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来自星星的你 自己是不是应该再去找那个小大夫看一看? 它的问诊结果居然跟首都的主任一模一样,那是不是就表示他们的医术相等? “去看一下吧,说不定人家说的是真的呢,并不是在骗你。” 一个小人在黄雅的脑海里说话,在黄雅想要现在有所动作的时候,另一个小人又冒了出来。 “20几岁的小年轻,她能懂点啥?诊断一样说不定是歪打正着呢,就算他从娘胎里开始就学习医术,那也比不上人家老专家四五十年的经验呀,你去花那冤枉钱干什么?这机构的干预,说不定下个月就出效果了呢!” 第二个小人把第一个小人压的死死的。 黄亚决定再等一个月试试,不过在此之前,他决定把工作辞了。 虽然他现在已经换到了代班老师,比班主任能清闲一些,但一天的时间还是要在学校里面靠着。 节假日?寒暑假? 要教研的的,除非教音乐美术这些老师。 黄雅想,她有证,有好几年的教学经验,找个辅导班或者是当家教,时间宽裕挣钱也多。 再不济,找个托管班也行呀。 黄雅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王栋,王栋想了想也要就同意。 他们只是双职工家庭,每月收入有限,还要水电费,物业费,贷款,幼儿园等各种费用。这一次给孩子检查上机构,已经把之前的存款花的差不多了。 之前黄雅当老师,虽然工资可以,除了有些耗时间之外,其他都还好,现在不是有特殊情况么。 正好现在政策频出,老师这个职业也没之前那样自由,下来也好,这样自己的担子还能轻松一点。 辞职办理的很痛快,黄雅第二天就开始找工作。 她先是在一家找工作的APP上注册了一个账号,然后开始搜索自己敢感兴趣的职业。 第一个目标自然是一些辅导班,但是黄雅在比较了几个之后,就否决了这一点。 下班晚一点没关系,相应的上班时间也晚,但是辅导班节假日不休息,只休其他时间,这就完美的跟孩子休息时间避开了。 她辞职就是为了孩子,这跟孩子根本就不在一个时间段上,那还不如不辞职呢。 然后她就开始把目光放在托管上,这个是跟学校同步的,就算上课那也是一节课一个半小时。 还有一条最重要的,让黄雅忽略下班晚这一点是,这个托管它有自己的幼小衔接,这要是自己被录取了,那琳琳不就可以跟自己一起上下班了吗? 而且带班老师以后就是自己的同事,这怎么都比琳琳在幼儿园的老师强! 这可太完美了! 所以黄雅也没管薪资多少,直接给托管老板打电话上门面试。 就跟她之前猜测的一样,她有教师证,有经验,那老板直接当场签了合同,并且让琳琳免费的在这边上课。 事情算是愉快的解决了。 黄雅也带着琳琳去了新环境。 可能是环境跟人都是陌生的,琳琳一开始一整天都不吱声,慢慢的才能好点。 但是就这点变化,黄雅觉得太慢,然后她又想起桑薇说过的那三个字:“能治疗!” 黄雅觉得自己魔怔了。 她现在满脑子都在晃着,就连来了新的工作环境,老板在开早例会的时候,她也在想这个。 自己已经稳定下来,是不是可以带着孩子再去看一看? 要不然就去看一眼吧,说不定这正是自己和孩子的机会呢,要是那个小医生价钱要的离谱,自己就死心了。 要不整天想着这个,也不是个事呀。 于是在周末休息的时候,黄雅个也没跟王栋打招呼,自己带着孩子去了桑薇那里。 桑薇这时候正在接待病人。 “大夫,你看我家的孩子还要吃多长时间的药?要不要多开一段时间的巩固巩固?” 这是桑薇意义上的第一个病人,也是发育迟缓,两岁多了只会叫爸爸妈妈。 桑薇这边做了检查之后,获得家长的同意,就给开了一个月的药来治疗,现在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不家长又带着孩子来,想再多开一段时间的药。 家长认为,有效果那就多开一段时间的,这样就不用来回跑了。 孩子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并不懂得上网查资料,所以不知道什么是发育迟缓。 在发现孩子不怎么会说话,就带着孩子来了县医院,一开始以为是声带有问题,挂了普通的儿科号,结果被转到桑薇这边。 也是老天爷帮忙,给了她这么一个病人让她打开局面,要不然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正式的病人呢。 “不用,就先拿一个月的就行,每个月都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换药方,开多了也没有用。” 桑薇耐着性子解释,她明白孩子家长的心情。 “唉唉,听大夫的,那我们下个月再来。”说着低头示意自家的孩子:“你应该说什么?” “医生姐姐再见!” “小朋友再见!” 桑薇面带笑容摸摸那个小孩都头,她想起第一次见这孩子的场景。 双眼无神,坐不住,叫他也不理人,只会喊爸爸妈妈,而现在却能在家长的引导下跟她说再见,这就是进步! 这说明她的思路是正确的,是有意义的!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离开,护士又把下一个病号带进桑薇的办公室。 桑薇一抬头,发现正是在这检查过的黄雅跟她的女儿琳琳。 这是愿意相信她了? 桑薇面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绪,看着黄雅。 不知怎的,黄雅就把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全都合盘脱出,最后说道:“医生,您就跟我说说,我家琳琳能治好吗?” “说能,那是不可信的,没有任何人敢对你这么说,我只能告诉你希望很大。刚才出去的那个小孩你也看到了,他情况稍微轻一点,在我这拿了一个月的药,再配合家里边的干预,这进步很明显就看得出来。” “刚才那个也是……?” 那孩子真的一看点都看不出来。 “是,他年龄小,进步很快,3—6岁是最好的一个阶段,要抓紧时间来。” “我想先拿点药试试行吗?”黄雅问出了声,她想看到结论再说。 “可以的。” “那是什么价格?”这是黄雅最担心的事情,要是太贵可能就要等一段时间了。 “200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