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晚唐:朕 > 第208章 小李飞槊,例无虚发

第208章 小李飞槊,例无虚发(1 / 1)

 推荐阅读: 茫茫黑夜漫游 族长:我的实力是全族总和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贫道略通拳脚 诸天盘点:从闪耀迪迦开始震撼 凡人问天我欲成仙 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 直播算命:开局赞助爷爷地府创业 末世:我加载了亲密度面板 成为abo世界唯一普通女性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208章小李飞槊,例无虚发 许岩士被留下了,被皇帝陛下专门用于搜集火硝、土硝,各种矿物。 而张俊呢,则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被皇帝陛下一纸诏书,打发到终南山修道去了。 皇帝陛下实不待见此人,下令张俊即刻启程,同时,皇帝陛下遣人回长安宣召户部员外郎王肃。 王肃三年前为万年县令,李茂贞攻打万年之时,王肃举措得法,组织民众辅助守城,又安置流民,屯田理政多有功劳,被李晔擢升到户部历练。 此时碰到机会,放到静海为一任节度使。 至于武官,李晔中意的是原左神威军三都三校指挥使刘坤,右羽林军扩建之时调到八都为指挥使,此时正在在军中,可担任静海防御使。 王肃主政,刘坤主军事…… ………… 朝廷的形势愈发好转,世袭令颁布之后,各镇纷纷上表谢恩,上缴赋税。 所谓藩镇赋税,按唐制,各镇官员、兵员都是有定额的,各镇按田亩人口收缴赋税后,除去官员俸禄、兵饷等开支,剩下的钱,朝廷取七成,各镇可截流三成。 可这么多年来,藩镇内部的田亩、人口朝廷哪里还能掌握,各镇多以田地荒芜,人口凋敝,截流大部甚至全部赋税。 朝廷能怎么办?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陛下,魏博、卢龙、成德三镇,皆上表谢恩,并上缴了去年的夏秋赋税。” “上缴了多少?”李晔问道。 “魏博上缴了三万贯钱,白银黄金,珍珠玛瑙珊瑚等宝物数十车,卢龙与成德各上缴了两万贯,绢万匹。” 李晔微微扬眉,钱不多,但政治意义很大。 “其他各镇呢?” “皆如此!” “宣武河东也是这样吗?” 裴枢道:“宣武河东皆上表谢恩,宣武上缴钱五万贯,金玉财货数十车,为各镇最多的,而河东则上表谢恩,言可在今年昭义输岁中扣除两万贯,作为河东赋税上缴。” 李晔听完苦笑不得。 一来这朱温够隐忍的,到了现在这个境地,还如此舍得花钱,二来,这李克用还真的扣,就两万贯,还要从昭义岁输上扣。 可玉山亲卫右军指挥使段坤一句话,让李晔脸上顿时挂满寒霜。 “陛下,宣武探报,汴州、宋州、亳州、郑州出现大规模饥荒,百姓易子而食的很多,朱温遣人散布流言,说朝廷逼迫上缴赋税才会如此……” 裴枢道:“朱温其心可诛,臣以为可诏河东、魏博、成德、平卢、天平、泰宁、武宁等诸镇攻伐宣武。” 皇帝陛下没有说话。 杜让能也没有说话。 翰林学士王辅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宣武有雄兵十万,皆是百战余生之士,若是朝廷若发兵,需要多少人呢?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宣武区区之地,怎能养十万军,钱粮不足,日久必将士离心,到了那个时候,还怕宣武会作乱吗?” 