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开什么玩笑? 郑万九一下就来了兴趣,指了指鼻烟壶:“沈总,能不能上手看看?” 客人点了点头,递了过去:“可以!” 李定安也顺带着瞅了一眼:瓶身晶莹剔透,画面鲜艳明亮,十二位金钗活灵活现,或娇或媚,仪态万千。 再看款和字,确实是晚清名家叶仲三的作品。 他是内画壶的宗师,擅画《聊斋》中的仙妖鬼怪、《红楼》中的女性人物,只看这只壶的画工就知道,称得上是他巅峰时期的精品之作。 正常交易的话,价格差不多五六十万,如果是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拍卖,少些也在八十万以上。 要是等相关法令颁布,价格还会翻着跟头的往上涨,最多一两年,翻个三四倍轻轻松松。 当然,正式文件还未下发,在座的这几位肯定不知道,郑万九之所以感兴趣,也只是见猎心喜…… 他先看瓶,再看画,最后看字和款,端详了一阵,可能稍有些拿不准,又看了看李定安。 李定安微一点头。 郑万九就明白了:东西没问题! “沈总,你开个价!” 既然是拿来“交流”的,自然要卖,所以沈总很直接:“五十万!” 还行,基本算是市场价。 郑万九点点头,刚要说成交,闻总,也就是买了《秋山劲松》的客人伸了一下手:“等会……我出五十五万!” 这是要……绷行价? 和那天高胜东带着李定安,去他的库房里看东西时如出一辄。但已经打过很多次交道,郑万九很确定,这位闻总绝对不是托。 再者能花两千万买一幅画的主顾,也跌不起这个份。 所以说,这就不好办了…… 郑万九想了想:“六十!” “六十五!” “七十!” “七十五!” 闻总跟的很紧,一人只是出价三次,价格就涨了一半,郑万九想了想,不吱声了。 感觉七十万就顶到头了,再多了不划算! 他准备放弃,正要开口,李定安却拍了拍他:“要是喜欢,就收了吧!” 收了……姓闻的再加价怎么办? 郑万九摇摇头:“有点高了!” 李定安又劝:“有钱难买心头好嘛,再说也不贵!” 郑万九依旧摇头:“还是算了吧……” 李定安顿时无语:我的意思是让你发点小财,但你怎么就听不懂? 白瞎了你一路上那么殷勤…… 虽然有钻空子的嫌疑,但没有钱掉到脚面上却不捡的道理。李定安想了想,又叹了口气:“沈总,我能不能出价?” 沈总当然求之不得:“当然可以!” “那就好……一百万!” 几位客人都懵了:这玩意即便拿到国外,也卖不了这么多啊? 那是怎么回事,总不能是这位李老板是钱多的没地方花? 也说不上,真就喜欢的不行…… 沈总才不管那么多,顿时大喜过望,说实话,他心里预期能卖五十万就可以了,没想直接翻了一番? 也根本不用问,闻总直接就摇了一下头,又竖了个大拇指:“李老板豪气!” “过奖!” 转完账,他收起了东西,郑万九才反应过来:李定安的意思是……让他放心加价? 要说李定安不知道这东西值多少钱,那绝对不可能:那天之后,郑万九特意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帮他清了仓的李定安,就是神龙不见首尾,如今却已火爆收藏界的李安之。 这位白手起家,短短一两个月,身家就已是好几个亿,一捡就是大漏,而且从未失过手。所以,李定安敢让他加价,就绝对有加价的理由…… 嗯? 心中一动,郑万九眯了眯眼:“李老……李老板,这东西,是不是会升值?” 李定安没说话,只是笑笑。 这神情,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郑万九又想到那天晚上,国博的副馆长、故宫的副院长对他的态度,一瞬间,突然就像开了窍…… 他心里咯噔的一下,又凑近了一点:“多少?” 李定安想了想,避开其他人的目光,隐晦的比划了四个指头。 其实不躲也没关系,因为不知情的压根不会信:你以为你爹是部长,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 知情的更不会信:这可不是十几二十年前,泄露法令性的政策信息等同于泄密,不但撤职,还得坐牢。 而事实上,不论是何安邦、吕本之,更或是陈静姝,从来都没有向他透露过相关的口风…… 但郑万九却深信不疑,更是肠子都悔青了:四根指头,这是多少? 四倍,还是四百万? 