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159章 枭雄本质,猜忌同族

第159章 枭雄本质,猜忌同族(1 / 1)

 推荐阅读: 超神级学霸 斗罗:蹭唐三主角光环后封神了 斗罗二:我霍雨浩,不当唐三女婿 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千岁词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原点序列 财阀家的小儿子,截胡牟贤敏 蓝银草攻略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159章枭雄本质,猜忌同族 以天子降诏这种方式,轻易夺取江夏,让周琦颇感意外。 他想到了李儒的才能,有心结交一番,也好等到董卓兵败身死以后,能够将其收入麾下。 别看周琦现在有了戏志才辅佐。 可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张,未来极有可能会面临多面交战的情况,戏志才肯定分身乏术。 更何况。 戏志才虽然擅谋,终究出身不好,对于世家大族缺乏足够的了解。 与之相比,在对付世家大族这方面,李儒反而会是一柄最锋利的利刃。 特别是吸收了董卓兵败身死的教训,李儒对于世家大族的防范以及仇恨,必会变得更深。 荆、扬两州,士族林立。 周琦初期或许还要仰仗这些世家大族,等到羽翼已丰,能够彻底站稳跟脚之际,可就好好说了。 李儒这种人才,正是周琦所急需,所以才想着提前与之结交。 周琦先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使者,托其将带给李儒,信中毫不掩饰对于李儒的拉拢之意。 周琦甚至直言:“先生若有朝一日无处可去,请来扬州寻我,吾必不负先生。” 哪怕周琦明知,这封书信不可能招募到李儒,却仍旧这么做了。 他相信。 等到董卓兵败身亡,李儒如走投无路之际,再想到这封书信,有极大可能会来投奔自己。 就好比当初招募许褚、贾诩。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非周琦认不清自己,而是为了以后铺路。 许褚已经成为周琦忠实的属下。 至于贾诩,经历过起起伏伏以后,早晚亦为囊中之物也。 却说黄祖被迫交出印绶以后,不堪受辱,愤然离去。 周琦虽极力挽留,黄祖仍旧选择离去,也让周琦颇感无奈。 黄祖既走。 周琦当即表周承为江夏郡郡都尉,周泰为折冲校尉,周瑾为横江校尉,并且请求使者将表文带给董卓。 郡都尉秩比两千石,作为统率一郡的武官,周琦自然无权随意任命。 除非到了天下大乱,诸侯根本不将天子放在眼中之际,才会胡乱给自己属下册封官职。 周琦现在还是忠君爱国的人设,虽然也能自己任命,却仍旧上表雒阳,如此也不至于落人话柄。 至于折冲校尉以及横江校尉,却是杂号校尉。 本来在此之前,校尉这个官职含金量极高,几乎每一位校尉都秩比两千石,而且手握实权。 可是如今,朝廷威严尽丧,诸侯为了拉拢人心,胡乱册封官职,也让校尉开始烂大街。 周泰作为周琦同族,而且自身武艺、才能都非同凡响,这才得到了破格提拔。 周瑾自不用说,不仅与庐江周氏颇有渊源,而且是戏志才亲戚,还跟随了周琦许久,精通水性,忠诚可靠。 江夏水网密布。 周琦之所以任命周泰为折冲校尉,就是准备让周泰在江夏建立水军。 至于表周瑾为横江校尉,也是打算令其在扬州也组建一支水军。 周琦相信,如果董卓识趣,必不会刻意刁难。 新任江夏郡守周旌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过来此地赴任,周承已经开始挑起了大旗。 周承虽说才能略微逊色,却是周琦同村同族,此前家贫,就连家中田地都是老啬夫所赠送,几乎不收田租。 周啬夫此举,也是为了照顾族中晚辈。 周承倒也颇有豪勇之气,得知老啬夫为民请命死于国相府前,周琦却不打算为祖父报仇,第一个站出来怒斥周琦苟且贪生,随后愤然离去。 随后,周承更是始终跟在周琦身旁,每日任劳任怨,不居功,也不抱怨。 他战功不如典韦、许褚显赫,才能不如周湛、周瑾出众,心思不如陈文敏捷,却好在稳重、忠诚。 苟富贵,勿相忘。 这些年周承不仅勤练武艺,还每日学习不辍,苦读兵书战策,哪怕算不得十分优秀的人才,却也可堪一用。 才能不够,可以学习弥补,也可以找人辅佐。 性格不好,忠诚度不够,反而是最致命的问题。 就好比原本历史上的黄祖,算得上是屡战屡败,却胜在稳重,虽有败绩却不至于大败,每次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历史上的夏侯惇,差不多也是如此,被誉为常败将军,几乎算得上是曹操手下最器重的第一大将。 