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谁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 在那场鲜有人知的会议次日,整个大汉开始战争机器运转。 一道道旨意由刘邦在早朝上发布,通过萧何等臣子完善,飞速送达郡县。 大部分不了解情况的臣子,有些发懵,以致于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睡醒,错过了什么消息。 怎么陛下突然要各地召集军队,往魏地方向汇合,还打算征上一批赋收? 莫非那逆贼姬余还爆种了不成? 一系列的动作实在太像在筹备全面战争,和当初攻打熊心时的做法简直一模一样,不过当时汉国的基础领地只有关中加巴、汉,目前大汉则坐拥天下,哪怕同样的政策,收集上来的粮草与征召的军队,那数量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那姬余靠着魏地坚持两个月,已经算是不容易了,从最新的战报上听说,魏国的王都是随时可能被攻破,难道真还有一线生机? 只是想到平叛大军的主帅乃是韩信,他们又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一想法。 即使姬余爆种,那韩信只需要多用上两根手指,便可以将他轻易摁死。 不过这一系列政策是刘邦提出,萧何、陈洛主导,陈平、王陵、夏侯婴等人相互协作,看着这帮大佬皆全力以赴,朝中群臣自然不敢提出异议,选择卖力配合。 哪怕刘邦的命令让绝大部分人摸不着头脑,但整个执行过程是流畅无比。 毕竟汉初这批官吏都经历过长期战争,拥有充分的战时经验,让他们去赈灾或者提升经济可能不行,但可以将备战的准备做得无比完美。 就在有人猜测刘邦将军队召集去魏地,是不是打算在平息魏国叛乱后,把隔壁的韩国一并灭掉时,一条震惊长安的消息传来。 匈奴南侵! 冒顿发兵可能超过二十万,从三个方向进攻。 代国除王都代城,全部陷落;燕国疆域丧失过半;云中郡已经被吞,雁门郡告急;韩国边境已经发现小股匈奴骑兵。 长安内的群臣顿时理解了刘邦的做法。 哪怕是文臣,也都有过相当时间的军旅生活,知道这些消息代表着什么。 其中任意两条消息加在一块,都需要发动超过十万军队去处理,如果少于五万,那大概率是送菜。 更何况这四条消息加在一块,没有人敢轻视它,稍有不慎,那关外之地怕是全部要被匈奴搅乱,大汉有亡国的祸患啊! 得知消息无误,刘邦反倒松了一口气。 之前是知道有匈奴南侵的可能,但陈洛向自己的描述太过于模糊,以致于让他心理压力巨大,毕竟没有收到确切消息前,那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未知是恐惧的根本来源! 信使来到长安,告诉自己燕赵之地全部沦陷,齐地被屠戮,整个大汉的田地被那些匈奴人换成了牧草,麦子水稻用于饲养牛羊,野马在空荡荡的街道上游荡,城池的原住民已经被全部杀死。 这样的梦境是让他在夜里惊醒数次。 现在局势没有这么糟糕,让他感到心安了片刻后,继而又紧张起来。 谁知道自己做的是不是“预知梦”呢? 来自燕地和韩国的使者,描述了匈奴的行为,在汉地上确实是为非作歹,完全不将汉人的性命当做一回事,只想着掠夺与杀戮。 如果自己不阻止,那大河南北的田地上长满牧草,野马在城市的道路上游荡,恐怕真会成为事实。 于是大汉彻底成为了一台全力发动的战争机器! 刘邦将修筑宫城的任务全部停止,以及削减了皇家的用度,全部用在支撑与匈奴人的战争上。 五日后,关内。 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筹备完毕。 在长安城郊,刘邦亲自主持了祭天祷告的仪式,向上苍请求这场战争的胜利,接着由夏侯婴统领,陈洛作为副将跟随的军队奔赴魏地。 这只是诸多奔赴魏地的军队之一。 毕竟刘邦是向着天下召集军队。 按照萧何的统计,他算出各个郡县能够提供多少士卒,又不至于导致当地彻底停滞,影响数年。 于是按照这个基础的七成征召士卒,还剔除了距离魏地太远的那些郡县。不过那些诸侯国,倒不能除外,哪怕是最南端的长沙国,同样需要派出八千士卒,去魏地参与驱逐匈奴的战事。 即使没有将大汉的潜力全部压榨出来,他们这也是在不伤及大汉本源的情况下,调动了所有能参与战争的士卒,想给来犯的匈奴一个教训。 不过关中这支军队,亦有他们的独特之处。 那就是他们几乎全是由骑兵组成,军队士卒不过两万,却拥有超过一万八千匹战马,战车超过三千乘,这样的比例在大汉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踏踏马蹄声拉动滚滚车轮,跨过泾水、渭水,飞速前进。 望着身后渐渐模糊的函谷关,陈洛知道自己是踏上了魏地,来自草原的风沙,仿佛已经扑面而来。 他的目光投向那看不清晰的远方与未来,神色却坚定不移,并默默握紧手中的长戈。 大汉与匈奴的正式大战即将展开。 唯有胜者,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 ————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它兴起于战国时期,在北方草原建立了第一个强大的游牧军事政权曾称雄一时。 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与匈奴发生关系最多的一个时期,它是汉朝最大的外来威胁和边境隐患,影响着汉朝北方与西北边境的稳定与否。 在汉朝政权建立初期,正好单于冒顿统一整合了草原,是匈奴最为强盛的阶段,拥有超过三十万控弦之士,这无疑给刚建立起来的大汉政权以极大的外在威胁和压力。 高帝六年,匈奴从燕地、代地、云中郡三个方向分别入侵,甚至韩国边境也发现了匈奴人的踪迹,于是汉高祖决定回击,从各地召集军队,交由韩信统率。 这场战争的双方皆压上全部,可以说,这是一场国运之争,而它的结果也决定着两者的未来。——《大汉与匈奴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