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伴君如同伴猛虎于谦幕僚议新君 “哦,那让赵王率兵进驻保定府吧,待也先兵临北京城下,就让赵王带兵去紫荆关,截断也先后路。” 大臣们还是不同意,于谦恳切地劝谏道:“陛下,朝廷有的是军队,根本不缺人。实在没必要让亲王领军,更远远没到需要亲王上阵杀敌的程度。再说赵王若在战场上有所损伤,到时候谁来承担后果呢。” 朱祁钰只得无奈回道:“那就这样吧,着内阁下旨,对赵王大加褒扬,并慰止之。” 说完,朱祁钰又补充道:“我们前面说好的要离间瓦剌,如今朕要你们拟旨: 封伯颜帖木儿为忠王,许其每年遣使朝贡,使团定额五百人,后期可酌情再增加。 封阿剌知院为诚王,许其每年遣使朝贡,使团定额三百人,后期可酌情再增加。 这个你们不能再驳回了吧?” 这个是提前说好的,大臣们没有异议,纷纷表示奉诏。 朱祁钰弱弱地问道:“现在没事了吧,我累了,我想回去睡觉了。” 陈循连忙再次阻拦:“陛下等一等,臣等还有要事启奏。” “还有什么事?” “启禀陛下,阳和口之战,诸将悉为监军太监郭敬所制,师无纪律,全军覆没。只有郭敬伏于草中,孤身得免。现今郭敬已逃回京师,隐匿家中。 臣等请将郭敬下狱论死,并藉没家产。 另有内官陈玙、内使唐童、钦天监正彭德清,皆为王振一党,多行不法,臣等请将此三人与郭敬一同抄家下狱。” 朱祁钰回道:“准奏,将这四人下三法司会审,不过钦天监正彭德清,由你们三法司商量着去派人抄家吧。郭敬、陈玙、唐童都是内官,由朕派人抄家。” 大臣们闻言,不再提出异议,便纷纷奉诏了。一来今天已经屡次驳了皇帝的面子,若是再拒绝下去,怕是皇帝要爆发了。 二来,内官犯事,抄家所得归内帑;朝臣犯事,抄家所得归朝廷,这也是大明抄家的基本原则。 反正内官的家产,也落不到朝廷手里,大臣们也就没心思去计较了。 朱祁钰见大臣们都不反对,便向朝云使个眼色。朝云会意,便起身到后院报信去了。 所有的奏请,都按大臣们的提议通过了,大臣们今天大获全胜,便也见好就收,适可而止,纷纷告退。 朱祁钰又唤住王文嘱咐道:“今天讲了这么多事情,伱回去和督察院的御史们传达一下,让他们也议一议。” 说罢,朱祁钰无力地挥挥手,送走了一帮重臣。 一帮重臣出了齐府大门,胡濙刚要拉着众人聊几句,于谦便朝众人拱拱手,急急忙忙地上轿离去了。 胡濙帮太宗找了十几年的建文帝,又做了几十年的礼部尚书,对朝政的敏感,远不如其他几位老狐狸。 于谦则已经越想越觉得今天之事,不同寻常,急于回家和幕僚商议对策。 而王直,则一向沉稳持重,虽然也觉得今天有些怪异,但只要皇帝不对自己掌管的吏部下手,王直也懒得多管。出了齐府大门,也不多说,便上轿离去了。 商辂和彭时刚刚入阁办事,资历尚浅,也不在意今天之事,毕竟就算天塌了,前面还有的是高个顶着呢。 王文则冷着脸,显然不愿意和剩下的陈循、胡濙交流。 于是只有陈循、胡濙两人,相约一起回文渊阁,继续处理政务。 众臣刚刚离去,三支军容整齐的精锐亲卫便出了王府,前去抄家。 却说此时的西花厅里,只剩下了朱祁钰和暮雨二人。 没了外人在,朱祁钰一点都不像个遭遇了挫折的失败者,转眼之间就换上了一副轻松自在的表情,倚着靠背,在软榻上躺好,朝暮雨笑道:“你这小丫头,我在说要除掉杨洪的时候,你为何发笑?” 暮雨笑盈盈地回道: “主人对着大臣们发狠的时候,奴想到了一句俗语。” 朱祁钰闻言,好奇地问道:“什么俗语,说来听听。” 暮雨笑道:“主人先恕奴死罪,不然奴家不敢讲。” “讲讲讲,寡人免爱妃一死。” 暮雨得到承诺,才笑盈盈地回道:“主人朝大臣们发狠的时候,奴家不由自主地就想到,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咬狗不叫,叫狗不咬。 奴家就想着,主人叫唤得那么凶恶,显然就是装腔作势,吓唬大臣们的。奴家第一次见到主人装的凶巴巴的样子,所以就忍不住想笑。” 朱祁钰闻言,佯装大怒,起身将暮雨按到床上,恶狠狠地训斥道:“好你个小贱人,竟然敢这样编排主人。虽然死罪可免,但是活罪难饶。 我连续调教你两个晚上,竟然都没能让你变得乖乖驯服,好,我还不信邪了,今晚还是宠幸你,我倒要看看你这小贱人有多顽固。” 暮雨像只小绵羊一般,将玉体横陈,乖乖地领受责罚,任由朱祁钰将身上的玉带轻纱一件件扯下。 待到玲珑的曲线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朱祁钰面前时,暮雨又紧闭着秀目,红着脸小声回道:“请主人对奴家粗鲁一点。” 朱祁钰无奈地叹口气:“你们这些小女人啊,都把我整的不自信了。我真有这么好吗,以至于你们都这样爽快,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身心与尊严都交给我了?” 暮雨也不答话。 那还能说什么呢,朱祁钰也只得欺身而上了。 …… 皇帝在家逍遥自在,于谦却越想越怕,急急忙忙地回了家,茶都没喝,便叫来了自己的首席幕僚崔文秀。 于谦能够二十三岁中进士,那自然也是博闻强记之辈,当下便将西花厅中的君臣对话,几乎一字不差地和崔文秀复述了一遍。 崔文秀皱着眉头思索了半晌,才摇着头回道:“看上去好像是皇帝的很多诏命被驳了回去,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皇帝压根也没想要这些诏命被通过。 比如赵王要求进京勤王、会昌侯要求召回安远侯,就算大臣们不反驳,皇帝也不像是会同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