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蓝玉盯上韩成!正统时空开始,战神朱祁镇受死吧! “拜见皇孙,拜见侯爷。” 兵仗局。 见到韩成,朱允熥二人前来之后,众多匠人纷纷向韩成以及朱允熥二人行礼。 这两位的身份可不简单。 一位是皇孙,是身份明确的大明第三代继承者。 大明未来的皇帝。 另外一个则是风头无二的兴国侯。 是被皇上,太子等人无比看重的人。 还是皇孙的老师。 等于说是,和大明三代皇帝之间的关系,都无比的夯实。 面对这两个位,这些人可不干不敬。 当然,这还在其次。 最为重要的是作为皇帝跟前大红人的兴国侯,还有着一手令人震惊的手艺。 不少事情上,都能提出奇思妙想。 令他们大开眼界。 不说别的,仅仅只是兴国侯在此之前所教授的望远镜制作之法,就让那些学会了制作望远镜的人,大受重用。 都变成了兵杖局里面的香饽饽了。 每月能领的银钱,都往上涨了很多。 这位可真的是,随便从指头缝里漏一点,就能令他们受益无穷的存在。 韩成笑着,和他们一一点头示意后。 便找到了那些制作望远镜的人。 “有个新的东西,需要你们来看一下。” 一听韩成这话,这些人一个个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 上一次的望远镜,就令得他们受益无穷。 这次这侯爷若是再教他们一些新东西,那对于他们而言,当真是祖坟上都冒青烟了! “我准备做一副眼镜,带上之后,可以让人看东西更清晰。” 韩成给这些人交代起来。 听了韩成的话,又明白了他准备做什么后。 有人忍不住开口道:“侯爷,您……这是有人眼睛看不清了,准备做眼镜? 小人……小人斗胆问一句,莫非……莫非是要给……给陛下做眼镜不成?” 韩成点了点头道:“便是如此。” 这工匠变得更小心了。 “那个……侯爷,这事……这事有些不太好办。 小人之前曾奉命,给……陛下做过叆叇镜。 结果……结果陛下让人,将小人给打了一顿。 说……小人做的镜子戴上去后,反而更加头昏脑胀了。 看啥都看不清。” 韩成闻言,看他的目光顿时就变了。 忍不住笑道:“这事儿父皇也和我说了,原来那个被父皇揍了一顿的倒霉蛋就是你。” 这人闻言,也不好意笑了起来。 “可不就是小人。” “放心,我这次做的眼镜,和你做的不同,保准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其实父皇的那种情况,用这种叆叇镜是不合适的。 需要用另外一种镜片才行,也就是凹面镜。” 韩成说着,就找了工具还有那纯色的水晶,动手打磨起来。 他之前因为获得了制作望远镜的相关制作工艺。 所以对打磨镜片这些,倒是有心得。 一上手,打磨出来的又快又好。 虽然和望远镜用的镜片有区别,但区别也不是太大。 有些事情会一个方面,别的方面提点提点就行。 动手做了示范后,并给他们讲解了之后,韩成就将之交给这些匠人打磨。 并特意嘱咐了,要打磨厚度,弧度各不相同的镜片。 如此在之后,好根据不同人的近视程度,来做不同的眼镜。 本来这个事,也就是窗户纸。一捅就破。 这些人在打磨镜片上面手艺很高超。 有了韩成的亲自示范,并给他们讲解了各方面的要领后。 这些人做起来就已经是有模有样了。 这事儿,还要在今后还要制定出来相应的度数标准,把视力检测表给弄出来。 用来测试相应的度数。 如此以来,在配眼镜之时,就会简单的多,也方便的多。 若把这个事给弄好,并推广开,不知道将会有多少学子,对自己感恩戴德。 若是想要赚钱,别的不弄,只做这眼镜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果然,来到大明处处都是赚钱的机会。 不过对于韩成而言,钱不用太多,够用就行,他有更高的追求。 当然,到处是机会的一个前提,是需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或者是抱上足够强硬的大腿。 不然守不住。 还好,韩成不用考虑这些。 把这事交代下去之后,韩成便带着全程看稀奇的朱允熥,来到了铸炮的地方。 找来那些铸炮工匠,开始为铸造红衣大炮做准备。 这东西才是真正的神器,也是目前的大明最需要的东西。 多铸造出来一些红衣大炮后,便可以好好的武装一下大明的水师。 给那些不可一世的海盗们开开眼。 好让大明的对外贸易,尽可能快的开展起来。 毫无疑问,兵杖局负责铸炮的这些人,听说了韩成准备造多粗多长的炮后,一个个都是被震动的不知道该说着什么好。 