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民国签到:从一个脚巡开始发迹 > 第232章 进厂上班

第232章 进厂上班(1 / 1)

 推荐阅读: 瞎编功法,徒儿你真练成了? 重生1983,开局怒甩心机女 主播别装,我都看到你摸金符了! 重生成蛇,在现实世界开创修妖法 重生后,偏执叶少宠她如命 不卷了,回家种田 她偷偷沦陷 侯府千金牙一痒,哥哥们排队火葬场 玄学王妃下山后震慑全京城 重生:拒绝当舔狗,绿茶女友她急了
最新网址:hbcjlp.com

江渡县 在县城外的一片空地上,一夜之间临时搭建起了几个棚子,每个棚子里都放着两张长桌,一些县衙里的工作人员正审核着一个个年轻男子的情况。 “识字吗?” “认识几个。” “喏,把报纸上这一段,念给我听听!” “当红花魁与齐家公子的风流史,那玉香楼的当家花魁,乃是个二八的俏佳人···” “好了,可以了,拿着这个条子,去下一个棚子!” “是,谢谢大人!” 远处,林鸿飞带着一众随从,正观望着报名处的盛况。 随着印染厂、纺织厂、煤矿、火电厂等一系列建筑设施的基本完善,相关设备也不日即将运达江渡。 林鸿飞随即下令开始向江渡、松山、仁乐、辉县四地招募年轻力壮、家世清白的青年进入工厂上班。 对于工厂上班这件事,大部分青年都是一种稀里糊涂的印象,在他们的心目中,所谓的大工厂,也就是镇上的磨坊、县里的油坊。 因此,这些人对于进厂上班这件事,脑海里没有任何概念。 不过,当他们了解到进厂上班,每个月是要发饷钱的,而且还给发两身衣服、管三顿饭时,青年们立刻来了精神! 都不需要过多的鼓动,各地的青年们立刻三五成群的往江渡县城赶,都希望能捧上工厂的饭碗。 一时间,报名处人山人海,几乎整个江北的壮劳力都赶过来了。 看着眼前的盛况,林鸿飞对霍云山说道:“云山,五天之内,从鲁省、津门的工厂里调来的管理人员、高级技工、熟练工人就要到了。” “到时候,你亲自出面在码头上迎接一下,午饭就在会仙楼解决,我也会出席招待他们。” “这些人都是技工种子,有他们在,就能教出成百上千个熟练工人。” “等新工人招募完后,马上组织他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训,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操作流程。” “尤其要注意工厂纪律、安全规范的培训!” “我可不希望咱们的工人才干了没几天,就缺胳膊少腿的。” “在他们上岗之前,还要进行一次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才能上岗工作,考核没通过的,按照学徒工待遇,只管饭不给钱。” “连续三次没有考过岗前考核,马上开除出厂,重新招募新人!” 霍云山拿着钢笔在手里的本子上飞速的记着,嘴里搭腔道:“明白,我会全程盯紧这些事情的。” “另外··” 霍云山停下书写,询问道:“县长,工厂都建完了,那帮俘虏工人该怎么安置。” 林鸿飞沉吟片刻道:“这些人的情况,我之前也问过俘虏的看守长和特别调查处。” “除了少量的刺头儿、不安分的人,当然这些人已经都被处理掉了。” “剩下的其实都是苦出身、普通老百姓,只不过被洪天武等人裹挟来的。” “这些日子,他们表现的都不错,干活也很卖力,我看是可以把他们收留下来的。” “把他们就地安置在各个工厂吗?”霍云山看向林鸿飞。 林鸿飞想了想说道:“工厂这边光是新招募的工人,就已经够用了。” “我看这些俘虏工人就都送到煤矿去挖煤吧!” “你不是说,矿上的主管三天两头的找你要人吗,这回直接给他送去上千人,我看他还嫌人少吗!” 霍云山询问道:“那这些人,还给他们饷钱吗?” 林鸿飞沉吟片刻后:“既然已经打算收留他们,那就也给他们开一点儿饷钱吧!” “具体数额的话,就按照普通工人饷钱的四分之一来给,还是要和其他工人有所区别的。” “然后按照一年一提的标准,每年提升四分之一。” “如果这里面有表现好的,可以给他提前涨一部分饷钱。” “要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话,直接把待遇提升为普通工人待遇,总要给他们树立几个努力的榜样嘛。” “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地向咱们靠拢。” 霍云山忍不住打趣道:“这帮人却也是好福气啊,别的人拼了命想去矿上打工赚钱都没机会,他们却直接下矿了。” 林鸿飞呵呵一笑:“也不是福不福气的事情,主要是这帮人在江渡县干了这么久,他们的底细也基本上摸清楚了,还算是知根知底。” “把一群陌生人和这些俘虏工人放在一起,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些俘虏工人。” “毕竟陌生人,我又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信不过的!” 霍云山点点头:“这倒也是,至少对于这帮人,咱们知道用什么方法来管理、控制他们,用起来能放心的下。” “没错,就是这么个理儿!”林鸿飞说完,转头看向远处的印染厂、棉纺厂,脸上露出几分希冀: “等到这两座工厂运转起来,把投入的钱赚回来,再培养出一批熟练工人,我们就该着手建立咱们自己的兵工厂、炼钢厂等重工业了!” “到时候,我们的日子,定会蒸蒸日上!” 此时,新工人的招募活动还在进行,一直持续到了晚上才结束,被选上的自然满心欢喜,落选的虽然神情落寞,但听说工厂将来还会扩建,心中又生出几分希望来。 三天后,从津门、鲁省调来的管理人员、高级技工、熟练工人们抵达了江渡码头,并在短暂的休整两天后,投入到工厂的设备安装、工人培训、市场调研等工作当中。 在工厂的厂房内,一群穿着崭新蓝色工作服的青年们眼含激动的走进厂房,好奇地打量着那些陌生的机器,连空气中弥漫的一股机油味儿,都显得那么好闻。 不过这些激动和好奇没有持续太久,随着高级技工、熟练工人们的到来,对于这些新工人的现场教学也就开始了。 第一次接触到这些陌生知识的青年们,哪怕是其中最聪明的,也是满脸都是疑惑不解,很多知识都要消化很久才能搞懂。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这些打小受穷的青年们,在穿上没有补丁的新工作服,吃上纯粮食的干粮、带肉的炖菜,他们都觉得不给钱都乐意干。 所以,这些青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说什么也要通过入厂上岗的最终考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