夏侯惇勇武不及典韦、许褚,统兵不如徐晃、张辽,治军不如于禁、乐进,为何能得如此器重? 不为别的,只因夏侯氏与曹氏关系密切。 有说曹操父亲本来出身夏侯氏,后来过继给了曹腾;有称曹氏与夏侯氏时代联姻,两族之间血脉交融,不分彼此。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足以说明曹操与夏侯惇关系十分亲密。 还有一些没什么功劳,却由于与曹操乃是乡党,早早就跟随左右的将领,也是深得曹操器重。 曹操能够如此,周琦自然也会如此。 族人与乡党,才是这个时代最忠于周琦之人,岂可辜负? 此时江夏郡文有周旌,武有周泰。 周琦不求周承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只需他能够守住江夏这份基业即可。 江夏作为周琦攻取荆州的跳板,也只能交给自己完全信任之人。 更何况。 周琦还想要周承日后与江东士族联姻,如果没有身居高位,江东士族未必愿意嫁出嫡女。 此间种种,周琦多有计较,自不为外人所道也。 却说正在组织首批族人搬迁的周旌,忽然接到了周琦的文书,令其快马加鞭前往江夏郡赴任。 周旌在惊讶之余,也不由欣喜异常。 沛国周氏除了周琦以外,终于也出了一名两千石封疆大吏。 周旌知晓江夏郡的重要性,不敢怠慢,星夜兼程前去赴任。 有了周琦的鼎力支持,周旌自然轻而易举就坐上了江夏郡守的位置,却是发现江夏百废待兴。 江夏郡位于长江中下游,乃是鱼米之乡,各种矿产、渔业、野生动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应该非常富庶,人口众多才对。 可是如今的江夏郡,登记在册的人口刚刚达到二十万,比永和五年还少了六万多人。 按理来讲,不应如此才对。 周旌翻阅了江夏郡这些年的文书,并且找来了郡中大小官吏询问,甚至是那些退休的老吏,也被周旌拜访询问。 了解了江夏郡的历史以后,周旌不由久久不言,脸上也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相比起中原与北方,南方世家大多源远流长,而且根基稳固,动辄雄踞一地数百载,宗族势力极其庞大。 北方由于久经战乱,世家大族中途覆灭者不在少数。 可南方的世家大族,很多都是从西汉开始就盘踞于此,有的甚至更加源远流长。 由于南方偏远,宗族林立,朝廷鞭长莫及。 所以才会出现,南方士族在朝堂上不如北方士族显赫,却在地方上影响力却要远远超过北方士族的局面。 就比如江夏郡内,就以六大家族为主。 其中江夏黄氏当属第一大族,最远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春申君黄歇,哪怕到了两汉时期,江夏黄氏也出现了丞相黄霸、太尉黄琼等人。 纵然到了后世,位于湖北境内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名,也是因此而得名。 由此也能看出,江夏黄氏究竟有多么显赫了。 除此之外,江夏第二大族当属江夏费氏。 费氏虽不如黄氏显赫,可季汉时期出了费观、费炜二人,倒也让费氏再度崛起。 除此之外,宋氏、康氏、孟氏、喻氏皆乃江夏大族。 江夏郡六大家族发展数百年,盘踞已久,根深蒂固,几乎占据了江夏郡绝大多数的土地资源。 没有了土地,很多百姓被迫充当佃农以及家奴。 六大家族太过显赫,与历任郡守以及各地官吏勾结,疯狂剥削压迫江夏郡的自由农。 百姓不堪剥削,再加上江夏郡山川、河流、湖泊密布,所以很多人索性直接沦为山贼、水匪,还有些人直接逃入山林之中,被注销了户籍。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鱼米之乡的江夏郡,居然会有很多百姓因为吃不了饭,而不断起义了。 说到底,还是被各大家族以及贪官污吏所迫。 也有一些人与投靠了江夏蛮,开始与江夏蛮各部落通婚、融合、混居,早已不分彼此。 这些人,大多都没有登记户籍,所以江夏总人口才堪堪二十出头。 不说其他。 仅仅是山林之中的江夏蛮,以及与之混居的汉人,总人数都有七八万之众。 六大家族藏匿的家奴、佃户、私兵,至少也有四五万人,甚至更多。 那些山贼、水匪,以及被迫迁入山林之中的百姓,加在一起或许都有十数万人。 如果把所有人口都加起来,江夏郡人口至少要翻上一倍。 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周旌不由苦笑道:“江夏局势比我想象的更复杂,六大家族盘踞此地久矣,若想在此站稳跟脚,只能与之妥协。” 周琦闻言,却是眉头大皱。 如果与六大家族妥协,江夏郡虽然名义上归周琦所以,实际上却要看六大家族脸色行事。 