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夜色下的行动,蓝玉的选择! 年关时节,已是严冬。 纵然天气晴朗,入夜之后,仍是寒风萧瑟。 点点繁星闪烁。 在天幕上,画出一幅瑰丽而美妙的奇画。 阳山的今夜,注定不平。 当一个个谎言,交织成一张密布之网,扑天而下时。 纵天无暴风骤雨,亦有似平地惊雷。 越是惊爆的信息,也越令人难辨真假。 因为太过于骇人听闻。 又不得不相信其可能存在的真实性。 阳山之外,京师。 徐妙锦敲响了凉国公府的大门。 大明是有宵禁制度的。 从一更到五更,禁止百姓在晚间外出。 便是官员,若无令牌,亦在禁止之例。 道理其实很简单。 这个时代没有电灯,也没有监控。 夜间的光亮度不足,就很容易发生违法犯罪之事。 盗窃趁黑逃跑,也难以追捕。 别说是寻常百姓。 就算是军队,趁夜黑之时,突袭军营,也会造成极大的混乱。 此时的百姓生活艰苦。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普遍性营养不良,缺少维生素A,因而夜盲症非常普遍。 夜晚看不清,就更不适合出门了。 不过,再严厉的宵禁制度,也管不到徐妙锦这等身份的人身上。 身为技术研究和制造局的主管官员,夜间行走的通行令,她自己就可以签发。 “咚咚咚!” 敲门声在宁静的夜晚响起。 很快。 “吱呀”一声,门打了开来。 “立即带我去见凉国公。” 徐妙锦单刀直入。 见到敲门之人,竟是一个十二岁左右小姑娘。 行事又这般怪异。 全无寻常女儿娇滴滴的模样。 开房门的门子愣了愣。 马上回过神。 这般年龄,这般穿着,又这般雷厉风行的少女,整个金陵城,也只有徐家那个丫头,太孙殿下跟前的红人徐妙锦了。 门子没有半分的犹豫,当即让她进府。 虽然蓝玉早交道过不见客。 但徐妙锦前来,极可能是奉太孙之令,自不在寻常客人之例。 “深夜前来,莫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蓝玉见到徐妙锦,很是吃了一惊。 徐妙锦微微苦笑。 她也不想啊。 但冬季昼短夜长,一会儿就天黑了。 从城门口到凉国公府,距离还真不短。 路上人多,脚程不快。 到了这里的时候,天就黑了。 “年节将至,太孙殿下离开京师,前往阳山,面见陛下去了。” “我刚刚得到消息,常茂乔装打扮,进了京师内的军营。” 此言一出,蓝玉的瞳孔内,顿时骤放出精芒。 这是徐妙锦在前来的路上才收到的消息。 在此之前,她只是知悉常茂出府。 原以为他会去见幕后之人,没想到竟然去了军营。 她派去监视常茂的人,都是花钱雇的寻常百姓,或乞丐叫花。 为的是不引人注目。 但他们也进不了军营。 这让徐妙锦的警惕之心,再次提升了几分。 “除此之外,衡王和吴王也在天黑之前,离开了京师。” “他们所去的方向,是圣驾所在的阳山。” “算算时间,现在差不多该到了。” 听到这番话,蓝玉的神色很是严肃,表情凝重,似乎还在消化着这几个消息。 常茂虽是郑国侯,亦是领兵大将。 但却并非京师驻军的将领。 此前,他被太孙殿下重重打板子,太孙认定他犯了几项大罪,其中一条,便是随意进入新军大营。 自那次之后,京中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武将勋贵的子弟,等闲都不敢再随意进军营了。 撞在太孙殿下的手中,准是落不了好。 这个时候,常茂还去京师驻军之地,还是乔装打扮,偷偷摸摸进去的。 他想干什么? 而朱允炆和朱允熥,身为皇孙,若要出京去见陛下,自无不可。 但按例来说,应该启奏监国太孙知晓,然后出城。 