这东西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铸了一辈子的炮,都没有见过这样大的炮。 不要说见了,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侯爷,这……这真的能行? 铸造更大的炮,可不是说在现在铸炮的基础上,将其往大了铸就行。 有着方方面面的讲究。 小人们,可当真没有这个本事……” 兵杖局的铸炮工匠,显得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 韩成闻言道:“这点儿我自然知道,伱们也不用多担忧。 我既然说了,肯定有我的道理。 这炮是真的能这样铸,且铸造出来后威力也大的很。 我先教你们一些基础的东西,其余的慢慢来。 还有,这是个秘密,不许对外人提。 就连你们的老婆儿子,爹娘都不许说! 一个个都把嘴巴给闭严实点。 谁泄露出去,陛下那里都会追究责任! 这是头等的大事!” 一听韩成把话说的严肃,连陛下都在关注着这事儿。 这些人顿时一个个把头点的宛若小鸡啄米一样。 对于他们来说,只需要知道这事,是陛下放在心上的就行。 这比什么样的威胁,什么样的禁令都更加有效。 “我所需要的那些东西,都准备全了吗?” “回禀侯爷,已经准备了不少,还有一些也在加紧准备。 最多到明天下午,就能彻底准备齐全。” 韩成点了点头道:“行,这些你们抓一些紧。” 负责的人赶紧应下。 只是对于韩成所说的,铸造出那种规模的大炮,兵杖局的这些人都是将信将疑。 哪怕是韩成这位兴国侯,在此之前,已经通过一些事证明了他的能力。 可那所证明,他也只是在制作望远镜等方面的能力。 这大炮可和望远镜完全不同。 他们接触了大半辈子了,从来没听说过能造出这种巨大,且威力如此之大的大炮了。 韩成也没有再给他们,过多的解释这种事儿。 解释的再多也没有用,他们还是将信将疑。 只有把真正的炮给造出来了,到时间打它娘的一炮,什么将信将疑都会烟消云散。 韩成思索一下,自己所知道的,铸造红衣大炮的办法。 便给这些铸炮匠人安排了一些基础任务。 先让他们将这些完成,后面他动手铸炮之时,才能更快更好的做出来。 朱允熥全程跟着看稀奇。 高兴的不得了。 觉得跟着二姑父看这些,比看书什么的有意思太多了。 韩成也有意带着朱允熥往这边来,让他看这些事。 小孩子家,也不能老是只在那里死读书。 多见一点东西也是很不错的。 更为重要的是,韩成准备把朱允熥往不一样的方向培养。 让他有别于那种被儒家,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束缚的皇帝。 开阔他的眼界。 那么自然也需要让他从小接触这些方面。 从而消除朱允熥对工业,还有诸多事情的偏见。 有利于稳固和发展朱元璋,朱标等人手上所开创出来的好局面。 一个合格的帝王,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在帝国的前期,皇帝权力还非常大的时候。 所产生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当然,这方面的兴趣,也只能适量的培养。 达到不让朱允熥生出偏见的程度就行。 不能真的让他沉迷进去。 否则对于他而言,也不是太好的事儿。 教育后人这件事,最是让人头疼。 总是容易让人不太好掌握这个中间的度…… …… 兵杖局的这些人,办事效率是真高。 韩成上午来这里,给那些磨镜片的人做了交代。 结果到了下午时分,他们就已经按照韩成给他们的交代,磨出来了十副度数从高到低不一样的镜片。 韩成将这些镜片,用柔软的布,给一一单独包裹好。 放在匣子里带走。 没去别的地方,直接就去武英殿找朱元璋…… 武英殿里,朱元璋正在这里批改奏章。 朱元璋在批阅奏章之时,除非是他召见,一般而言很是讨厌别人进来打扰。 不过这事也分人。 比如得知是韩成前来后,朱元璋道:“赶紧让他进来。 以后他来了,不用再通报,直接让他进来就行。” 宦官闻言,连忙到外面去请韩成。 心里对此,也是不由的为之暗自啧舌。 不论什么时候,不用通报都可直接进入武英殿。 这整个大明,好像除了皇后娘娘,还有太子殿下之外,别人从来没有这种待遇。 这兴国侯外加驸马爷,当真是非同凡响! 这份圣恩,当真不是寻常人能拥有的! …… “你小子过来啥事儿。” 听到韩成进来的动静,朱元璋一边批改奏章,一边头也不抬的询问。 一看这反应,就知道他这是把韩成完全当成了自家人,才会如此。 