这更适合的名字了!而且……” 他默默叹气, “茨威格说我支持渐进式的改革,是一种‘安全的叛逆’,其实我觉得也不算错。在进步主义作为永恒正确的时代,保守本身就是一种对于主流的叛逆。” 陆时哑然,没料到对方会把话题绕回去, 他说:“您可真是个思想家。” 萧伯纳哈哈大笑, “不要以为我听不出你的讽刺。不过,我还是要谢谢你,正是读了你的这一首《一代人》,我才有感而发。” 两人正聊着,一旁的斯科特忽然猛地拍手, “好!萧先生果然厉害!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 看斯科特双眼冒光,陆时就知道, 欧西北还得继续熬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