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 第281章 再见众知青

第281章 再见众知青(1 / 1)

 推荐阅读: 贫道略通拳脚 诸天盘点:从闪耀迪迦开始震撼 凡人问天我欲成仙 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 直播算命:开局赞助爷爷地府创业 末世:我加载了亲密度面板 成为abo世界唯一普通女性 甜欲!被病娇影帝撩哄得脸红心跳 修炼从收集角色卡开始 大佬上恋综靠发疯整顿娱乐圈爆红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281章再见众知青 在王爱花眼里,京城的房子实在太贵了。稍微大点的院子,一套要几千甚至上万块。就算单买两间私房,也要两三千块,根本不值得。 还是老家好,箍一间砖窑才四五百块。如果掏土窑,价格更低了。 “爱花姑,账不是这么算的。你们肯定能够感受到,这几年进城的人越来越多,住房只会更加紧张,房价也会一直涨下去。买的越晚,价格肯定越高。你们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想想两个孩子。他们长大结婚总不能回罐子村吧?”王满银开口劝道。 机会真的很难得,错过以后绝对要拍大腿。 “爱花,我觉得满银说的没错。现在房子很抢手的,你没看报纸上前段时间说吗,全城目前有将近二十万住房困难户等待安置……”谢连生倒听进去了。 他一直对王满银很信任,知道对方眼光非常独到。当初如果不是人家的建议,自己现在还在街道上当掏粪工呢。 维修店看起来不起眼,一天最少能有三五块收入。如果遇到电视、冰箱这种大件电器,一次要收十块钱维修费。 一个月下来,基本能有二百块收入。扣除一家人吃喝,也要比普通工人高很多。 这两年,他们手头攒不少钱,勉强也够买几间房了。 “现在私房都有租户,又不允许把人赶走。买了也住不进去,能有啥用。”王爱花嘟囔道。 她刚跟着丈夫来京城时,什么都不懂。不过在这里生活几年后,王爱花已经逐渐适应下来,通过和邻居聊天,现在对各方面了解不少。 “这的确是个麻烦,”谢连生皱下眉头,冲王满银解释道,“由于前些年的原因,几乎所有空闲房子都安排有租户。现在产权虽然归个人,但有规定,房主不能清退租户,而且不可以随意涨房租。这样的私房买到手很便宜,有些几千块一套……不过想买没有租户住的私房,价格就高了,而且要碰运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见……” “碰运气也好,时间长了,总有合适的。哪怕两间房也行,至少是自己的房子。”王满银跟着又劝一句。 说实话,如果不是他暂时没有定居京城的打算,现在自己都想买趁机两套。 不过像谢连生所说那样,目前对外出售的私房并不多。这年头又没有靠谱的房产中介……如果不清楚房子具体情况,很可能掉到坑里栽个大跟头。 这里可不是黄原市,遍地都是大爷。 另外还有一点,买卖不破租赁。 如果租户一直不搬走,自己买到的房子很容易成夹生饭,根本无法居住。而且比较坑的是,房屋租金必须按照指导价,房东不能随意涨价。一间房子租金标准为两块八到四块五,几十年没怎么变过。一套四合院每月租金几十块钱,连房屋维修费都不够。 目前买到手,只能落一个产权。 所以王满银打算等几年,看看动向了再说。 好饭不怕晚,应该还有机会的。 印象到九十年代,四合院才几十万一套。真正贵起来是两千年以后,价格一路飙升,一套要几千万甚至上亿。 当然,就算到时候买不到四合院,买几套学区房也可以的。 说话的功夫,王爱花已经利索炒好两个肉菜,而后又做出半盆炸酱面。 谢连生本打算拿酒,被王满银给拒绝掉。自己下午要办事儿,万一喝醉了咋办。 “说起来,满银,你这次来京城到底干啥?”饭菜端上桌,王爱花带着好奇出声打听。 “我不是做五香瓜子的买卖嘛,下一步准备扩大规模,想搞正规一点,注册个商标。”王满银拿着筷子在碗里搅拌几下,夹了一团放嘴里。 王爱花做的炸酱面味道还行,和他曾在饭店里花费大几十元吃过的差不多。 无论现在或者后世,京城炸酱面都名气很大。