韩成也不客气,走到朱元璋边上不远处的椅子边上,直接便坐在了上面。 “父皇,这不是给你弄的近视镜,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现在过来给你试一试。” 韩成说着,就将手里的匣子,放在了朱元璋的桌案上。 “这东西已经有结果了? 这么快?!”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话,声音里都带着惊喜。 原本以为这是能一举改善他视力的大事,需要慢工出细活才行。 哪能想到,现在就有了结果! 当下奏章也不批改了。 把笔往边上一放:“就在这匣子里?让咱看看!” 说着就用手去拿匣子。 在韩成的面前,朱元璋从来不会刻意的去掩饰自己的情绪。 高兴就是高兴,愤怒就是愤怒。 韩成抢先一步,把匣子拿下手中,将之打开。 把里面用柔软的布,分别包裹的那些镜片都给一一取了出来,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这么多?” 朱元璋显得有些惊讶的道。 韩成道:“因为不知道父皇您的眼,近视度数有多少。 所以我就直接让人从低度到高度,给磨出来了十种度数不同的镜片。 等下你试一试就行了,挑选最合适的来做成眼镜。 至于剩下的,则给合适的人使用。 今后我再制定出来一些,关于眼睛近视度数的标准。 和测量度数的办法。 有了这些,再做眼镜的话就容易和方便多了。 不必如从现在这样,一下子做这么多。” 韩成说的,就把其中一个细麻布包打开。 取出两个镜片,让朱元璋一手一个拿着放在眼前,向远处看。 “父皇,你看看如何? 现在看东西有没有清晰一些?” 朱元璋看了一眼就摇头:“还是不行,看起来更昏了,让人头晕。” 这一结果,让朱元璋想起来了当初那匠人,给他做眼镜的经历。 莫非……韩成这小子,做出来也和那一样,并不中用?” 韩成道:“那就是不合适,再试试这个。” 说着,又拿出一副镜片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拿起在眼前,往远处这么一看,顿时乐了:“嘿!居然清楚了这么多!” 说着,又将镜片从眼前给移开。 再往远处看,顿时就没有之前那种清晰度了。 又将镜片往眼前一放,那种整个世界变清晰的感觉,顿时就又回来了。 “嘿!你小子!果然还是你有办法! 这都能让你想出来! 这当真是个好东西!” 韩成笑道:“也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后世人想出来的。 我不过是把别人做出来的东西,弄到了大明而已。” “咱不管,这是从你手中弄出来的,那就是你想出来的!” “父皇,你再试试这副镜片如何?” 韩成不想和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多做争辩。 又拿了一副新的镜片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摇头道:“不用试了,不用试了,这对镜片就挺好。 咱往远处看,已经好久没有看这样清晰过了。” “你再试试吧,说不定这副镜片,要比你手里面拿着的这一副更好。 还能看得更清晰。” 朱元璋有些不信,在他看来,手里这两个镜片就已经非常好了。 还能有比这两个镜片更好的? 不过,还是小心的将之给放下。 又从韩成手里接过这对镜片放在眼前。 往远处一看,脸上露出惊讶神色。 “嘿!你小子,还真让你说对了! 竟然还真的比方才的更清晰!” 接下来,韩成再让朱元璋试试别的镜片,朱元璋就爽快多了。 不再说手里的这副就行,别的不用试了。 如此连着试了一会儿,最终确定了一副最适合朱元璋的镜片。 “这东西好是好,就是老是用手拿着有些碍事。” 这个时代是有眼镜的,还有眼镜框。 只不过和后世不同的是,不能直接架在鼻梁上。 用的时候需要一只手一直拿着放在眼前,非常不方便。 韩成道:没事,这个很好解决。 等一下我让人做好了后,岳父大人你就知道了。” 很好解决? 能用什么办法解决? 朱元璋听到韩成的话后,显得有些不解。 他迅速的在脑海里想了一会儿,也没有想出来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而韩成则将这些眼镜片,一一小心收起。 把朱元璋的眼镜片,单独放在一边。 便从武英殿这边离开,径直去了文华殿见朱标。 给朱标配眼镜。 朱标也同样正忙着,不过在听说了韩成过来后,朱标立刻放下手头工作。 