而且土地都被六大家族所占据,若不能收回这些土地,就不能招抚山贼、水匪,以及那些逃入山林之中的百姓。 周琦看着周旌,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 说到底。 周旌也是出身大族,沛国周氏更是郡望豪族,在沛国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江夏黄氏。 所以周旌与这些地方大族,很多时候理念相通,重宗族而疏百姓。 这一点,对于宗族而言或许比较好,却不利于周琦的统治。 “江夏六大家族,拥有大量土地的嫡系主脉,绝不能留。否则未来哪怕要在江夏郡征兵,恐怕也要得到各大家族的首肯。” 念及于此,周琦当即沉声说道:“叔父,江夏乃鱼米之乡,战略位置又十分重要,若任由六大家族盘踞于此,未来必成祸患。” “我欲将沛国周氏举族搬迁于此,有叔父与周承、周泰作为后盾,想必以叔父之手腕,想要剪除六大家族并不困难吧。” “等到剿灭了江夏六大家族以后,所收缴田地,十分之一皆归周氏所有。” “届时,江夏只余周氏,乃一郡望族,岂不美哉?” 周琦知道,对付周旌这种将家族利益放在首位之人,单单讲道理肯定行不通。 唯有诱之以利,以各大家族田产作为诱饵,才能让周旌真正放开手脚,去做就连周琦都不敢做的事情。 事实上。 让周旌以沛国周氏的名义与江夏六大家族开战,比周琦直接用军队剿灭更好。 周氏与六大家族相争,那是大家族之间的内斗,无论谁胜谁负,别人都无话可说。 如果周琦直接以军队镇压,性质可就大不相同了,极有可能会得到天下士族的抵制。 果不其然。 周旌听到了周琦的话,不由眼睛大亮,道:“子异说话算话?” 周琦重重点头,道:“决不食言!” 周旌只是略作沉吟,继而说道:“仅凭沛国周氏力量,绝对无法与六大家族相抗衡,必须要有军队支持。” 周琦道:“我可留下三千精兵,另让周承从江夏蛮之中征调七千兵马,再让周泰招募的三千水军。” “有了这一万三千兵马,再加上江夏原本的五千郡兵,想要扫除江夏六大家族,易如反掌。” “不过,叔父不能兴无名之师,亦不能过度屠戮六大家族旁系子弟,多缴获的土地,应当作为奖励吸引藏于山中的百姓,不能私吞。” 周旌正色道:“这些我自然知晓。” 交代完了一应事务以后,周琦就准备率兵返回寿春,临走之前却是秘密约见了周承。 周琦看着周承,脸色严肃的说道:“兄长,江夏对于扬州的重要性,你应该知晓。” “我离去以后,你千万注意自身安全,出行莫要带着江夏郡兵,而是从江夏蛮与我留下来的三千精锐之中挑选心腹亲卫。” “遇事以稳为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有不决之事,可派人快马加鞭前去寿春询问于我。” “周幼平骁勇善战,有名将之资,又是忠义之辈,平时多与之联络感情,大小事情都可与之商议。” 周承道:“唯。” 继而,周承有些疑惑的问道:“沛国周氏既然准备举族搬迁于此,又有族叔为江夏郡守,为何不让我遇事与族叔商议。” 周琦凝视着周承,严肃的说道:“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汝之耳,万不可令第三人得知,兄长可能答应于我?” 周承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道:“我以性命发誓,必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周琦沉吟许久,忽然问道:“兄长以为,沛国周氏与我周集乡周氏之间,关系如何?” 周承道:“子异没有发迹之前,双方几乎从不往来,我也从不认识周氏嫡系子弟,对方甚至不屑承认我们乃是同族。” “自从子异开始崭露头角,沛国周氏就开始可以扶持周集乡周氏,双方关系才逐渐变得紧密起来。” 周琦再问:“那么兄长以为,沛国周氏与周集乡周氏之间,血缘关系还剩多少?” 周承闻言,当即苦笑道:“若论血缘关系,除了拥有相同祖先以外,二者之间或许还比不上我们与邻乡的异姓之人。” “我们虽非同姓,至少世代通婚,血缘关系反而比沛国周氏更加亲近。” 周琦反问道:“那兄长觉得,沛国周氏可信吗?” 骤然听到这句话,周承顿时呆愣当场,满脸震惊的看着周琦。 “子异不信任沛国周氏?” 周琦沉声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吾志在天下,沛国周氏却只考虑家族利益,若铲除六大家族以后雄踞江夏,未来甚至有可能比六大家族更加可怕。” “我们本来只是偏远旁系,我这一脉更是人丁单薄。” “我若在世,凭借威望以及手腕,沛国周氏自然不敢有异心。” “若有一日我不在了,假如几个儿子压制不住沛国周氏嫡系,兄长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听到这里,周承脸色不断变换,最后只感觉后背冷汗淋漓。 