尤其在很多文字描写里,更透着一种讲究地道的韵味。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下第一面。 真正吃过就知道,其实这玩意儿和臊子面区别不大,无非多加点酱,再弄些黄瓜丝、胡萝卜丝、豆芽等当配菜。 说通俗点,就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当然,王满银也不挑食,吃起来很爽利,大口大口的。 “商标是个啥东西?” 没等王满银回答,谢连生已经给婆姨解释道:“就是商品的品牌,比如咱们修的收音机,有熊猫牌、蝴蝶牌、春雷牌……” “弄半天就是个牌子。满银,为这事儿你还专门来京城一趟?有啥用……没有这个牌子,你不卖瓜子了?不是瞎扔路费钱吗。”听完,王爱花立刻惊呼起来。 连谢连生也带着疑惑,同样觉得卖五香瓜子要商标没啥用。 “还是有些作用的,比如我注册一个商标叫‘老王五香瓜子’,以后其他人就不能用这个名字。”王满银只能这样解释。 没办法,这年头,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明白商标的意义。 关于商标,他心里有很多计划,只是没必要展开说。 王满银还想着等下去商标局,尽量多注册几个名字,不给蹭铭牌注册的人留下机会。 现在商标管理不严格,很多企业故意蹭铭牌注册。 最经典就是现在的度康和白水度康,因为名字和包装太过于相似,弄得酒友们也不知道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九十年代时,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商标,才发现很多老字号商标被抢注,最后闹出一地鸡毛。 王满银这次过来,就是想尽量把事情做好,不留下漏洞。 “对了,爱花姑,你们在京城住这么久,有陈永红的消息吗?”吃了几口炸酱面,王满银转移话题。 他问出这话,自然是受王富贵之托。 自从陈永红和王喜山离婚回城后,再没有任何消息。现在他们的孩子都八九岁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所以这次听说王满银要来京城,王富贵特意登门请求帮忙打听。如果实在没啥希望,他打算让儿子再找一个婆姨。 听到这话,谢连生夫妻俩都有些沉默。 迟疑几秒钟,王爱花开口道:“没有,这几年,其他知青偶尔会找连生聚一下,陈永红从来没出现过,听说好像去南方了。” 对于感情的事情,外人没办法做出评价。王满银现在尽到义务,没有再继续追问。 吃过饭,谢连生早早去胡同口给刘向阳几人打了个电话,邀请对方晚上一起聚聚。 返回时,他特意借来一辆摩托车,打算下午送王满银去商标局办事。 知道人家店铺离不开人,王满银赶忙推辞,连说自己一个人就行。 只是谢连生一再坚持。 他无奈同意,算真正坐了一次京城的摩托车。 好在谢连生不喜欢张扬,一路稳稳当当,并没有打算当马路杀手。 “好家伙,这么多人。”等赶到地点,王满银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他原本以为商标局门可罗雀才对,现在才知道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都是递资料填单子的。 王满银粗略数了下,差不多有二三百号人。 等待时间里,他才知道现在注册商标同样要钱,而且价格比后世要贵,一个商标一千块(为这个价格,我在网上查了几个小时资料,应该是准确的。大家如果有其他资料,可以评论区说一下)。 “多少,一千块?这和抢有啥区别!”谢连生听完直咧嘴,随即小声问道:“满银,你还办吗?” “来都来了,肯定要注册。” 王满银也没有想到这么贵。 他想到的商标名称是“六只松鼠”。来之前准备从“一只松鼠”注册到“一百只松鼠”。现在才知道,太过于想当然了。 幸亏空间里这些年攒有不少钱,再加上出门前携带的,应该能注册到“十只松鼠”,最多加上“松鼠”“大松鼠”“小松鼠”。 至于十一只往后的,暂且让它们处于放养野生状态。 其实关于商标名字,王满银想了很多,最后还是定下“六只松鼠”。 