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前三十年,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 从数据传输速度就能够看出,这三十年时间,通信技术发展的浪潮。 在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时,采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数据传输的用户体验速率为10kbps,即使是理论上的峰值速率也不过100kbps。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6G通信正式推出的时代,其最低使用速率已经达到了500Gbps,速率是三十年前最高速率的五百万倍! 这样的数据传输速度对于刚刚开始制定标准的人们来说,还属于比较科幻的内容。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第二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可以处理图象、音乐等等媒体形式。” 在会场之内,一位十分年轻的技术人员站在讲台之上侃侃而谈。 “这是通信研究所的周晨,据说在通信频谱开发方面做出了不少的工作。” 坐在张星扬身边的杨艺,小声地告诉他现在台上意气风发青年的身份。 这场会议是第三代通信标准的制定会议。 虽然看起来这场会议,和一直负责火箭、导弹等工作的张星扬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张星扬还是深入参与到了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当中。 主要还是因为,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直接关系到他们下一代通信卫星的研发工作。 所以,即使他目前还有不少其他重要工作,但是还是优先参加到通信技术标准制定会议之中。 在张星扬的心目之中,还是希望能够对第三代通信技术的技术标准进行一些精确调整,来适应他们现在的情况。 “而且我们在研究之后认为,国内的三代通信技术标准不必经过2.5代的中间环节,可以直接向3G过渡。” 台上周晨的发言,在台下不少人看来,可以算得上是暴论。 毕竟如今在3G标准已经有了不少成熟方案的发达国家地区,基本上都认为从2G到3G的过程之中,采用一种中间技术来进行过渡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西方的不少厂商,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朗讯、北电,甚至包括邻国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厂商,都一直提出GSM(2G)-GPRS-EDGE-WCDMA(3G)的技术推进方案。 即使是采用短频技术的高通,虽然是运用的不同技术路线,但是也认为在通信技术之中采用2.5G过渡也是必须需的。 这也是为什么周晨说完之后,台下几乎是就响起了一片议论之声的原因。 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在心底给周晨打上了一个不学无术的标签。 “我们的研究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们做了充分的技术探索。” “目前世界上采用2.5G过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一时之间无法达到3G标准所需要的传输速度。” 面对台下大批人的不信,周晨也没有恼怒,他也知道自己刚刚说的内容,在不清楚的人看来,确实有些夸张了。 但是他对于他们技术团队花费一年多时间,研究出来的技术有着足够的信心。 “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时分复用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的方式,来将通信传输的速度提升一个台阶。” 这项技术的名称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实际上在技术实现难度方面并不大,主要是思路的问题。 众所周知,通信系统之中,数据都是双向传输的。 就好像是一条双向马路,在中心线两侧分别可以上传和下载。 但是和道路宽度固定的马路不同,采用的时分复用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技术,相当于可以自由制定道路中心线一样。 这样对于双向数据传输的宽带,就可以根据用户的通信情况,来自动分配所需要的上、下行链路。 “我们开发的TDD技术,相比较于现有的FDD模式,在复杂的频谱分配情况之下,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在自适应资源分配和高效率频谱的支持之下,可以支持速率从100kb/s到3Mb/s的语音、视频电话、互联网等各种3G业务。” 周晨他们提出的概念并不复杂,所以台下即使很多并不是深入了解通信技术详情的人士,都能够听得明白。 “蒋所长,你们提出来这个思路挺不错啊。” 张星扬在听完之后,笑着对坐在自己另一边的蒋翰书说道。 通信研究所的这种开发路线,确实属于是奇思妙想。 在其他人都在想着将道路拓宽的时候,他们通过自动更改链路的方式,来将原先的道路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这些没什么,我们只不过是做了一些技术上的改动,关键还是在于低轨道通信卫星的支持。” 虽然面对张星扬的夸奖,蒋翰书的嘴角疯狂上扬,但是在开口的时候还是十分谦虚。 当然他说的也没有错,如果没有那数千颗卫星的通信支持,他们想要做出这样的技术路线也没什么可能。 不得不说,通信研究所他们的条件是这个世界上其他进行通信技术研究的公司或者是研究所不具备的。 因为这个世界之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太空之中拥有如此数量的通信卫星。 如果将整个国家的通信条件,比做事是一条马路。 那么在其他国家还在双向车道上努力向着四车道拓展的时候。 国内天生就是一条三十二车道的超级大道! 这也是为什么蒋翰书他们没有着急去做通信带宽拓展开发研究的原因所在。 他们现在拥有的条件,足够他们在这条技术路线之上钻研到下一代通信技术标准,也就是4G通信成熟的时候。 “下一代卫星通信终端,最近研究的怎么样了?” 距离张星扬上一次前往通信研究所,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 在了解完通信研究所对于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开发情况之后,张星扬对于卫星通信终端更加感兴趣了。 