李晔笑道:“王学士所言甚善,不过朕需要亳州之地,与宣武共享汴水之利,沟通南北漕运,众爱卿有什么办法呢?” 汴水干系到朝廷漕运大动脉,肯定不能置于朱温的控制之下。 李晔的心思是,以郑州、滑州来置换亳州、颖州,重新划定宣武治界,而且颖州现在在朝廷的控制治下,本以为朱温会遣人来谈。 不过,让李晔意外的事,朱温既不来谈颖州之事,又不归还郑州、滑州、以及天平军朱瑄的曹州、濮州。 宰相杜让能道:“陛下,臣以为,现在的形势有利朝廷,亳州有兵一万,朝廷可遣军进逼亳州,在汴水扎营,以骑兵巡监河岸,则亳州便成为孤军,朝廷再下诏,令宣武撤离四州,臣料朱温肯定会从的。” 李晔点点头,杜让能的意思很清晰,以兵势威压,政势相辅,若是宣武派人来谈,朝廷尽占上风。 毕竟翻脸的成本很高,朝廷在博弈,而宣武未尝不在博弈。 王辅道:“杜公,试问亳州军与朝廷大军若是相攻,会怎么样呢?” 李晔道:“区区一万人而已!” …… 朱珍没费多大气力,引三千军灭了王檀军,又接到皇帝昭令,兵发亳州真源县。 真源县在亳州东北,临近汴水。 而皇帝陛下亲率骑兵六军,左虎威军余部,兵发亳州鹿邑县。 探马得报,朝廷大军来袭,亳州城内,踏白将李思安并无惧色。 踏白都是朱温帐下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全军有五厢,每厢有五营,每营有五都,每都有骑兵一百人,共计一万两千五百人。 当然朱温不可能将一万多人的精锐全部布置在亳州,跟随李思安的只有一厢的两个营,共计一千人的精甲骑兵,其余万余步卒,则是亳州本地的镇兵,加上一部分蔡州的降卒。 闻朝廷大军前来,亳州刺史尚科道:“节帅令我等据守城池,不可与朝廷大军交兵,现在皇帝引军前来,当速报节帅处置。” 李思安道:“尚使君难道没看到,亳州遍布朝廷斥候吗?报送军情的使者早就出发三批了,按照时间,节帅的回使昨天就应该到了。” 尚科闻之面色一凝,道:“如此,当坚守不出,唐军既封锁消息,亳州军情不出,时间长了,节帅肯定会遣人打探,此中发生的一切,必然尽知。” 李思安喝道:“朝廷无故攻伐宣武,此不义也,本帅自要去问问皇帝,为什么要擒我兄弟王檀!” 尚科大惊,道:“将军不可!此事节帅自有处置啊!” 李思安看向尚科道:“尚使君遣王檀收颍州,现在兵马被灭,王檀被擒,使君为什么不救呢?” 尚科眉头紧皱,这事是他所能左右的吗? “我只是执行节帅的命令,将军为何迁怒与我呢?如果将军出战,若有意外,又该如何呢?” 李思安道:“本将承担亳州保境安民的责任,一切后果,自然是我一力承担,不会连累使君的。” 尚科苦笑,这是说不连累就不连累的吗?可李思安,他怎么劝的动。 李思安是宣武汴梁人士,本地派的扛把子,而尚科则是黄巢降将系的,二人一文一武,分属不同派系,这也是朱温制衡的手段。 尚科看着李思安领一千踏白都本部人马出城,抚额长叹。 而此时李晔正在军中。 左虎威军二厢都指挥使温泽峰,原是宣武长直军中之人,对李思安颇为了解。 “李思安此人,早年效力宣武将军杨彦洪麾下,勇武有力,身长七尺,杨彦洪被朱温杀了后,李思安便跟随左右。 其人善使飞槊,百步之内,例无虚发。” “李思安极其英勇,与秦宗权作战的时候,经常率百余人马,在秦宗权数十万军中,左冲右突,无人可挡,军中之人大都很服他!” 李晔摇摇头,又是一员骁将啊!怎么宣武这么多人才呢?若是能擒的此人,或可分化朱温帐中宣武一派的人。 “陛下,此人尚勇但没有智谋,每次遇敌,必是猛攻,攻而不利,则逃,对阵不是大胜,必是大败。” 李晔点点头,道:“朕要生擒此人,你有什么办法呢?” 温泽锋道:“陛下,这件事很容易,将二厢布置在阵前,挡住李思安的攻击,派骑兵围住他,难道还怕擒不住他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