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第五五六章 安南权臣

第五五六章 安南权臣(1 / 1)

 推荐阅读: 惊!马甲大佬她有亿点社交牛X症 我满级天赋,你将我发配祖地思过 美漫:从制造者卢克开始 平步青云 我有99种变态人格 手握购物app:年代女配赢麻了 带病娇崽崽上娃综爆红,影帝前男友拉我领证 不能长生的我只好无限转世 我在异界摆摊成神 假千金被赶出家门后,闪婚霸总了
最新网址:hbcjlp.com

董良知道咸丰开始整修大沽口炮台,但是他还不知道天京城内的暗流。 这些天,他一直待在福州城中,有湖南、江西两条战线需要筹备,这对后勤部门来说是一次巨大挑战,每天都有大量的材料上报到董良的手中,需要他签字确认。 董良的书房现在基本上是傅善祥和杨瑛瑛轮流值班。 侍从室在外院办公,整个元首府的内院,现在基本上只有董良一个男人。 董良觉得不必如此,他就一个老婆,自己绝对伺候的过来,不会出现被绿的情况。 但是华族高层的那些人,尤其是以周腾虎为首的士林派,态度非常坚决。 既然元首已经大婚,那么元首府内院绝对不能让男人随便进入。 这样反倒是更加符合此时的习惯。 还有人曾跟董良说过要给元首府配置太监。 提这个建议的人被董良给外放到吕松南部的岛屿去教化土人了。 现在董良的身边一共两大部门,一个是侍从室,一个是秘书处。 秘书处全都是女子,他们主要负责董良的生活,还有一些接待工作。侍从室则是董良与华族的军政工作对接的工具。 自从傅善祥担任侍从室的主任之后,侍从室中就多出了不少女子。这些女子大都是从华族的一些基层部门抽调上来。 董良对此并没有任何反对。他觉得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确实有其道理。 现在的侍从室中,那些年轻的小伙子就比以前有活力多了。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样男女在一起工作有伤风化。但是傅善祥的理由是,女性工作人员进内院更加方便。 这些人迟早也会习惯这样的现状。 毕竟时代在发展,妇女作为重要的劳动力,应该得到释放。 董良信奉的依然是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进步。 “元首,私掠舰队将船队护送到海门港,完成补给之后就立刻北上了。”杨瑛瑛道。 今天她在书房值班。轮到她值班的时候,他就将董安安交给奶奶带。 董良的母亲也渐渐将这个捡来的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当做自己的孙女。 主要是现在董良成家了,而且马上要有孩子了,老太太就当是拿安安来练手了。 带孩子加上伺候怀孕的儿媳妇儿,老太太的事情很多,元首府中的菜园子终于不再继续扩大。 董良在心中为那些名贵的花草感到庆幸。 “卓司令就没有说什么吗?”董良有些尴尬地问道。 “哼,你还有脸问,哪有将自己的手下大将肚子搞大,完了还这样可劲儿地使唤人家。”杨瑛瑛带着几分幽怨说道。 她其实还是一个黄花大闺女,平时看起来像是御姐,生起气来的时候,淡红色的上嘴唇微微翘起,才能够看到几分俏皮。 董良已经知道了卓一清怀孕的事情,他与杨瑛瑛之间是没有秘密的,因此这件事情杨瑛瑛也是知道的。 “瑛瑛,这件事情我已经跟你解释过了,这个女人,唉……” 董良对卓一清完全没有办法,他倒是想要卓一清留在后方好好歇着,可以让曾泰跟她换一换位置。 但是卓一清写信给董良让他不要忘记当初的承诺,就差说董良提了裤子不认人了。 她还说她肚子里的孩子离开了大海,就会闹腾。她还要在海上将孩子给生下来。 最后,董良没有办法,只能让杨瑛瑛挑选了几个可靠的产科医生,准备了充足的药物和手术器材,然后派到舰队,跟在卓一清的身边。 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董良动用一下特权,也是可以理解的。 “卓司令让人送信来说,他们的舰队本来想要去朝鲜王国的釜山补给,但是被朝鲜王国拒绝了,对方说我们是大清的乱军。卓司令的意思是教训一下对方。要不然以后跑远东的航线将缺少重要的补给点。” 董良本能地转过头看向地图。 从华族的海门或者是海州港出发,向东北方向,釜山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补给港口。 主要是这里是朝鲜王国的主要对外港口,商业繁华,有足够的物资。 董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动过朝鲜王国,主要是董良根本就没有将对方放在眼中。 此时的朝鲜王国是权臣当道,地方起义不断,比满清的处境还要糟糕。等到推翻满清之后,将朝鲜王国纳入的华族的统治,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就给她回信,朝鲜的事情,她可以全权做主,不要忘了,他们是华族的私掠舰队。” 私掠舰队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可以打着海盗旗帜为所欲为的。 现在卓一清有海军陆战队可以调度,想要对付朝鲜王国这种老破小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吗? 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朝鲜王国的问题,还是要从根子上动手。 