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项羽的怒火(盟主加更to林记酥糖铺510) 楚国,郢都。 待到项羽回归,是将会稽吴中改成了这个新名字,或者说,改成了这个古老的名字。 这是从春秋时期便延续下来的老传统。 楚人怀恋旧地,每次因为挨秦人的揍,导致流亡迁都,到了新的地方,便会将那座城市原本的名字改成郢,仿佛他们一直生活在那座上古的城市,能呼唤楚人流亡在外的魂灵,来此安歇。 作为放羊娃的熊心哪懂得这种浪漫,未更改彭城的名字,这也是项羽在讨伐的过程中,数落他的罪状之一。 现在天下安定,回归楚地的项羽想了想,最终定吴中为王都,毕竟这里是自己起家的地方,又属于老楚地了。 而彭城距离中原较近,如果争霸天下,定都在那里,可以起到桥头堡的作用,只是现在项羽的想法是安稳过日子,就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即使熊心在那里修建了颇为豪奢的宫殿,项羽仅将它充当行宫,尚未去过一次。 郢都的楚王宫内,项羽按照陈洛送来的信件去做,正在开心地邀宴群臣。 殿中的七个鼎内分别烹煮着三头羊,三头豕以及一条大青鱼,浓厚的肉香混合着淡淡的酒香,充满了整个大殿。 项羽饮下杯中清冽的酒水,感慨说道:“还得是在楚地,才能喝到这样的美酒啊,难道别的地方有这样的美酒吗?那是我不曾听闻的事情。 唉,只可惜江宁又跑回长安去了,不能在这里与我共同对饮,真是令人遗憾啊。” 跪坐在他身后半步的虞姬,柔声道:“我听阳夏侯宽慰乐儿妹妹的思乡之情时,是说人生中经历伤感的离别与欢愉的团聚,就像夜空中的月亮时圆时缺一般正常。但是天下所有的人都共有着一轮明月,如果思念某人,那可以向着月亮相邀,那么所思念的那个人便会感应到。” “江宁的言语还是那般巧妙,难怪大汉公主看上去是个机灵人,却是被他哄得一愣一愣的。”项羽哈哈大笑,思忖着最近两日皆是小雨,晚上大概云层厚重。 虞姬微笑着,没有接这个死亡话题。 项羽感慨说:“江宁前日来信,说那个魏王姬余起兵造反,提醒我近日宴请就行了,大概是怕那刘邦怀疑我吧。 不过天下安定下来,对楚地的百姓亦是好事,我又有什么理由再次率领士卒出征呢?” 他话音落下,项庄是从殿外小步快走入内,这并非是遵照大汉的仪礼在行事,纯粹是心慌导致的急促。 见他走来,项羽沉声问道:“庄,你好歹也是食邑千余户的侯爵了,应当沉稳一些才行,没有静气,怎么能管理好自己的封邑呢?” “王上您教训得是,只是现在确实是有紧急的情况。”项庄低着头道,“阳夏侯在回归长安的路上,听说是遇到了魏王姬余手下的刺杀,送了这封亲笔信给您。” 他才刚刚说完,就见着项羽猛然拍案而起,木制的精致案牍上出现了丝丝裂纹,发出的巨大响声是吓了殿内众人一跳。 项庄不由得腹诽,您刚刚还告诉我要有静气呢,结果现在您看着比我更急。 只是这话他是不敢说出声的,怕遭受大逼兜的打击。 “那姬余怎么敢的?”项羽咬牙接过项庄手中的帛书,“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龙且!” “臣在。”殿内响起应答声,在项羽拍案而起时,所有人的目光就全部向主位集中,不再用食。 “即刻整军,筹备粮草。孤明日就要发兵,杀进那魏国的王都,将那狗贼的脑袋砍下来做成酒壶。”他厉声吩咐,语气中的愤怒在殿内回响。 “臣遵旨。”龙且拱手遵命,目光兴奋。 项羽目光冷冽地展开手中的帛书,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走最短的路径,去攻进姬余的王宫了。 片刻后,他抬起头叫住已经走到大殿门口的龙且:“且,你先回来。” “王上还有什么旨意?” “没有,不发兵了。”项羽迎着众人的目光坦然坐下,大手一挥道,“接着奏乐接着舞。” 帛书上陈洛是明确告诉他,这次动手的不是姬余,另有其人,让自己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起兵讨伐,如果发现了什么新的线索,需要他发声助力的话,那会第一时间送信过来,在那之前,自己安稳地待在楚地即可。 于是项羽心中虽然愤慨,但当事人都这么说了,他总不能还将火气撒到那姬余身上吧。 “姬余真该死啊。”项羽大声咒骂一句,闷闷不乐地坐下饮酒。 殿内众人面面相觑,啥也不敢问,啥也不敢说,只能同样地低头饮酒。 瞥了项庄一眼,他闷声道:“你还愣着站在这里干啥,要我亲自请你入座喝酒啊。” “没有没有。”项庄赶忙溜到边上,自己找个位置坐下,现在的项羽可不是能惹的。 见状,虞姬是默默替他满上了酒杯,“王上请宽心,休要太过气恼。” 项羽只是浅浅抿了一口,怒火未消道:“若是别的什么小事,那我便忍了,可今日有人要杀江宁,来日是不是就有人要杀我项藉?” 她轻声宽慰道:“既然阳夏侯不让您发兵,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您可以不听我的话,难道阳夏侯的话您也不考虑吗?” 于是项羽无奈叹气地说“我何尝不知道江宁这是怕我发兵,引得那刘邦生疑呢?前段时间他明里暗里和我说过无数遍了,让我回到楚地后不要展露锋芒,唉……” “罢了罢了。”他摇了摇头,端杯将酒饮尽,“喝酒吧,如果他在长安出了事,那不管是谁干的,那刘邦都别想好过。” 虞姬不再多言,继续替他满上。 ———— 阳夏侯事传至郢都,会楚王宴,羽拍案起曰:“余竖子,岂敢为此事乎?孤欲发兵击之。” 襄平侯庄劝曰:“上已讨逆,发兵迟矣,动众劳民,贤君所不为。” 王从之,赏其财帛甚众。——《史记·楚武烈王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