走出文华殿外,对韩成进行迎接。 对于韩成的到来,朱标是欢迎之至。 接下来,自然便是开始给朱标配眼镜。 同样的流程过后,韩成便从文华殿这边离去找了匠人。 让他们做眼镜框。 到了晚上的时候,眼镜框便已经做好了。 原本按照那匠人的意思,是要用金子打造眼镜框的。 这样才符合陛下和太子二人的身份气质, 但韩成想了想,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二人,都不太喜欢太奢华的东西。 就让人用铜来做。 这方面他不擅长,可匠人们却擅长。 做出来的东西很是美观…… …… “这真是东西!看东西真清晰!” 朱元璋在戴上了韩成弄出来的眼镜后,啧啧称奇,爱不释手,不愿意把它摘下来。 尤其是对于韩成这种,做个眼镜框,直接利用鼻梁和耳朵,把眼镜带在这上面,把另外一只手给完全解放出来的设计,更是夸个不停,赞不绝口。 “还是韩成你有办法! 只是这么简单的一改变,戴在鼻梁上就不会掉。 那些做眼镜的,都是猪脑子! 这样简单的事都想不起来! 还得是韩成你,做出来的东西好用。 看东西也清晰了,也不用一只手一直在这里扶着了……” 看着朱元璋因为这在后世随处可见,众人早就习以为常的眼镜,而欣喜成这个样子。 韩成也是露出了笑容。 这种用后世随处可见的小东西,让古人感到震动惊叹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同时也感慨,生活在后世何其幸运。 很多看起来习以为常,微不足道的东西,往往都是精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 才会让生活变得如此之便利。 只不过看着戴着眼镜的朱元璋,韩成总是有一种如梦似幻,不伦不类的感觉。 古人带眼镜,还挺别扭的。 不过,管他别扭不别扭呢,好用才是硬道理! 今后这种现代元素,在大明只会越来越多。 习以为常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和朱元璋在这里说了几句话后,韩成便来到了文华殿,把属于朱标的眼镜给朱标。 朱标戴上之后,同样是惊奇不已 这里转转,那里看看。 看什么都稀奇。 哪里还有平日里,一国太子的稳重模样? 对于这眼镜的效果,还有可以直接利用鼻梁和耳朵戴在眼前,解放出另一只手来的设计,也同样是赞不绝口。 越看越喜欢。 “二妹夫,可真有你的! 这东西也能想得出来! 有了二妹夫送的这眼镜,今后再处理起政务就方便多了。” 韩成道:“大哥,处理公务适量就行。 你要注意一下。 少干点活,多休息,今后日子长着呢。 你有一个好身体,能健康长寿,所能起到的意义,比你多处理一些公务更重要。 还有,内阁的事父皇准备了没有? 咋到现在还没动静?” 一听韩成这话,朱标露出一抹苦笑。 “父皇也有考虑,不过父皇嘛,你也知道。 他最喜欢把权力握在手中。 尤其是经过了李善长还有胡庸两个人后,对于这分权的行为是越发的谨慎。 不过他也在考虑人选。 在思索如何才能将其,更好的来适应大明现在的情况。 这事,一年半载的肯定能出结果。 也用太着急。 我现在的身体和之前相比,已经好了很多。 再高强度干个一两年,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还年轻。 况且,现在也确实没有原来工作的拼命了。” 韩成点头道:“内阁这事,这确实需要慎重。 父皇如此考量合情合理。 不过大哥你可千万要保重身体。” 韩成太清楚朱标的分量有多重。 自己做的这些事,朱标能改变原本的命运活下去,今后从朱元璋手里接过皇位。 坐上那个位置,再努力的让大明朝着自己等人所想要的方向,行驶上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才是最好。 再加上后面的朱允熥。 如此三代人齐心协力之下,几十年过去,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了定制。 惯性便会推着大明继续向前走。 到了那时,就算是有些人,想要倒行逆施,有所改变,也没那么容易。 如此想着,韩成心中忽然一动。 关于洪武朝内阁的事情上,倒是有了一个想法。 当即就想要给之对朱标说出来。 不过想了想后,又将这个念头给压了下去。 他的这个想法,现在还不太成熟。 只是灵光一闪。 设立内阁这件事,对大明来说很重要。 所以韩成还是决定,先把这个想法给记住。 