不管是哪一种,都够他扇自个几耳光了。 有钱难买心头好…… 反正也不贵…… 李定安都已经提醒的这么明显,奈何自己死脑筋? 正懊恼不已,李定安又拍了拍他,笑着说:“没必要后悔,机会多的是!” 郑万九精神一振:这些天他跟前撵后,极尽殷勤,不就是为了这个? 更是暗暗下定决心,日后但凡李定安点头,那怕是花一百万让他买一坨屎,他也绝不犹豫半秒…… 思忖间,另一位姓赵的客人也拿出了自己的藏品,也就是那副极大的头饰:一副木牌,一件玉牌。 两件东西都极长,差不多都是五十公分左右,木牌稍宽一点,大致十七八厘米,看成色,还是檀木雕制而成。 玉牌的材质是岫玉,要窄好多,也就六七公分。 两块牌子上面都有花纹,相同的样式,看形状像是凤凰。数了数,都是五只,边缘还刻有流苏祥纹。底下各有四个小字:静雅娴淑。 李定安稍想了想,就知道了这两样东西的来历,暗道了一声好东西,又道了一声可惜:按原样,木牌还要长一些,大概六十公分,但现在一头像是被剁掉了一小截,没有塔帽式的造型,光秃秃的。 玉板倒是保存的挺好,没有断,也没有豁口之类…… 正看的仔细,赵总又拿出一样东西。像是一件龙尾石(黑玉)雕琢而成的玄武,而且不小:方圆三十公分左右,高约十公分,少些也有十多斤。 奇怪的是,龟背上还刻着一道长约二十公分的槽。 再看宽度与深度,感觉和木牌的厚度差不多……干嘛的,不会和这木牌是一套吧? 正觉不详,赵总放下了墨玉玄武,又竖起了木牌,然后……“喀嚓”一下,就把两样东西合到了一块。 再一看,李定安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什么玩意,墓牌,灵牌? 再仔细点……谁要说这东西不是被摆在坟头或灵桌上薰了好多年,他敢把这几件全给嚼着吃了:那香薰的痕迹,都已经渗到墨玉和木牌里头了。 真的,第一次见这么糟蹋东西的…… “这是……牌位?但怎么这么大?而且这字,还是横着的?” 闻总瞅了好几眼,又问着旁边的专家,“林教授,你有没有印像?” 林教授摇着头,又凑近了一点:“看纹饰,倒有点像清皇室妃、嫔用过的东西,但绝不是灵牌:清朝有定制,皇帝神位才长一尺,也就是三十二公分。但这块,高一半还多……而且从没听说,神位上的字只有豆粒大,却有这么大的留白?” 意思很明确:这东西就不是灵位。 闻总又指了指旁边的玉牌:“那这一件呢?” 林教授看了看:“这么大的玉板,好像只有玉笏沾点边……《礼记》:笏长2尺6寸,中宽3寸……所以尺寸倒是差不多,但材质不对!” 另一位专家也摇头:“纹饰也不对!” 所谓笏板,就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拿在手里的那块板子,一是用做备忘本,记一些朝奏的重点或是皇帝交待的要事,二是用来遮脸,以免冒犯天颜。 不过从唐朝起,朝笏就有了明确的等级之分:五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竹板或是木板。简而言之,唐以后就不用玉笏了。 再者,龙凤纹饰自宋朝起才逐渐流行,要说这是唐以前的玉笏,明显不符合礼制。 而且看上面的祥纹和小字,这东西摆明和木牌是一套的,所以,就挺奇怪…… 一听两位专家这样说,赵总的心直往下沉。 其实他拿这东西来,就是想借机请行家给掌掌眼,结果是谁都不认识? 换种说法:不认识的东西谁会买? 他抱着抢救一下的心思,又指了指墨玉玄武:“那这个呢?” 林教授瞅了瞅:“机器刻的,估计就是专门为这牌子刻的……不过薰的时间倒是挺长,估计能有个五六年……” 一听“机刻”和“薰了五六年”,赵总的脸直接就跨了下来:新东西,后做旧的? 闻总一下就乐了:“哪淘的?” “天元镇,花了十八万!” 一听天元镇,其他人就知道了,天元号称全国最大的古旧家具及文玩摆件交易市场。其中奇形怪状,五花八门,且叫不上名称,搞不清来历的东西数不胜数。所以,赵总完全是凭着赌一把的心思,买的这几样东西。 林教授又问:“卖主当时是怎么说的?” “说是灵牌,还说是清朝贵妃神位……” 扯什么淡,贵妃牌位卖十八万?加个零都不止…… “不过也不算贵!”闻总笑着点头,“留着自个鉴赏吧,说不定哪天就能碰到行家……” 意思是也就能自个收藏,想出手,基本不可能。 除非碰到像他这种,想赌一把的买主…… “算了,我自个留着玩吧!” 