但两人显然不是。 否则,也不会太孙前脚出京,两人后脚就跟着出去了。 太孙殿下若是想带他们两人一起去,当时就带了。 既然没带,就是不想让他们去面圣。 没有太孙殿下的允许,在太孙离城之后,悄然前往阳山。 蓝玉深吸了一口气。 就算他再粗枝大叶,也能察觉到这里面不同寻常的味道。 说起来,朱允熥和他才是真正亲甥孙。 在此之前,朱允熥曾多次和他提及,希望自己帮他一把。 对此,蓝玉却是告诫朱允熥,不可有非分之想。 太孙殿下的能力,远不是他能企及的。 真要斗的话,一百个朱允熥,也不是太孙殿下的对手。 在那之后,朱允熥也就不再和蓝玉说了。 蓝玉一直以为,自己这个甥孙,应该老实了。 不再有什么痴心妄想,没想到,竟瞒着自己,偷偷谋划着“大事”。 “徐姑娘请放心,蓝玉是非分明,必以公事为先。” “若我那不成器的甥孙,当真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我蓝玉第一个灭了他。” “太孙殿下才是国之储君,蓝玉对太孙殿下绝对是忠心不二。此心昭昭,日月可鉴。原誓旦旦,天地皆知!” “徐姑娘有什么话,但请吩咐。” 蓝玉言语恳切,郑重万分。 徐妙锦倒是有些意外。 似蓝玉这等武人,素来桀骜不驯,也不会轻易说这样的话。 尤其是如今局势还不明朗的情况下。 他完全可以用轻描淡写的言语,轻轻带过。 她也很难说什么。 但蓝玉这样说,几乎就等同于做出了明确的选择。 徐妙锦不知道,朱允熞带给蓝玉的种种冲击,实在太大了。 在蓝玉心中,朱允熞已经不是人,而是神。 听到朱允熥可能会和朱允熞斗的消息,蓝玉的第一反应是,这小子在找死。 他怎么可能斗得过太孙殿下呢? 若是朱允熥在他面前,蓝玉恐怕都要冲上去,用大耳刮子教他做人。 你自己几斤几两都搞不清吗? 还妄想和太孙殿下斗? 故而,听到消息后,蓝玉没有任何的犹豫。 立即便选择了站在太孙殿下这一边。 因为,在他看来,朱允熥没有一分赢的胜算。 有了这样的判断,别说朱允熥只是他的甥孙,就算是自己的亲儿子,敢做出对太孙不利之事,他也得亲手宰了,免得拖累全家。 “好,那你现在立刻去文华殿军务处值班,监察京中各军动向,在太孙殿下的教令没有传回来之前,不得离开军务处半步。” 徐妙锦当即说道。 她对蓝玉并不是非常放心。 毕竟,蓝玉是朱允熥的舅姥爷。 血脉亲情,非寻常关系可比。 谁知道关键时候,蓝玉是否就一定能靠得住呢? “遵命!”蓝玉拱手。 虽然论官职地位,徐妙锦还远在他之下。 但世人皆知,徐妙锦与太孙的关系不一般,更是两次对他有救命之恩。 此时太孙不在城中,徐妙锦来亲自请他,一则是试探他的忠心,二来他也可以趁机洗涮身上的嫌疑。 她听从徐妙锦的安排,就是站队在太孙这一边! 故而,蓝玉对徐妙锦格外尊敬,才说出了遵命两字。 他当即令人掌灯,与徐妙锦一起,趁夜色出府,直往宫中而去。 此时宫门早已关闭,纵然他是凉国公,朝中重臣,也不能进宫。 内外有别。 宫中的守卫戒备,一半是防贼子,另一半,实际上防的就是朝中重臣。 这一点,虽未明说,但任何一个守将,都心知肚明。 反倒是徐妙锦,因为是太孙殿下身边之人,身份不同寻常朝臣,且她又持有令牌,很快便唤开了宫门。 “咨政处可还有人值班?”趁着送蓝玉进宫的功夫,徐妙锦询问宫门的守将。 “咨政处的几位大人都还在呢。”守将小声回答。 “太孙殿下不在城中,宫内应加强戒备。” 徐妙锦吩咐道:“今夜无论发生什么事,宫门不得再次开启,若有人员需要进出,或有紧急情报传递,皆从城墙上攀绳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