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第二一〇章 天国在哪里?

第二一〇章 天国在哪里?(1 / 1)

 推荐阅读: 惊!马甲大佬她有亿点社交牛X症 我满级天赋,你将我发配祖地思过 美漫:从制造者卢克开始 平步青云 我有99种变态人格 手握购物app:年代女配赢麻了 带病娇崽崽上娃综爆红,影帝前男友拉我领证 不能长生的我只好无限转世 我在异界摆摊成神 假千金被赶出家门后,闪婚霸总了
最新网址:hbcjlp.com

台湾府城之中,新上任的台湾兵备道王资雨最近正忙着宴请当地的文武官员与地方大族。 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东番岛相对闭塞。越是闭塞的地方,地方势力就越加的强大。 天高皇帝远,他们就都成了土皇帝。 朝廷的流官要想顺利地施政,必须要依靠当地而大族。 “哼,一帮吝啬鬼、守财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有本事等乱匪起了也不要来找我。”等人走了之后,王资雨在嘴中咒骂道。 他来了之后才发现岛上的武备松弛,绿营的缺额严重。 如果此时哪个地方要是爆发了叛乱,那么他从府城中可以抽调的兵马也就只能够达到一千人。 至于岛上那五百驻防八旗,那就是大爷,人家才不会听从调遣。 王资雨毕竟是幕僚出身,而且受到了王懿德的影响,他还是比较务实的。 一到东番岛之后,他立即对各县进行了走访。 在走访的过程中,他就发现东番各地,民间结社情况严重。 受到小刀会起义的影响,王资雨知道这些帮会组织都是潜在的动乱因素。 不过他没有立即下令进行取缔,而是先梳理了一下自己手底下掌握的兵力。 因为他知道,一旦对这些组织进行取缔,立马就会引起变乱。 要是手头上没有一支力量,那么这场变乱很快就会扩散开来,波及整个东番岛。 他这次召集当地的官员、乡绅,其实就是想征募饷银,编练一支两千人的团练。 不论是征伐太平军的战争,还是之前剿灭小刀会的战争中,地方团练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朝廷对征募团练剿匪的地方官员,赏赐颇重。 王资雨已经步入官场,往上爬成为了他的重要目标。 他现在已经是正四品的官员,骤登高位,让他的野心膨胀。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一方布政使。 福建的布政使还是庆瑞兼任呢,也许自己能够顶上去,为庆瑞巡抚分忧。 “大人,属下打听到,最近台南诸县都传说有两位姓熊的大豪侠,逐渐掌控了好几个会匪组织,势力颇大。”说话的人叫叶胜才,是王资雨手下的差役头目。 叶胜才是当地人,原本是一个道上混混,被王资雨提拔起来专门帮自己刺探情报。 王资雨本身就起于微末,他知道这些市井之人有自己的独特生存之道。 作为一方大员,不能光用读书人,也要学会使用那些市井游侠儿。 “这两人是什么来头?”王资雨皱着眉头问道。 “这个……大人,这二人像是从外地来的,以前在这里从来没有听说过,只知道这二人非常厉害,被他们兼并的会匪基本上都是头目被他们干掉。江湖上称这二人是索命阎王。” “这样,你去打探到这二人的动向,先不要打草惊蛇。”王资雨吩咐道。 “另外,那雾灵山上的土匪不是想要被招安吗?你去联系一下他们,帮我办一件事情,办好了,本官就收了他们。”王资雨继续吩咐道。 那个地方士绅,不是吝啬吗? 那就让他们感受一下匪乱的下场,到时候这些人还不乖乖地将钱给送过来啊。 时间来到了咸丰三年的二月份。 董良带领华工起义一周年时间。 他在石垣岛川平湾,原本华工登岸的地方竖起了一座石碑。 然后带着手下的人到此处祭奠了当初在起义中死难的华工。 站在石碑之前,董良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不过大部分的华族官员所想的跟董良不同,他们感叹的是仅仅一年时间,董良就带着他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夺船,登岛,击败岛上的萨摩势力,解救萨摩种植园中的华奴,击退洋人和萨摩家的围剿,创立华族,攻占同安县城,接回华工的家眷,北征萨摩,控制整个琉球,然后攻打鼓浪屿,解救猪仔,顺带跑福州帮满清击退了洋人联合舰队的围困,最后又征伐东海海盗。 一年来,华族一边发展生产,一边不断地战斗。 在生产中积累成长,在战斗中磨练自己。 护卫军作为一支新军,硬是被董良磨砺成百战老兵。 放眼整个东亚地区,华族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势力。 同样发展迅速的还有太平军。 他们自金田村起义开始,几起几落,有好几次差点被清军剿灭。 但是在永安建制之后,太平军的政策得到了久经压迫的底层百姓的支持。 他们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流窜作战,队伍如同滚雪球一般扩大。 每到一地,力量都能够得到扩充。 只要太平军还在流动,他们就有用之不竭的兵源。 而且太平军在战斗中不断学习,成长非常迅速,仅仅一两年时间杨秀清、石达开、罗大纲、林凤祥等人都从原本的普通百姓成长为优秀的将领。 杨秀清成为东王之后,太平军确立了双元领导体制,他更是以其优秀的战略眼光,带领太平军做出了重要的选择。 咸丰三年一月十二日晨,太平军穴地攻武昌城,轰塌城西南文昌门城墙20余丈,殿前左一检点林凤祥、殿前右二检点李开芳、殿左一指挥罗大纲等率军相继攻入城内。 清军弃城溃逃,双福、常禄、王锦绣被击毙,常大淳自杀,武昌被太平军占领。 这是太平军自金田起义以来攻占的首座省城。 此战消息传出,满清朝野震动。 咸丰皇帝更是被气的旧疾发作,差点昏死过去。 这时清廷才让正在处理黄河水患的两江总督陆建瀛前往安庆整顿长江防务,同时让蒙古八旗赶到河南驻守,防止太平军北上。 武昌乃是九省通衢之地,从这里太平军可以出击的选择实在是太多,清军想要将其围剿难上加难。 同样的,太平军也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方向产生了迷茫。 天王洪秀全认为应该北上中原,与河南、淮北的捻军汇合,然后直插京师。 洪秀全认为只要攻打下京师,那么天下汉人就会立即放弃满清改为支持自己,这是迅速平定天下的捷径。 而杨秀清则觉得应该东进,顺江而下,他的理由同样很充足,首先他分析了北上的缺点,太平军大都是粤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同时他们擅长水战,此时北上中原必然要对抗大量的满清骑兵,太平军并没有对抗骑兵的办法,他们一直在南方的山林作战。 如果顺江而下,则能够发挥其水战优势,利用长江水道,威震南方各省。 再者江宁城乃是南方重镇,要是能够占领那里,同样能够让天下震动。 还有一派以石达开为首,认为应该西进巴蜀,同样有自己的理由,巴蜀乃是天府之国,还有地形优势,易守难攻。 商议到了最后,都要吵起来了,还是没有结果。 杨秀清无奈,直接在大殿上抽搐起来。 众人一见,好吧,赶紧全都跪了下来。就连洪秀全都从御座上爬起来,匍匐在地,口称“恭迎天父”。 天父道:“东王儿子说的没错,南京城虎踞龙盘,乃是地上天国首选之地,尔等速速前去,定能旗开得胜,地上天国建立可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