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魏逆 > 第20章 可志同

第20章 可志同(1 / 1)

 推荐阅读: 足球:开局中场屠夫,惊呆魔力鸟 贝加庞克打造忍界科技 代晋 我的金融帝国 诸天从日月神教开始 修仙百年,前任都成了天命之女 四合院:我绑着棒梗去下乡 冒牌运灵师 四合院:被秦淮茹截胡,我赢麻了 都别打扰我种地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20章可志同 那日饮宴罢,从夏侯霸家书中得悉信息的夏侯惠,为了日后能在伐汉中之事有置喙一二的资格,便开始了每日勤勉伴驾的生活,连休沐都放弃了。 虽说,他并没有左右这场战役的身份地位。 然而一旦天子曹叡能让他对此发言了,便是得以彰显自身的军略了啊! 且待战役发展状况如他所料,那就是令天子器异,对自己日后的谏言也会慎重考量了啊! 当事情无可逆改的情况下,就应该放弃无谓的挣扎、果断的承认失败,然后争取让失败酝酿出未来成功的希望。 如此,才是成事者具备的胸襟与睿智。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的是,他如今在士林中已然薄有名声。 那日在饮宴上,他所声称的文思枯竭之事终究还是流传了出来,人们对此信疑参半。 信者颇为天意薄他而惋惜,疑者则是认为他在故作姿态,是为日后饮宴中不复被人邀诗作赋的托词。 但不管如何,关乎他为人谦逊、有君子之德的赞誉却令众皆认可。 相传,其长兄夏侯衡与天子曹叡得悉如此赞誉后,不知为何竟皆半晌无语。 当然了,这种名声稍微之事,人们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几句,然后就被京都不断汹涌名利波澜给拍死在沙滩上。 真正的暗流,则是司马师与陈泰的私语。 二人的父辈皆乃社稷重臣,在得悉了自家长子的上禀后,皆不由稍微对夏侯惠多了一缕关注。 至于关注的缘由嘛 是出于社稷有梓才健长的诧异,还是出于自身立场对社稷“宗室”有贤才的考量,那就立场不同、见仁见智了。 夏侯惠对此些皆不知,亦不去关注。 近些时日,他的日常伴驾又有变得有趣了。 盖因天子曹叡果如众人所料,被孙权称帝刺激的勤勉仅仅维持了十几日,便又变得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不乏午后出游寻乐之事。 饮宴、文会、射猎、问狱等事不乏,夏侯惠亦时常被留下伴驾出行。 恩宠之隆,几乎成为了仅次于秦朗的近臣。 这也导致了令他啼笑皆非的事情:从五月中旬伊始,竟就有人给他送礼请托了 虽然知道京都之内总免不了蝇营狗苟的龌蹉,但自己才忝为散骑一个多月啊!伴驾出行算起来也没多少时日,哪敢以一些非分之事扰天子! 退一步而言,就算他敢天子也未必能听啊 此些汲汲营营之人,真可谓是利令智昏。 感慨之余,他也倏然发现,才代汉没几年的魏国竟已然行赂成风。 如才刚上任没几年的中护军蒋济。 因为中护军之职乃是典型的位卑权重,除却在军中总统诸将、执掌禁卫外,另有负责选任武官的权力。【注1】 亦令蝇营狗苟之辈争先恐后的行贿、请托。 而被魏武曹操擢拔起来的蒋济,竟经不起诱惑与回绝不了人情世故,不顾名节以职权之便大肆谋取私利。贪心之炽,令民间作歌谣讽刺曰:“欲求牙门,当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 品行名声犹如茅厕,迎风飘香十里。 尚有为人低调的秦朗。 得天子曹叡宠信,常年伴驾左右,令行贿请托之人趋之若鹜,也让他家中富可比公侯。 这些行径,换做执法严厉、连掾属署公稍不合意便杖责的魏武曹操,不将之下狱问罪见杀,也会罢黜废为民永不叙用了。 故而,虽然财帛动人心,但夏侯惠还是叮嘱家人将这些请托之财皆原路奉还,且以后不复让请托之人进门。 是的,身无余财的夏侯惠在心里有过挣扎。 因为少府令杨阜以事无先例、与法度不和为由,对天子曹叡让少府补贴夏侯惠坐骑养在宫禁的费用拒不执行,遣人来夏侯惠家中讨要坐骑所耗的钱财 那时,夏侯惠并不在家中。 