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十胜十败论 看着刘邦豪气干云的模样,陈洛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陛下,万万不可啊! 接下来可是两个超级大国的首次正式对拼,出现任何差错,影响的人数动辄至少以十万计,稍有不慎,数千户家庭会流离失所,士卒死在战场上,那他们的妻子会失去丈夫,他们的孩子则会失去父亲,老人无法赡养,良田无人耕作。 一个人的悲剧扩大万倍,那就成了一个国家的悲剧。 历史上的刘邦,在战略上成功驱逐匈奴,但他在战术上身犯险境,甚至自己被围困在了白登山上,若非当时临近冬天,冒顿已经有了撤军的意图,外加白登山易守难攻,那白登山之围的结局大概谁有预料不准。 万一他这个大汉开国皇帝出了意外,那宛如山崩! 这恐怕比大明战神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毕竟瓦刺尚被挡在长城之外,而匈奴现在已经侵入到了赵地,随时可以剑指中原。 何况现在方才入夏,若真被冒顿复刻了白登山之围,他还真不一定会撤军,到时候大汉诸将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决策中很难不出现失误。 沉吟片刻,陈洛道:“陛下,那些贼子罪该万死,我理解您想要立刻前去杀死他们的心情。 可农夫的职责是耕作好土地,待到来年收获粮食;商人的职责是贩卖粮食、工具,给有需要的人提供获取渠道;士卒的职责是为国征战,听从上官的命令杀死敌人。 您的身份乃是大汉的天子,而统率三军,指挥士卒驱逐并杀死敌人的职责,应当是您麾下的将帅来执行啊。 陛下坐镇长安,给予前线奋战的将士赏赐与信心,保证粮草的供给,那么战争的胜利一样会属于大汉,属于您。” 想要劝住停止刘邦亲征的想法,总不能直说:邦子,战场上的排兵布阵太玄乎了,你把握不住的!这里面水很深,韩信认为您最多就能带十万兵,那三十万人以上的大会战不是您该去参加的…… 估计还没说完,门口的侍卫就该把自己拖出去了。 毕竟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不过正因为这是真相,陈洛才要费一番口舌,用其他的理由将他劝下,放弃亲征。 要知道刘邦历史上在彭城是带着近六十万人,结果一个下午就被项羽三万骑兵全部打崩,现在匈奴有三十万控弦之士,骑兵恐怕也有三五万,自信满满的刘邦前去对阵,那实在是不保险。 “咦,江宁所言倒有些道理。”正在气头上的刘邦听完这话,倒冷静不少,倒是皱眉发愁起来,“如果我不亲征,嗯……这大汉有谁能挂帅?那匈奴来势汹汹,不是好抵挡的对手啊。” 现在大汉最顶级的将领韩信,次一级的统帅周勃、吕泽,皆在围攻魏国,虽说已经在收尾阶段,但要将他们调到与匈奴作战的战场上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至于曹参,正好在三月份的时候调到了齐国,去担任相国。 因此长安城内,并没有顶级统帅才能的开国将领,而匈奴人南侵的声势实在恐怖,估计刘邦知晓真实的情况后,大概比现在会更加忧虑。 不过对于如何给予刘邦充分的信心,陈洛早有预案,并在进入宫城的路上,根据当下的情况又进行了优化。 揉了揉下巴,他站起行礼后,郑重说道:“窃以为,陛下并不需要担心这一问题。 接下来的战争中,我们将有十项必胜的理由,匈奴人则有十项必败的诱因。 第一,匈奴人的首领冒顿弑杀父亲,四处征讨,人人都知道他的不孝暴虐。而大汉的统治者乃是圣明的陛下,您仁爱节俭的名声传播四海。在主君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第二,冒顿他靠着蛮力和诱惑统御手下,那些手下必然与他离心离德,心中早有逆反之心;而陛下用大道统御下属,连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谗言都行不通。在贤明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第三,匈奴出兵则是为了掠夺,纯粹因为贪婪;大汉出兵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土,知道为什么而作战。在道义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第四,百姓见到匈奴人来了,会慌乱地带着家当跑进深山中;大汉军队所过之处,将得到百姓帮助,可以随时征收钱粮。在仁义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第五,匈奴人只会虐杀百姓与捕捉草原上的动物,从未战胜过强大的敌人;大汉的士卒都是经历过数场战争的老兵,曾经面对秦兵,奋勇搏杀。在士卒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第六,匈奴人打仗不过是靠着骑马冲锋,没有章法;大汉有韩大将军能这样在帐中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又有樊将军这样以一当百的猛将。在将领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第七,匈奴人的补给只能通过掠夺获取,难以从后方运送而来;大汉钱粮无数,更有萧丞相调配。在后勤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第八,匈奴所处大漠苦寒之地,无法耕作;大汉疆域辽阔,土地肥沃,百姓富足,每年可以从地中收获无数粮食。在国力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第九,匈奴人不了解周围的山地水系,在陌生的地形里极容易遭受伏击;我们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哪怕如同羊肠那样曲折狭窄的小路,也能找到熟悉的向导。在情报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第十,匈奴现在军中仍有大量处境凄惨的奴隶,许以利益便会背叛;大汉军饷充足,人人都是拥有田地的良家子。在士气方面,我们获得胜利。 故而陛下拥有这十项必胜的理由,击败匈奴就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即使那些人来势汹汹,亦会叫他们有来无回!” ———— 从击袁绍,嘉仿汉初陈之旧事,献《十胜十败论》,太祖观之,慰然曰:“奉孝于我,如阳夏于高祖矣。” 继而太祖奋起,大破袁绍。——《魏书·郭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