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郭斌如何调动起塞外三城中居民参战的积极性,便要从这三城之中的经济制度说起了。
塞外三城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原黄巾之乱中被俘虏的黄巾军士兵。而这些人又大致分成两派,一派是长社城外被郭斌救下来的,而另一派则是广宗城内张角的嫡系。
长社城外的一派,多是在颍川郡附近游荡的流民,他们原本是普通的农民或手工业者,连年的大旱导致粮价飙升,使得原本就极为脆弱的小农经济迅速崩溃。手工业者直接买不起粮食,农民却因为旱灾而减产甚至绝收,为了维持生计便不得贩卖土地乃至卖儿卖女来换取粮食果腹。而当这些办法都想尽了之后,他们便会变成一贫如洗的赤贫的流民。
至于广宗城内的一派,则多为太平道的铁杆信众。他们大多常年混迹江湖,没有固定的营生,手底下的功夫虽不甚强,却大多会两下子。说到底,这些人原本便不是朴素正统的老百姓,许多人是在各地为张角传播太平道的帮手,也是黄巾军中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力量。
在太平道举事前,郭斌首次进京所看到的太平道人北上冀州的景象,便是张角召集在南方传道的这些骨干人员。冀州紧邻京师洛阳,可算得上整个天下的肘腋之地,若是京师太平道举事成功,而张角再亲自率领冀州主力部队在外呼应,占领冀州,那么天下大乱可期。届时,太平道便可浑水摸鱼,上下其手了。
只是太平道在京师的一番计划早就被唐周卖给了何进,使得太平道不得不提前发动,因此虽搅乱了天下,却并非东汉政府灭亡的直接原因。而郭斌在广宗城内外的一番作为,甚至只身进入广宗城的豪情,无不瞧在这些太平道铁杆的眼中。这些混迹江湖的汉子,最佩服的便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况且郭斌如今在江湖上声名颇高,算得上是江湖上的后起之秀了。首先,他是河朔神枪童渊的关门弟子,亦算得上名门大派其次,郭斌在江湖上名声历来不坏,河朔神枪又是英雄侠气,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这种仿佛只存在于江湖人口中的传说一般的高手,自然是让这些混迹江湖底层的人极为向往的了第三,这些江湖人所以混迹江湖,并不是为了所谓的行侠仗义又或者甚么浪漫主义,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罢了。要是严格说起来,这些混江湖的人,日子比平常的老百姓惨得多了。只是许多人并不想安于现状,又或者不会稼穑之术,便只能到江湖上捞偏门。
然而,如今太平道虽然散了,大贤良师亦死了,可这些铁杆们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既未受到朝廷的惩罚,更是过上了曾经梦寐以求的稳定生活,这实在是意外之喜。故虽是在塞外,他们却也混不在意。况且常年混迹江湖的他们都晓得天下各地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对这个世道的理解远超许多本本分分的老百姓,因此他们很知足。况且这些粗放的汉子本便不是斤斤计较之人,也大多心直口快,有什么矛盾当场便可解决了,事后便不会像平常老百姓一般记在心中。
因此,原本这些最难归心的“江湖人”,反而对于郭斌的认同度最高。
而郭斌所以能将这些人说动了,其实也简单得很,不过是增强他们的认同感,激起他们的敌忾之心罢了。
依照塞外三城的制度,这些原黄巾军俘虏们,自从来到塞外三城便不是自由身的。颍川各地的豪族出了粮食供应他们,实际上是将他们给“承包”下来,非得要他们为以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颍川郡豪族们工作若干年,为他们收回成本,乃至产生利润之后,方可以恢复自由之身。
然而,为他们工作的期限却是极难确定,因为这其中价值的计算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打个比方,颍川豪门所提供的粮食和建城的物资便不是可以计算的,因为粮价是不断浮动的,尤其是在灾荒之年,你便是有钱怕也很难买到粮食。其次,黄巾俘虏们的工作价值也是很难界定的,在建城之时,他们有的负责挖坑,有的负责烧砖,有的平整土地,有的跟着技术员建设城墙,有的则跟着归顺的鲜卑牧民放牧牛马,因此其创造的价值也是极难计算的。
因此,虽然双方有协议,可由于时间极为仓促,这协议实际上便是颍川豪族与郭斌的参谋集团单方面拟定的,实在也是一笔糊涂账,而郭斌此次便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在高层的会议上,郭斌一上来便定下了调子,一切以人为本,整个塞外三城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要切实为本城的居民谋利益,因为这些普通的居民方是塞外三城存亡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