董良准备找孙延平好好谈谈,他是复兴会的执行理事。 之前复兴会就提前在北圻建立了分会,在华族进攻北圻安南军的过程中,北圻分会的同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那么相同的办法能否在朝鲜王国复制呢? 如果朝鲜队的王室识趣的话,董良还可能给他们留下一个爵位,假如对方不识趣,那就是顺手灭了。 杨瑛瑛没说什么,毕竟卓一清也是董良的女人,董良信任对方也没有错。 “不过,你要跟卓一清说清楚,解决远东的沙俄人才是正经事儿,我们必须在八月份将第一批武装移民送过去。”董良补充道。 华族的江北政权已经将海州给纳入版图。 战斗的规模并不激烈,曾泰带领第二舰队护送运兵船队直接从海州登陆。 只是几场小规模的战斗就将清军给逼退到了徐州城。护卫军还趁机占领了邳州。 淮河以北的清军一看被护卫军南北包围了,也向西退到了运河以西。 护卫军的炮艇直接从扬州出发封锁了运河沿线。 而此时清军用了一个非常歹毒的招数,他们将上百万的流民驱赶到了护卫军的控制区。 这些人大部分来自河南和山东地区。以前这些流民出来转一圈,还是会回到原籍种地的。但是现在他们彻底被清军堵住了退路,回不去了。 护卫军自然不能对这些人坐视不理。清军的本意是让这些人消耗护卫军的军粮,让护卫军无法继续进攻,殊不知这正好帮了护卫军的大忙。 大量的粮食通过海路被运送到了江北地区。现在华族与英国人和解,南洋的海路畅通。 暹罗人积极准备对安南的战争,更加卖力地出口稻米,虽然暹罗百姓自己都吃不饱。 但是暹罗国王还是觉得将这些稻米换成银子和武器,更加符合暹罗的利益。 好了,这些粮食就成了董良手中的武器。 董良非常清楚,在此时的华夏,粮食普遍短缺,因此粮食才是当之无愧的硬通货。 这些流民一进来之后就被华族打乱了分组编制。 当他们吃到了浓稠的大米粥、齁咸的腌咸菜之后,这些人确信自己这次因祸得福了。 不过他们也彻底将自己卖给华族了。华族自然不会白白养着这些人,江苏的沿海海堤还有很长一段需要修建。 等到海堤修好,华族将会得到一块巨大的可耕种土地。这里的有无边广阔的冲积平原。 这块新开辟的土地将来能够养活上干万百姓。 至于远东,董良准备至少一次性至少迁移五万人过去,就连这些人在远东过冬的粮食都准备好了。 “安南人有什么动静吗?”董良问道。 安南人自从上次反攻河静府失败之后,就没了什么动静。 难道这些安南人真的安于失败吗?董良非常清楚北圻对安南的重要性。 “他们似乎准备派人来跟咱们谈判,不过人还没到,就没跟你说这事儿。”杨瑛瑛说着,从文件中翻出了一份暗部上报的材料。 董良扫了一下,里面提到了张登桂利用安南军队在北圻惨败的机会,掌握了京城顺化的军权,现在被安南国王任命为太尉,统管全国军事。 他又通过其以前的门生掌握了行政事务。 现在的安南除了阮知芳在经营着南圻,担任山南行军大总管,可以与张登桂掰一掰手腕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钳制他。 张登桂之子还从华族的手中购买了几干把使用火冒击发的滑膛枪。 国丈武文解更是闭门不出,在家里韬光养晦。 阮福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已经很少再插手国事。 张登桂掌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华族讲和,当然了此事只能暗中进行,要不然安南的那些读书人可以用唾沫星子淹死他。 他非常清楚,与华族对抗,最后要么是被华族打败,要么是被国内的其他势力打败。 留给他的只有讲和一条路。 “安南人倒是识趣,这样咱们倒是不好再继续用兵,暂时先养一养再说吧。” 赣州和永州的战前准备还在继续,董良时刻在关心着,这一点不需要杨瑛瑛汇报。 扶桑人现在也还算老实,除了一个长州藩基本上被反华势力控制,经常搞事儿。但是那些事情钟润一基本上都能够解决。 这一次函馆的事件,让董良意识到必须在扶桑保持一支海上力量。 因此他从沿海的海上守备队抽调人手和战船在扶桑成立了一支海上守备队。 这支守备舰队的驻地就放在华族在那里的大本营鹿儿岛。 经过钟润一两年来的运营,萨摩家基本上成为了华族的附庸。 藩主岛津齐兴年纪大了,沉迷于心学研究,前段时间还访问了华族的厦门大学堂。 那里是华族的心学圣地。 他跟唐启华达成协议,由厦门大学堂派人在萨摩建造一所学堂。 岛津齐兴将家族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了这座学堂中。为了筹钱,他甚至转卖萨摩家的产业,而接手的正是琉球馆。 鹿儿岛的琉球馆和港口比以前扩大了很多,这里形成了一座新的城市。加上汇集在这里的流民,鹿儿岛琉球馆的人流量剧增。 其实,董良对钟润一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华族在鹿儿岛也只是维持了一个大队的常备兵力。 他在扶桑采用的办法基本上就是利用扶桑人对付扶桑人。 华族笼络的是扶桑的幕府、大名、官商。给予这些人垄断与华族贸易的权利,然后利用这些人去打压扶桑内部的开明武士阶层。 对扶桑人底层百姓,华族其实也是采取了拉拢的策略。 毕竟华族每年从扶桑输出大量的劳工和雇佣兵。 他们现在过的日子至少比在扶桑国内要好的多。 华族算是给他们提供了一条出路。 而第一批出去的扶桑人已经回来接他们的家人,这些还乡团带起了一波新的扶桑劳工输出高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