夏侯衡得悉后,立即让人补齐了费用,且还亲自去寻了未央厩令。 与之折算了良驹在宫禁中一岁所耗后,便让家中管事一次性将钱粮给太仆署给送了过去。 也让后来得知的夏侯惠愤愤不已。 自己倒贴俸禄受职,天底下哪有如此荒唐之事! 更可恨的是天子曹叡,明明已然经少府令杨阜的驳言知晓此事了,竟装聋作哑! 如此情况下,夏侯惠对财帛动心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也幸好他忍住了,保住了忠直之臣的形象,不然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中,他都没有发言权。 在盛夏六月来临之前,还发生了两件事。 其一,乃是称帝后的孙权,留陆逊辅佐孙登镇守武昌而迁都建业了。 亦是说,日后江东兴兵犯境,乃是以淮南为主、荆襄为次了。 这点是魏国君臣的共识,天子曹叡亦招重臣们群策后,提前让淮南战场后方的兖豫二州郡兵专注演武以及做好随时增援的准备。 且在做出决策后,还起了考校之心,让诸多伴驾近臣对淮南战线各抒己见。 就是收获了了。 诸多近臣基于石亭之战后,魏国淮南精锐的元气大伤,对战略的谏言也不过是坚壁清野、扼守为上的老成谋国之言。 而“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夏侯惠,则是激进得多。 他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战术,以江东素来依仗大江天险而偏安一隅,而着力发展水师,亦会导致吴兵离水则怯的心理。 是故,他建议淮南战线在坚壁清野的情况下,且先增一两千精锐骑兵蛰伏。 待吴兵来犯时,魏国示敌于弱,催生彼骄横之心离水上岸来战,然后魏国便可以精锐骑兵一举破敌。 若战事顺遂,此后江东复来犯,仅是否上岸作战都要犹豫再三。 只不过,可惜了。 天子曹叡听罢,仅是颔首而笑,说了句“稚权所谋颇有可取之处,然类如张文远之将,乃可遇不可求耳”后,便将此事揭过了。 对,止于考校之心的天子,并没有觉得夏侯惠能比社稷老臣更有军略,故而心生误解,先入为主的将夏侯惠的谏言,当成彼欲效仿“张辽威震逍遥津”之事了。 不过,夏侯惠对此也无所谓。 毕竟如今有满宠在淮南镇守着,彼贼吴孙权还能翻起什么大浪来? 而另外一件事,是又有散骑侍郎被左迁了。 乃杜恕。 从不与人攀交的他,在数日前上疏,借着乐安人廉昭很爱上书言事的事情,并以大将军曹真之弟尚书左丞曹璠“当关不依诏”、骑都尉王才私下免去乐人孟思违法罪行等事为例子,指摘如今朝中重臣不作为、庙堂风气阿谀奉承者、谋私利者众,提醒天子曹叡应该重视,并整顿吏治、罢黜奸佞小人,立志作圣明天子。 作了这种奏疏,被左迁是必然之事。 哪怕天子曹叡心中十分赞誉,但为了顾及衮衮诸公的情绪,也得将他左迁了。 故而,才被辟为散骑侍郎没多久、尚未积累足够经验与履历可任职两千石的他,被外放出京任了个闲职。 他自身对此似是也心灰意冷。 在任命下来之际,他出了洛阳城便称病去职,跑去宜阳一处泉坞内隐居了。 此事天子曹叡并没有让近臣作规劝,但夏侯惠很想规劝一二。 缘由无他。 一者,夏侯惠对如今朝中贪墨风气也很反感,对杜恕的奏疏也很认同。 另一则是杜恕虽乃士族,但在其父杜畿那时就已经是落魄寒门了。 不是底蕴深厚的世家、没有复杂的门户私利,如若天子曹叡器异,他是可以被培养成为曹魏死忠的。 也正好是夏侯惠所寻求的志同道合者。 可引为党朋者! 只不过,想对天子曹叡规劝这种事情,他如果不想迎来同样被左迁的待遇,就得寻到合适的机会。 带着这样心思的夏侯惠,一边为规劝之辞打腹稿,一边耐心的等候着时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于不知不觉中,仲秋八月悄然到来。 一直勤勉任事的夏侯惠,也终于等到了规劝的好时机。 —— 【注1:魏国皇宫禁卫职责以司马门隔分中外。中护军掌外,中领军掌中(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