不然还能怎么办? 赵总叹着气,就准备把东西收起来,李定安稍想了想,给郑万九使了个眼色。 什么意思? 这玩意,也是好东西? 那还犹豫什么? “噌”的一下,郑万九的眼睛就亮了,手指轻轻的点了点木牌:“赵总,先别急着收,要价格合适,东西我就要了!” 嗯? 郑万九虽然是京城人,但经常在江浙一带晃悠,这几位都认识他,更交易过,所以也知道他的秉性:出了名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别说不知道来历,连干嘛用的都不知道的东西,稍微有点看不准,他都不会出手。 换种说法:这东西,他认识? 赵总一下来了精神:“郑总,要不你先给解解惑?” 开什么玩笑? 别说不我清楚,就算是清楚,没交易之前能告诉你? 那不是缺心眼嘛…… 郑万九摇了摇头,表情很认真:“赵总,不骗你,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是想着赌一把……” 赵总歪着头,表示怀疑:换个人,他说不定就信了,但换成郑万九……不可能! 闻总和林教授,以及那位潘总则是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李定安。 赵总没注意到,他们三位却看的很清楚:就是这位年轻的李老板授意,郑万九才开口的。 再联想到之前的内画壶,这几位不由自主的就想歪了:这位是……老郑的金主? 反正肯定是位不差钱的…… 闻总使了个眼色,赵总也反应了过来,几乎没犹豫:“郑总想要?可以,五十万!” 扯什么淡? 眨眼前,连什么用处、来历都不知道,摆明要砸手里的东西,一转眼,就要五十万? 这何止是坐地起价,简直是穷疯了…… 郑万九张嘴就要骂,却被李定安拦了拦:“郑总,别废口舌了,想要就付款,不想要,咱就走人。” 说完,他又叹了口气:怪只怪郑万九太心急…… 稍一转念,郑万九也明白了:自己殷勤的过了头,让这几位把李定安当成了什么二代,合起伙来下菜碟? 行,都给我等着…… 冷笑了一声,他取出了手机:“赵总,五十万对吧?来,付账……” 真买,而且连价都不还? 我靠,十有八九是要低了? 但要说反悔,绝不可能:这么多圈内人,而且还有知名的学者和专家,要是出尔反而,以后就只能在地摊、市场里淘物件。再想参加这种比较封闭的交流会,那是门都没有…… “好!”赵总叹着气,也拿出了手机,“但我有一个要求,交易完后,请郑总说说这东西的来历!” 说实话,他是真好奇…… 郑万九没说话,看了看李定安。 “倒也不是不行……”李定安笑吟吟的,“但你得和郑总签一份买卖协议!” 赵总瞪大了眼睛:什么意思? 意思是老郑啥都不知道,但这位知道? 你不是金主吗? 越是这样,赵总也越是不安,其他人也越是好奇……好奇这到底是什物件,也好奇李定安的身份。 但都到这份上了,还能怎么办? 店里就有制式合同,潘总拿了一份,两人签协议,付款……前后也就五分钟,一式三样,木牌,玉板,墨玉玄武,已经姓郑了。 郑万九收拢着东西,赵总则一脸求知欲的看着李定安,其余几位也是分外好奇。 “林教授没说错,这只墨玉底座是机刻品,做旧后又天天拿香薰……还好,没把其余两件给烧坏了……” 李定安指了指木牌和玉板:“这两样都是对的,不过不是太老,还不到两百年!” 不到两百年,那就是晚清的东西。 赵总有些着急:“到底是什么?” “发饰,也就是女人扎头发用的,所以你要说它是发簪,也没错!” 什么玩意? 赵总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 那块玉牌也就罢了,这块木板长足有半米,宽近有一乍,你说……这是发簪? 赵总怔怔出神,近似自言自语:“别说女人的头发了,你就是拉头驴……哦不,拉匹马过来,尾巴上的毛能缠几圈?” 他这神情和语气太过搞笑,李定安没忍住,笑出了声:“别说,这东西大部分的时候,还真就缠的是马尾巴上的毛……不过来历稍复杂些……” 稍一顿,李定安正了正神色:“不出意外,这两件东西,是道光的皇后,咸丰的养母、奕诉的母亲,孝静太后用过的……” 开什么玩笑? 也不止是赵总,在座的有一位算一位,全都不可思议的盯着李定安,跟看外星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