毕竟他们的这些技术,都是要在卫星通信终端之中体现出来的。 “目前开发的还算是顺利。” 蒋翰书并没有给出什么坏消息: “我们最近在进行越区接力切换技术的开发。” 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主要是手机业务比较繁忙或者是车载用户。 因为这两者都需要在不同的通信站之间进行切换。 “卫星通信终端会通过智能天线对用户的方位和距离进行大致的定位。” “卫星可以通过用户的方位和距离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移动到另一卫星覆盖范围。” “然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切换。” “如果判断需要进行切换,那么将会把信息传输给另一卫星,并做好切换准备。” “转移在越区切换之前将会与认定的基站同步,并报告网络,由自动控制台完成越区切换。” 蒋翰书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他们对于接力切换的技术研究。 实际上,从这项技术也可以看出,它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目前通信系统遇到的问题。 是的,目前的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也是有不少的问题。 这之中,比较严重的首先就是在超大城市之中的通信饱和问题。 以常住人口上千万的东海市为例,移动用户有数百万之巨。 虽然在这座城市之上部署着数十颗通信卫星,但是现在也越来越难以应对它日益增长的用户数量。 尤其是在通信比较频繁的白天,常常会出现频段数量不够的情况。 这就造成了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体验感不佳,即打电话需要数十秒钟的时间等待有可以使用的通信频段给他使用。 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么点时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张星扬和蒋翰书这种技术人员的眼中,这样长时间的等待几乎是无法忍受的。 其实从整个东部地区来看,通信频段是完全足够数千万用户使用的。 因为在其他的城市之中,这样的通信饱和时间非常短暂,而且每个城市之间的用户高峰时间段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如果能够让用户在通信卫星之间转换,那么就能够大大提升同时接入的用户数量。 在用户拨出电话的时候,其实是最先接入到距离最近的通信卫星,但是因为人口密度的问题,总有那么几颗卫星的频段几乎时时刻刻都是满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些区域的用户,拨打电话会出现长时间等待的重要原因。 但是现在,蒋翰书他们开发的这项技术,将会极大的缓解这样的情况。 这当前卫星频段饱和之后,将会把用户自动转接到临近的其他空闲卫星之上。 和地面基站受限于地球自身曲率,远距离高效传输比较困难不同,卫星传输本身都是在太空之中进行,能够更加迅速流畅地完成信号切换。 不仅仅是繁华地区存在信号切换的问题,一些车载卫星通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车辆驶出一颗卫星的通信范围的时候,有时候因为移动速度较快的原因,下一颗卫星还没有完成联通。 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出现一个短暂的信号丢失时间。 实际上,这个时间非常的短暂,至多就只有几秒钟的时间。 对于这个时候的几乎所有人来说,都没有怎么注意到这个问题。 但是蒋翰书他们,还是对这种情况做出了针对性质的改进。 “在用户即将脱离这颗卫星的范围之前,根据智能天线的定位信息,卫星将会自动测算距离用户最近的下一颗卫星,并且完成两者之间的信号转移工作,保证用户的通信不会出现掉话的情况。” 蒋翰书给张星扬详细讲解了一下,在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现在新的卫星个人终端试生产情况怎么样?” 在了解完了技术情况之后,张星扬摸了摸自己带着胡茬的下巴询问起生产上的问题。 在确定了通信研究所不会参与到手机的生产之中后,张星扬给他们的定位就是零部件供应商。 并且在通信研究所的城市,还建立起一个规模不小的生产园区。 不过相比较起张星扬之前接触过的工业园区,这个园区并不是很大,而且每年的生产值也不是很高。 尤其是相比起每年产值数百上千亿的碳纤维材料生产基地,这个卫星终端产业园目前还很渺小。 在张星扬的预估之中,每年可能还不到一个亿的净利润。 但是这不妨碍张星扬对于这个卫星终端产业园的重视。 因为在未来,互联网大潮拉开帷幕之后,每年所需要的个人卫星终端将会是以亿为单位的。 所以即使现在卫星终端产业园区还很渺小,宛若是一颗刚刚发芽的幼苗。 但是并不妨碍张星扬看到他未来长成参天大树的模样。 “新一代卫星终端还有一部分问题没有解决,预计要到年底才能够开始生产。” 蒋翰书有些不太好意思地对着张星扬说道。 “不过上一代的卫星终端生产情况还是很稳定的。” 张星扬听完之后,皱起了自己的眉头。 卫星终端虽然现在已经在逐步普及成为了手机的标准配置。 但是通信研究所现在也不是能够垄断的,有不少的国内外厂商现在也已经开始了自己卫星个人终端开发。 可能他们目前的进度还不怎么样,所以并没有引起蒋翰书他们的重视。 但是张星扬知道,在这方面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如果蒋翰书他们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浪潮。 那么即使是他们开启了卫星个人终端的研发制造,但是等待他们的,也只有被这个时代无情的抛弃。 “研发的速度要快,一定要赶在其他厂商还没有开发出来之前研发完成。” 张星扬并没有说出如果研发速度落在其他厂商之后的下场,但是他的意味却是很明显。 研发落后,就意味着原先应该被他们抢占的市场,都会被别人给抢去。 蒋翰书看着张星扬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台上和别人进行激烈辩论的周晨身上,感到一阵阵的恐惧。 虽然张星扬没有明说,但是蒋翰书已经从中感受到了不少的东西。 如果市场抢占失败,那么他们前期的投入都会变打水漂了。 要知道为了卫星终端的生产,动用的是研究所的大部分资金,一旦失败,他们需要面对极端恶劣的情况。 可以说,到时候除了卫星通信设备的项目不会受影响之外,其他所有的项目都会受到剧烈的冲击! 台上的周晨完成了他们关于3G技术标准的介绍,礼貌地向台下鞠了一个躬,赢得台下众人的掌声。 3G时代,伴随着技术标准的确定,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