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嫂,去我家吃饭吧。” 赵母和赵大队长没有推辞。 这么晚回来,难得去厨房收拾。 两口子先回家把东西放好,才去赵小叔家里。 赵大堂嫂和赵大堂哥看到爹娘回来了,是有一些激动的。 参加小弟的婚礼,这一去就是一个月,都差一点拍电报去问,因为什么耽搁了,怎么还没有回来。 等呀等呀,如今终于等到人回来了。 “老大媳妇,去下面条,你大伯娘他们也过来吃饭。” “奶奶,爷爷.....” 赵大堂嫂瞧着公婆提回来一个大包,赶紧去厨房烧水煮面。 “老大,面条,让你媳妇窝几个蛋,去京都这一段时间,我们基本上都在石头家吃住。” 赵大堂哥一怔,很想问,堂弟租的房子有多大的呀,爹娘还有大伯娘一起住他哪里? 几个孩子已经围上来赵小叔赵小婶了。 “吃糖,这可是你小叔小姑姑的喜糖。” 给几个孩子抓了糖,赵小婶就让赵小叔把东西提回房间。三兄妹高兴不得了。 吃着糖,甜甜的笑着。 “老大,老大家的,你们小妹也嫁人了。” 两口子直接愣住了,小姑子不是去京都那边上班吗? 怎么嫁人了? 嫁给带娃二婚头? “娘,我这妹夫多大年纪了?” 赵大堂哥真的怕这妹夫年纪比他还大。 他们也没有那么嫌弃小妹的。 真的不用在京都随便找一个男人嫁了。 “二十五,是公安,父母是干部,头婚。” 两口子又没有见识的震惊了。 小姑子找了一个公安,人家还是头婚,父母还是干部? 这样的家庭,找一个大学生都不成问题,怎么就找了小姑子? 赵大堂嫂想不明白。 看着几位长辈吃着面条,没有继续给他们解惑。 “所以我们没有要什么彩礼,男方给的彩礼,都全部返回去了,不过这一次回来,你们妹夫和妹妹,给家里几个孩子买了不少东西,等一下,我给你们。” 赵大堂嫂想要说,男方给的彩礼,为什么不收,还要返回去,可这话不敢说。 小姑子离婚回来,村里不少人在她耳边说了不少不好听的话,就是娘家那边也在说,还是把小姑子再嫁出去,不然以后会影响几个孩子的。 可如今小姑子再嫁了,还嫁的这么好。 “兔子养的如何?” 赵大堂哥立即跟赵大队长这个大伯说起大队养殖兔子情况起来。 赵大堂嫂插不进去话,看到婆婆回了房间,只能收拾碗筷去洗。 “我先回去收拾。” 赵母拿着手电筒,打算回去收拾一下床铺,一个月没有住人,都有一股味道了。 之前一直睡着炕床,如今睡床也不知道习不习惯? “老大家的,这些是小妹给几个孩子准备东西,还有你的,这些吃的,小河家的买了一些,你小妹也买了一些,你放好,每天给几个小的吃一些。” “妈妈,是衣服。” 是衣服,还是新衣服。 这棉袄很好看的。 赵欣欣也没有太过突出,听建议,给几个侄子买的新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