看着周承并不说话,周琦当即低声道:“彼未尝不可取而代之!” “轰隆!” 这番话,宛若晴天霹雳般在周承耳中炸响,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 周琦重重拍了拍周承的肩膀,道:“周集乡周氏,我能信任者唯兄长一人也,我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沛国周氏拍马不及。” “我将兄长留在江夏,就是希望兄长能够以沛国周氏族人的名义,帮我督查他们。” “兄长一定要注意,江夏郡的兵权,只能掌握在你与周泰手中,沛国周氏族人可以插手政务,绝不可插手军务,可记住了?” 周承深吸了一口气,道:“子异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周琦再次重重拍了拍周承肩膀,道:“今日之言,当永远埋藏心底,不可让其余人得知。” “对于沛国周氏,态度不要有任何变化,只需紧握兵权就行。” “唯!” 周承重重点头。 周琦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并非刻薄寡恩。 试想一下。 就算一个村子里的同姓之人,往上三四代都是亲戚关系,血缘关系也已经有些淡薄。 他们甚至有可能为了一点事,直接打出狗脑子。 更不用说。 沛国周氏开枝散叶,传承数百载,族人遍布各地,旁支与嫡系之间其实早就没有了任何关系。 周琦如果是嫡系,自然不担心这些问题,沛国周氏也能真正得到信任。 只不过。 周琦乃是远到不能再远的旁系,而且家道中落,人丁单薄,如此就会形成主弱臣强的局面。 无论于国还是于宗族而言,这可都是大忌。 周琦现在想要迅速发展,急需沛国周氏的力量,但沛国周氏又何尝不是在利用周琦,完成家族的蜕变,从一郡豪强转变成一郡士族? 如果沛国周氏能够雄踞江夏,族中很多子弟都在江夏为官,那么要不了多长时间,整个江夏郡都是沛国周氏的天下了。 他们忠心耿耿倒还好说。 一旦嫡系之中有人生出了别样心思,如果周琦不能未雨绸缪,未来必然会酿成大错。 周琦两世为人,对很多人都抱着戒备心理。 他除了在安丰县与周湛相处较多以外,对于其余沛国周氏族人,全都无比陌生。 哪怕双方都姓周,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周琦也不会真正信任他们。 所以在周琦看来。 沛国周氏可以利用,却也要提防。 与沛国周氏相比,跟随周琦打天下的典韦、许褚、戏志才、陈文等人,或许更值得信任。 辞别了周旌、周承、周泰以后,周琦当即带兵返回寿春。 他相信,以周承的沉稳,一定能做好自己暗中交代过的事情。 他也相信,以周旌胆敢废立天子的性格。 为了沛国周氏能够独占江夏郡,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按,就会在江夏郡掀起腥风血雨。 当然。 周琦想要的政治清明,人口众多,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世家大族压迫的江夏。 如今江夏六大家族繁衍生息数百年,早就已经如同沛国周氏那版,族人遍布各地,人数多达数万之众。 但绝大多数的土地资源,都掌握在极少数大族嫡系那里,旁系所能分到的土地并不多。 有些大家族的旁系,甚至有可能像当初的周承那般,家中连一亩田地都没有,想要生活下去都非常困难。 他们虽然也算是各大家族的旁系,其实与各大家族之间,已经没有了关系。 这些人,自然不能被清算,反而会变成周琦治下的人口。 临行之前。 周琦忽然对着周承说道:“兄长,嫂嫂早丧,伱膝下无子,无以继承香火。” “待过些时日,我且为你说一名端庄秀丽、知书达理的世家嫡系女子为妻,届时你可莫要推迟。” 周承闻言,不由脸色微红,道:“既是世家嫡系女子,岂肯下嫁于我?” 周琦却是失笑道:“兄长也是时候要转变一下心态了。” “如今的你,可是秩比两千石的江夏郡都尉,手握重兵,又是我周琦族兄,谁敢轻视于你?” “那些世家大族看似高傲,却也无比势利。” “若能将家中嫡女嫁给兄长,也就相当于与我这位扬州牧联姻,他们恐怕求之不得。” “娶妻尚且不够,小妾也可以从那些豪强家中娶十几个,多多生娃,为周家开枝散叶。” “不仅是你,我也要找十几个小妾,若不够,寻二十几个亦无妨。” “唯有如此,才能改变我们家族人丁单薄的现状。” 本来准备今天爆更的,奈何昨天娃子生病,把我的节奏彻底打乱了,今天又是新地图,稍微有点卡文,写书写的无比烦躁。 思来想去,还是以质量为主吧,这本书我尽量对每一章都仔细雕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