他一直觉得,后世“几只松鼠”之所以能够成功,名字占了相当大优势。因为动物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容易被人记住。 另外在人们的印象里,松鼠本身喜欢吃坚果类食物,非常契合产品定位。 而且起一个动物名称,以后还可以围绕着品牌向其他领域拓展。 比如最简单的做一部动画片,起名《六只松鼠历险记》,可以轻松直入广告,进一步加深品牌印象。 这一点可以向九十年代经典的动画片《大力水手》学习,人家就是一款菠菜罐头的广告,照样非常火爆。 到时候可以给六只松鼠各起一个名字,让它们组团冒险做任务。 其实后世几只松鼠也尝试过制作动漫,只是内容不太精彩,所以没泛起什么水花。王满银则不同,本子上记有很多经典动漫的大致情节……像什么汪汪队,熊大熊二等等。 如果这些经典角色换成松鼠,一点都不违和。 原本王满银想着有机会的话,这次来可以把后世国外的一些著名商标也注册了。等对方需要时花大钱购买,自己说不定能躺平挣几百万。 现在,打消念头吧。一个注册商标一千块,十个一万,一百个就是十万。自己暂时真没那么多本钱折腾,还是继续把目光集中到主业上比较好。 排队一个多小时,人数仍然没见减少。 无奈,王满银只得让谢连生继续排队,自己冲一个躲在角落里抽烟的工作人员走去。 到跟前,他递了支香烟道:“同志,我是秦省人,来注册商标的,想向你打听个事儿。这里每天都这么多人吗?” 对方瞥了一眼带有“香山”字样的烟盒,而后伸手接过来回答道:“没错,我们一天大概要处理三四百件。从去年八月份到现在,注册有八万多件商标,其中国外注册有一万多件。单单你们省就注册有三千多件……” 好家伙,谁说这个时代人不在乎商标。听对方的口气,估计像什么可口可乐、宝马之类早注册了。 王满银彻底没了想法。 其实认真查找的话,应该还有一些漏网之鱼,但王满银没有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上边。 问过几个问题,他重新返回队伍。 不出所料,等工作人员下班时,前面还排有五六十号人。 两人只能无奈骑着摩托车返回,打算明天早点过来。 到修理部门口,他们注意到门前停着摩托和自行车。门开着,王爱花正笑着和人说话。 大概听见摩托车,里边几人纷纷走出。 “王大哥!” “真是王大哥,好久不见!” 看到王满银,几人激动地迎上来。 “刘向阳、尚志民、沈金琴、汪立成……”王满银挨个喊出名字,心里同样有些激动。 虽然只短短几年没见,他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和在罐子村时候相比,几人气质变化很大。 尤其汪立成,更是穿西装打领带,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中午王满银曾听谢连生介绍过,这人现在做的正是倒腾批文的生意。 “王大哥,中午听谢连生打电话,我还以为他开玩笑。你倒没啥变化,依然这么壮实!” “那可不,王大哥当初被链子嘴夸成韩世忠的……” 短短几句话,让众人齐齐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 聊了片刻,汪立成又出声催促道:“走,咱们去饭店好好聊。我来的时候已经在前门大街烤鸭店订好包间。爱花嫂子和两个孩子一起去!” “不了,不了,我和孩子在家吃就行,他们明天要上学,不能太晚。”王爱花连声推辞。 “没事,咱们早点结束。” 王满银本打算随便吃点,不过既然人家订好,那就客随主便吧。 真论起来,他吃一顿大餐也应当。 当年这些人在罐子村插队时,可没少吃大黄捉的野鸡兔子。 烤鸭店包间里。 汪立成拿起酒瓶挨个给人倒满,随即叫嚷着碰杯。 喝完,给众人倒满后,他又找上王满银道:“王大哥,咱们今天必须多喝几个。记得刚去罐子村,你带我们去山里打柴。我崴脚了,是你把我背出来的。这么多年,我一直没忘了!” “还有那次骑车双丢把,现在想起来我还后背发冷。傻胆大,要不是恰好遇到一个接骨大夫,我估计会瘸着回城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