接下来从多方面好好的考虑考虑。 确认确实符合大明现在的情况了,再说给朱标和朱元璋听。 看看他们两个在这事情上的意见。 这事若是能考虑好了,说不定还真的能帮在内阁件事情上,一直显得有些迟疑的朱元璋下定决心。 以最快的速度,把洪武朝的内阁给组建起来…… …… 西南,一身盔甲的蓝玉翻身上马。 回头看了看将要空下来的营寨,目光之中闪过不舍。 可再不舍,他也只能从这里离开了! 西南已经平定,这里不需要他蓝玉了。 深深的看了一眼之后,蓝玉转过头来。 举起马鞭,出声喝道:“班师!回朝!大军开拔!” 说完之后,双腿一夹马腹,狠狠的在战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 战马吃痛,嘶鸣一声率先窜了出去。 边上的亲卫连忙纵马跟随。 其余的将官,则指挥着大军在加快行军…… 蓝玉带着两百亲军,足足奔行了二十里才终于停下。 但胸膛里,却依旧憋闷的厉害。 边上的亲军都不敢说话。 都知道蓝侯爷现在心里正憋着一团火,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惹他。 蓝玉心情难受是有原因的。 因为朱元璋那边传来了命令,说西南已经初步稳定,让他蓝玉带兵班师回朝。 本来这也没什么,毕竟打下了西南,他和沐英这次都出了不小的风头。 立下战功不小。 说不定,回去还能期待一下被封国公。 西南平定,他们带兵回还,乃是情理之中。 可关键是带兵回去的只有他! 沐英却留在了那里,还在西南镇守。 而且,传来的意思看,朱元璋似乎有意要把沐英永远留在这里。 让沐英永镇西南! 这什么待遇! 虽然西南这里地处偏远,多烟瘴蛮荒之地。 可那也是很大的一片地方了! 永镇西南,那等于沐英直接就成了西南王了。 这可是和那些王爷们,一个等级的待遇! 这如何不让蓝玉为之心情郁闷? 因为当初的事,他一直对沐英不顺眼。 尤其是到了现在,是越看越觉得沐英碍眼。 已经成了对头。 可结果这次在西南这边,自己立下的功劳,一点不比沐英少。 沐英却能有这样的待遇,而自己却要班师回朝。 这口气,蓝玉又怎么能忍得下去? 越想,越觉得心中憋闷。 似乎有着无尽的怒火,在胸膛之中来回翻滚。 不吐不快! 但是他又没有胆子,违背朱元璋下达的命令。 也只能是有多少火,都得憋着。 从西南这边带兵回朝。 此时的蓝玉,只觉得自己像是一只斗败的鹌鹑。 不光彩的很。 仿佛连西南这边的群山都在笑他! 可他偏偏还没有机会,去找沐英干上一架,发泄一下心中郁闷之情。 如此闷闷的想了一阵儿,一个名字,忽然间跃入到了他的脑海。 这个名字便是韩成! 到了这个时候,蓝玉已经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说原本应该往他们西南这边运粮草物资,有一大部分突然间被陛下下令,先给转运到了别处。 供应大将军等人,去打女真。 有很大的原因,就是这韩成所造成的。 还没有人敢从他蓝玉这边弄物资呢! 虽然后面朝廷那边,很快又把物资给补了过来,但蓝玉心中还是不爽。 这人叫韩成是吧? 还在应天城! 既如此,那此番自己回去,就好好的会会这人! 这些憋闷没法找沐英去发,便找这韩成好了。 确定了这个目标之后,蓝玉只觉得满肚子的火气,都有了一处发作的地方。 只恨不得立刻就回到应天府城,找到韩成,将其狠狠地修理一顿。 让他知道知道厉害! 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敢如此招惹他蓝玉,当真是不想活了! 管他是谁,管这韩成是否不太一般,自己回去都必须要狠整他一顿! 让他吃吃苦头,长长教训! 让他知道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 想来凭借他此番在西南这里立下的战功,回去将这韩成给修理上一番,谁都不会多说什么! 这韩成,自己修理定了!谁也拦不住! …… 武英殿内,正在这里和朱元璋说事情的韩成,面色忽然间为之一变。 朱元璋留意到了韩成的神色变化,忙问:“咋了?” 带着一些关切 韩成神色依旧显得有些异样。 如此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父皇,那个……咱们可以去朱祁镇的正统时空了。” “啥?!!” 惊喜来的太突然了! 朱元璋闻言,二话不说直接去将那根大号的鞭子,握在了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